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海权论(第2/3页)

“此话怎讲呢?”马汉喝了一口水,不动声色地问道,“扩张成为必然。”

陈剑秋继续说道:

“各位也知道,前几年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这一轮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产能过剩。”

“二次工业革命给工业和农业带来了巨大的产能提升,我是一个商人,对此深有感触。”

“如果政府无法开拓新的海外市场,进行出口,进行对海外的资本输出,那再一次的萧条将不可避免。”

如果说刚才的那一番关于英国的话那些海军军官还能听得懂的话,那这一番理论则是让他们有些云里雾里了。

不过在场还是有人能明白陈剑秋的意思的。

一个是马汉,一个是罗斯福。

海军部副部长耳朵听着陈剑秋的发言,一言不发地吸着烟斗,同时还在思考着些什么。

他不仅是一位将领,还是一个政客。

“所以‘孤立主义’在现在的美利坚,已经不可取了,挑战世界现有的海上秩序,不可避免。”

马汉已经完全被陈剑秋的言语吸引住了。

后者所说的东西,很多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他这几年刚准备将这些落到纸上。

他冲着陈剑秋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这位先生,虽然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请到前面来,说说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陈剑秋倒是当仍不让。

他拍了拍还在抽着烟斗的罗斯福的肩膀:

“嘿,泰迪,有没有地图?”

罗斯福冲着刚才那个小胡子喊了一声:

“去把地图挂上。”

小胡子有些不情愿,不过还是跑回了办公室,不久后抱着一卷大的世界地图跑了过来。

他把地图展开,用几根钉子定在了讲台后面的墙上。

马汉侧了下身,给陈剑秋让开了一个位置。

后者咧嘴一笑,对着教授和小胡子说了一声“谢谢”,就开始继续自己的演讲了。

他的手,指向了美国下方的一片区域。

那里是加勒比海。

“我们先撇开之前所说的经济因素不谈。”陈剑秋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说道,“从战略的角度,这里是美国的后花园。”

“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知晓自己国家的历史,不过我认为泰迪和马汉教授应该是知道的。”他看了眼身边的教授,又看了一眼台下,“在七十年前,一位总统曾向国会提出一个咨文。”

看着台下那帮军官们很多一脸茫然的样子,陈剑秋撇了撇嘴:“看样子你们是不知道。”

“他提出希望欧洲不要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美洲人的事美洲人自己管,实际意义为希望欧洲不要干涉美国在美洲一带的利益。”

“提出的总统名字叫门罗,这也被称为‘门罗主义’。”他不得不解释道。

“在过去的几十年,这些东西也就谈谈而已,而现在,中美洲应该是美国踏出门罗主义的第一步。”陈剑秋说道。

“为……为什么呢?”台下刚才那个出言不逊的大胡子军官看着陈剑秋,问了一个在他自己看来都挺蠢的问题。

“你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应该好好学习下地理。”陈剑秋讥讽道。

他的手放到了巴拿马地峡的位置。

“这里在未来必然会出现一条运河,毕竟那样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不过,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条运河的贯通会带来什么?”

“欧洲人对这里的关注会与日俱增,按照‘海权论’的理论,如果他们选择在这里谋求港口,那不但东海岸不安全,西海岸也不会安全!”

听到陈剑秋的这句话,那些军官们总算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他们有的人背后开始渗出汗。

而罗斯福面前升起的烟雾,变得更加浓密了。

“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呢?”一个军官问道。

“有啊。”陈剑秋一个巴掌拍在了一个国家上。

“古巴?”

下面有人说出了这个岛国的名字。

“不错,古巴。”陈剑秋比划了下地图上古巴的地理位置。

“这里控制着墨西哥湾的要冲,同时控制着通往加勒比海的三个入口:尤卡坦海峡、向风海峡以及莫那海峡,同时直接控制着地峡和牙买加的航线。”陈剑秋说道。

他正准备继续讲下去,最后一排的罗斯福突然站了起来。

他拍了拍自己的手:

“讲得非常精彩,不过今天的会差不多得开到这儿了,大家先散了吧。”

下面的军官已经完全没了之前对于陈剑秋的轻蔑,而是听得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既然领导发了话,那不走也得走了。

只能寄希望于下次还有机会跟这个华人讨教讨教。

等到其他的军官都走后,会议室里只剩下了罗斯福、马汉以及陈剑秋三人。

“您怎么称呼?”马汉向陈剑秋伸出了手。

“陈剑秋。”

“真想不到,在东方还有我的读者,而且不但读了,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还真不太记得我的书曾经印到那里去。”

马汉爽朗地哈哈大笑起来。

老头很开心。

毕竟,有人深入学习你的理论,和你还有很多共识,是一件让人非常开心的事情。

“你的书在某个看小说的网站上就能找到,而且还得付钱。”陈剑秋小声嘀咕了下。

“嗯?”马汉没听清。

“没什么。”

马汉随即转向了罗斯福,后者一屁股坐在桌子边上,仍在一边抽烟斗,一边思考。

“西奥多,陈说的,也是我想说的,而且他说得更透彻,我们得对西班牙人下手了!”

“我早就想对他们下手了,只不过一直无法说服总统和国会而已。”罗斯福总算说话了,一句话,一口烟。

“所以,我今天就是来给你提供一些说服他们的依据的。”

陈剑秋“一脸忧伤”地说道。

“我几个月前在古巴,当地的情况很不妙,我们再不出手,就会失去将西班牙人赶出加勒比海的最好机会。”

古巴起义军状况当然“不好”,尤其是华人起义军。

在陈剑秋离开的几个月里,根据他的方针,赖华和胡德合兵一处,从东往西打,把西南方向远离城市的农村搅得天翻地覆。

他们解放了很多在种植园里工作的华工,队伍已经扩大到了接近一万人。

不过龟缩在城市里的数万西班牙军队和在海上游弋的军舰,起义军还是解决不了的。

更何况圣地亚哥城外还有那么多工事。

硬茬得让美国的军队先去磕一下,至少消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