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那一缕微光(第2/2页)

因为交谈的太愉快了,他们甚至没有提前看到站在内阁府门口的陈耀。

直到陈耀出言喊住了他们,他们才意识到陈耀就站在面前,看着陈耀的面色,他们感觉可能又要被喊住斥责一顿,或者又有什么事情要去做了。

不过无所谓,加班已经习惯了,被斥责也已经习惯了,不管发生了什么,只要用求知的态度去面对,就一定能学到一些东西。

正如诸葛亮所说的——厚脸皮也是官员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如果被斥责了,被惩罚了,成为了显眼包,无所谓,那就当作是厚脸皮的修炼科目,什么时候被斥责被惩罚也无法动摇心智了,就说明大家的厚脸皮已经修炼成功了。

谁说厚脸皮不重要的?

很重要的好不好?

于是六人集体站定,坦然准备接受来自陈耀的疾风暴雨。

不过陈耀似乎没有打算对他们展开什么疾风暴雨式的打击。

“你们方才,在交谈什么?我好像听到你们在交谈一些关于政务上的事情,是真的吗?”

诸葛亮站了出来,点了点头。

“是的,陈阁官,我们正在交流今天我们所学到的东西,互通有无,互相借鉴学习。”

陈耀点了点头。

“你们是约定好了?”

“是的,我们约定好了,六人一同学习,一同进步,有什么不懂的,互通有无,谁有机会就去询问,得到的答案,六个人一同分享。”

“诸葛孔明,你忘了我对你说的话了?”

陈耀皱了眉头:“你这样做,你们这样做,觉得会有好处吗?”

李维站了出来,看了看诸葛亮,又神色坦然的看向了陈耀。

“陈阁官,您要说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孔明没有隐瞒,我们也不觉得这是很要紧的事情,关键在于学习,只要能学到真才实学,哪怕三年之后再来一次,我们也有了更加充分的经验和准备。

这一次失败了就失败了,败在堂堂正正的人手下,不丢脸,自己的学问不如人,这是自己的问题,回去反思,三年之后再来,一样可以,而且,事情没到最后,还不一定!”

陈耀看了看这个之前被自己骂得和孙子一样的家伙,又看了看其余几人。

“你们也是一样的态度?”

“是的。”

张云站了出来,正色道:“关键还是学习,是六个人在一起的学习,我们每个人都能学到六人份的学识,这真的很重要,陈阁官,我们都已经商量好了,直到最后一刻都要继续学习,绝对不会松懈,所以,其他的都不重要!”

其余三人也是连连点头,一起看着陈耀。

陈耀压住心中的惊异,看向了诸葛亮。

“诸葛孔明,你很不一般,每一个小组,就没有和你们这个小组这样能够联合起来的,最多也就是一两个人,就没有六个人联手的,甚至还有互相拆台的,你是怎么办到的?我很好奇,你能回答我吗?”

“这没有什么难的,无非是以诚待人。”

诸葛亮正色道:“不论最后结果如何,能够学到的本领都是别人抢不走的,如果我们注定有人要离开,那么结局已经无法改变,不管谁要离开,都要带走比别人更多的经验和知识,这样的话,三年之后能最终留下来的可能就更大了。

至于互相拆台这样的事情,是小人的手段,是绝对错误的,就算一时可以成功,他也会走向错误的道路,这样的道路一旦走上去,绝对不会得到好的下场,一定会被清算。

小人可以得意一时,但是最终能够青史留名的,绝对是正直的君子,无论结果如何,为人处世之道,绝对不能动摇,只要如此,无论失败多少次,只要一息尚存,亮,都敢于从头再来。”

“我也是!”

“我也是!”

“我也是!”

“我也是!”

“我也是!”

剩下五人接连表态,他们脸上的神色和诸葛亮脸上的神色别无二致,而这样的六个人,让陈耀打心底里感到震惊。

在雒阳朝廷里,出现这样的六个人,正常吗?

或者说,诸葛亮这样的人,他除了改变自己,居然还能改变其他人吗?

他居然有这样的能力吗?

恍惚间,陈耀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凉州州学里见到刘备、被他勉励的那个时刻。

好像那个时候,他从刘备身上感受到了一些东西,而那些东西,现在似乎正出现在诸葛亮的身上,似乎是一样的,又似乎不是一样的……

但是无论如何,诸葛亮的身上,正在散发着让他有些向往的光芒。

这是他曾经追寻、却又渐渐觉得没什么意义,从而渐渐抛弃的东西。

但是此时此刻,就在这里,他又觉得这样的东西他必须要全部收回来,他必须要找回这快要丢失的一切,如果找不回来,最后后悔的,一定是他自己。

陈耀深吸了一口气,看向了诸葛亮。

“好吧,好吧,你们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最好,能让我看到你们究竟能走到什么地步,诸葛孔明,我很想看看,你到底能影响到多少人,我告诉你,这世道上有很多坏人,虽然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多了,但还是有很多的,遇到那些坏人的时候,你又该如何应对?”

陈耀说着,便越过了诸葛亮等六人,向内阁走去。

他走了没几步,诸葛亮的声音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即使如此,我也不会改变我的所作所为,世人如何,与我何干?”

这话落在耳朵里,又直溜溜的滑到了陈耀的心里,再也出不去了。

他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向前走,可嘴角却不由自主的勾了起来。

“好吧,既然如此,你就继续走下去吧,但是你可别指望我会对你们网开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