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豪强(第2/2页)

人被逼急了,总会反抗的,袁振虽是文人,也动过心思。然而,随着各方面的消息传来,果断认怂了。有一些态度强硬的豪族,为了对抗迁徙令,直接置之不闻,甚至纠集宗族、乡民、佃户,据庄园固守抗拒,这大概是最愚蠢的做法,十几家这般做的大族,被抄没家产,发配流放,成为了典型。

后来,江南土豪们发现了,朝廷是根据土地的多少而定迁户,于是就有人动了心思,将自家的土地分与族人、佃户,借以摊薄自己的土地。

果然有效果,袁振也就跟着这样做了,然后没有多久,官府的命令来了,让百姓们根据现有土地情况,上衙门登记,今后两税收取,以此为凭。如此,官府的用心,一目了然了,就是要分他们的地,愤怒的同时,也松了口气,在很多人看来,如果能够少些土地,就避免被外迁,那也是值得的,只要根本还在,将来就有希望,日子还长着了。

然而,实际情况是,朝廷的迁豪政策,在韩熙载的主导下,仍在继续进行,袁振后来也收到了句容县十分强硬的迁徙令。那个时候,他才慢慢地意识到,朝廷或许不只是简单地为土地问题。

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努力却全部付诸流水,当得知外迁不可避免,袁振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能迁到湖南。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都想去湖南,最终比的还是谁占先机,谁有关系。

而袁家属于,既丢了先机,关系也不够硬的人,最终只能同句容、溧水的这一百多户豪强地主一起,踏上北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