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2/2页)

“那倒不用!”刘承祐轻敲着御案,悠悠说道:“朕现在考虑的,是对辰州的收治!”

稍微换了个姿势,盯着秦再雄,刘承祐问:“与秦卿一番交谈,朕所获颇多。如欲治辰、溆五州,正需你这样的明理识事的人才。而今大汉,施行文武分治,各司其职,不知秦卿是欲驭文治政,还是统兵经武?”

汉天子这副贤明的模样,让秦再雄颇为感动,竟然还参考他的意见。同时也很上心,考虑过后,秦再雄说:“陛下,臣识字不多,徒有一身武力,还是愿意领兵,为陛下沙场建功!”

“好!”刘承祐直接颔首:“朕允了,不过在此之前,朕还需要你回辰州,配合朝廷官员,对辰州汉蛮的编户齐民!”

“是!”秦再雄也不加犹豫,恭顺极了。

等接见完秦再雄,已至傍晚,暮色降临,刘承祐干脆留秦再雄一道用膳。这个时候,秦再雄发现,皇帝的膳食,尚不如他在东京的吃喝。心有所感,这大抵就是传闻中明君的表现吧,天朝有明君出,四方诸族,唯有伏首效忠,否则必取其祸,这中朴实的道理,秦再雄还是明白的,由此又打消了心头的些许疑虑。

事实上,对于辰、溆诸蛮的治理,刘承祐当真没有一劳永逸的想法,他不会天真地以为,政策下去,南蛮尽安。

凡是涉及到民族问题,哪里是那么容易解决的。刘承祐认识很清楚,他要的只是楚蛮归治,归汉制,进一步削弱其独立性,如此足矣。

至于完全消除蛮酋、首领之类的影响,刘承祐根本不作那妄想。哪怕中原州县,都饱受宗族、乡党之弊,还能冀望一干蛮民,完全接受朝廷的统治?

就拿秦再雄来说,他将部民全部献出,接受朝廷的整治,然后做汉将,受勋爵,如此,只会使其名望更高。今后,在辰溆五州,可想而见地会崛起一个“秦氏”大族,对此,刘承祐看得很清楚,但不会去阻止,甚至会鼓励。

但有一说一,刘承祐的辰州政策,对于民族融合,文化的交流发展,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湖南毕竟有其特殊性,汉化情况良好,又有中唐以来的文化崛起,对朝廷的抵触,不会那么大。

待到取得岭南、西南,又将是另外一种处置政策了。很多时候,综合因素下,羁縻政策,乃是最合适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