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颂公亭(第2/2页)

听其感慨,范质起身,注意到亭间梁柱、石面,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文字,仔细一看,却是一首首诗词,其下署名,有赵莹、窦贞固、甚至郭威。已经不可考,究竟是谁开的头,但后来者,都有效仿的意思。当然,普通的文人墨客,见着他一串署名,纵有诗兴,也不敢在亭间留下印记。

范质指着那些刻痕印迹,饶有兴趣地对李涛道:“莒公诗才闻名朝野,此情刺景,何不作诗一首,以抒胸意?”

闻言,李涛微微一愣,旋即也来了兴致,起身在亭间踱步。李承休见状,赶忙命人准备刻刀。斟酌许久,李涛开口吟唱道:

“帝里高人宅,苍苔绕径深。

卷帘山入户,摘叶鸟移林。

石沼养龟水,月台留客琴。

生涯一樽酒,名利不关心。”

亲自找了面干净的柱面,将所作之诗,刻在上边,李涛露出了点洒脱的情绪。

“生涯一樽酒,名利不关心。”范质呢喃了句,笑道:“莒公之心,尽在其中啊!”

“莒公,千言万语,化为二字:珍重!”转过身,范质认真地朝其拱手道。

“多谢!”

正欲动身起行,道路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心有所感,放眼望去,却是皇帝身边的内侍行首张德钧在几名的大内侍卫的护送下飞驰而来,直奔颂公亭。

“莒公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