第八百七十四章 他怎么次次满分第一?(第2/2页)

他们在徐州州学的那几年里,已经充分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牛逼,他们已经习惯了,习惯了这朵乌云在平常笼罩在他们头顶、一旦考试就开始狂风暴雨把他们淋得浑身透湿,就像无家可归的流浪狗一样可怜。

终于,这朵乌云也开始笼罩于整个大汉之上了吗?

那个时候,徐州州学的学子们的心里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快感,一种【老子不好过你们也别想好过】的奇妙的快感在他们心中流淌。

老子淋过雨,所以也要把你们的伞撕烂掉,让你们一起淋雨,然后大家一起在狂风暴雨里愉快的开趴体。

出于这种奇妙的快感,他们很快聚在一起,为诸葛亮欢呼,为诸葛亮庆贺。

第三百一十七名孙钟和第五百二十七名诸葛均直接把诸葛亮给抬了起来,和其他的徐州学子一起,开始绕操场欢呼,诸葛亮哭笑不得,但是也没有回避同学们的这份好意。

他自己也很高兴。

第一名,名副其实的第一名,干干净净的第一名,实实在在的第一名。

他知道,虽然他没有名师,没有有名的学者为他吹嘘造势,没有厉害的长者对他提点关注,但是他还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天分,成功达成了过去没有人脉关系绝对不可能达成的目标——名扬天下。

一念至此,他的目光便不由得投向了皇宫之中。

那位以微寒之身走到今日,一步一个脚印登上至尊之位的皇帝陛下,他亲手开创了这个制度,让一个没有身份背景的人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分完成过去只有士族高门竭尽全力、各种利益交换之后才能达成的伟业。

过去,没有人脉绝对不行,连这位天子本人,也是因为帝师卢植的缘故才能获得达成伟业的基石,艰难到了极点。

而现在,他诸葛亮没有得到任何鸿儒的青睐,却一样可以名扬天下,为众人所熟知,整个雒阳城的人们,无论是黔首黎庶还是达官贵人,他们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自己的名字。

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诸葛亮孔明!

科举考试三连冠,当之无愧的状元!

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天分,获得了他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的东西!

欢呼的徐州士子队伍绕着皇宫前的大广场转悠了好几圈,欢呼着,雀跃着,仿佛成就如此伟业的人,就是他们本人一样。

望着如此盛况,司马懿和陆议站在一起,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无奈。

“本以为诸葛孔明只是基础扎实,但现在看来,他不单单是基础扎实那么简单,以他的出身,应该是很难接触到那些东西的,可他却一样能拿到你我都拿不到的满分……”

陆议感叹道:“难道他真的是无师自通吗?世上当真有生而知之者?”

“我拜托我兄长查了一下诸葛孔明的过往。”

司马懿低声道:“他的确没有拜过名师,他的父亲曾担任过泰山郡丞,但是早亡,后来他一直在他的叔父的指导下启蒙读书,等徐州州学建立之后,他进入徐州州学学习,前后跟随州学里的教员们学习大家都能学习的东西。”

“然后呢?”

“有记载的徐州州学考试,他只有一次没有拿到满分,原因是发高热,早退了。”

司马懿苦笑道:“你我二人在州学里都被称作天纵之才,都是遥遥领先于其他人的存在,但是我想,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和诸葛孔明在一起学习生活,若是我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那天纵之才就只有他一个人,我们,都不算。”

“天底下还真有这种完全不讲道理的鬼才吗?”

陆议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往后和这样的人同朝为官,你说我们会不会一辈子都被他压制,不得翻身?”

“这……原本我很想说不太可能,但是现在看来,难度有点大了。”

司马懿轻声道:“据说诸葛孔明的试卷是天子亲自批阅的,也就是说,这个满分,是天子给他的,而且你记得吗?考试的时候,天子站在诸葛孔明身边看着他的试卷的时间是最长的。”

这一瞬间,陆议便想到了四个字。

简在帝心。

在帝国王朝,一个人的前途可以看他的出身背景,可以看他的实际才能,可以看他的运气,但是这些东西在天子青睐这四个字面前,都是浮云。

只要天子青睐,那么天子就能破除一切不合常理的束缚,让这个得到青睐的人青云直上,一举突破到大家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曾经的汉武帝,能让一个他看得顺眼的人从布衣成就高官,不管什么出身,只要有能力,汉武帝不吝提拔。

所以,诸葛亮也会成为这样的人吗?

陆议不知道,司马懿也不知道,其他人也都不知道。

当天晚上,通过考试、没有被罢黜的三千学子在考生宿舍里搞大联欢,前十名的考生全都被喊了出来发表演说,被强行灌酒,然后还集体跳舞、唱歌,整个考生宿舍酒气冲天、群魔乱舞。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的前十名,还是选考的前十名,只是各自的排名有一些变动。

也就是说,这前十名的强度不是一般人可以撼动的,这前十名,是实打实的前十名,没有任何人可以挑战的前十名。

而最牛逼最亮眼的,自然就是那个鬼神一样的三连冠、满分男——诸葛孔明。

诸葛亮被灌酒最多,之后也是带头上前跳舞唱歌的,他跳的唱的都是徐州本地风情。

于是很快第三名陆议也上前跳舞唱歌,搞扬州风情,第二名刘巴也被迫上前跳舞唱歌,搞荆州风情,最后就变成了大联欢。

一夜狂欢之后,考生们集体萎靡了一整天,很多人宿醉不醒,醒来的也头疼欲裂。

于是朝廷很宽容的给了他们一天假期。

再过了一天,贞观六年四月二十三日,朝廷传来消息,将在四月二十五日举办本次科考的庆祝宴会,让考生们都去参加,设宴地点还在他们的考场之内,且还是皇帝陛下亲自主持。

除了宴会之外,在宴会之前,还有一个特殊的项目,名曰御街夸官。

被允许的参与者只有本次科考的前三名——状元诸葛亮,榜眼刘巴,探花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