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2/2页)

“郭卿,趁着起驾前的时间,你把大同的防御先接手,不到位的地方,尽快落实,有什么困难的地方,趁着朕还在此,一并给你解决了!”刘承祐又瞧向郭崇威吩咐着,还开了句玩笑:“征程方返,就委以操劳事,莫觉朕不恤臣下呀!”

郭崇威赶忙道:“陛下言重了!”

宴席结束,刘承祐单独留下柴荣,让他陪着散步。

“陛下,何故顾虑重重?”柴荣问道。

背着双手,吹着已然舒适不少的夜风,刘承祐道:“战争期间,如负泰山之重,这结束战事,各类事务,纷至沓来,繁琐更胜从前啊……”

感慨了一番,刘承祐道:“天色已晚,朕也不废话了,此次北伐,历时八月,上下将士,立功颇多。如何酬功,如何赏赐,如何调整军职,安排工作,可是个大工程,不好处理啊!你是枢密使,该当替朕参谋参谋!”

听他这么说,柴荣精明的双目中流露出一抹思索,很快,问道:“请陛下示下!”

“你觉得,石守信与杨业二将如何?”

“有勇有谋,统帅之才!”柴荣恍然,应道。

“他二人,当以何职酬之?”

思吟了一会儿,柴荣道:“石守信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杨业可为殿前都虞侯!”

听他这么说,刘承祐不由迟疑道:“他们才三十岁出头,贸然提拔至此高职,人心能服?”

柴荣则平静地说:“石、杨二将的能力、资历与功绩,都是经过检验的,全军之中,少有能及,何人敢有非议?再者,陛下用人,素来量才任用,如今怎么迟疑起来了?”

或许刘承祐自己都没有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开始更喜欢用年纪更长、经验更丰富的文武了。要知道,当初赵匡胤为殿前都虞候时,也才二十六七,当时他可没有什么迟疑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