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2/2页)

同时,这一科所录的士子,应该可以说,素质很高,比往年任何一届都高。

“此一届,朝廷是录取了不少人才啊!”因此,对于负责今科贡举的刘温叟,刘承祐举杯,以此肯定他们的工作。

对此,刘温叟大松一口气,这一次放榜之后,引起了不小的非议,就是因为所录权贵官僚子弟太多了。若不是刘温叟清正之名,广为人知,只怕就有人高呼作弊了。即便如此,从下面传来的喧嚣,还是让刘温叟颇感压力,而刘承祐的这番态度,也是安其心。

“为国举才,既是职责,又是荣耀,还要多谢陛下信任!”刘温叟老脸上也堆着笑意,心情放松。

“关于这批士子的去向,吏部当尽快落实安排观政,定要历练出几个堪当大用的人才!”刘承祐又朝担任吏部尚书没两年的窦仪吩咐道。

“是!”窦仪干练地说道。

在前尚书申文炳逝于任上后,窦仪被刘承祐想起了,调回东京,就任吏部。说实话,总有不爽这种强势臣子之时,然而,又喜欢用,刘承祐就处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中。

走了个范质,来了个窦仪,大汉朝廷似乎从不缺刚正之臣。

这其中,当然体现着刘承祐的意志,虽然并不喜欢臣子犯颜直谏,但对于这些年敢于据理力争的人,还是抱有一定敬意的,并且,朝廷中也确实需要一些不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