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东路进展(第2/2页)

事实上,这些年,王全斌在西南的动作,大理君臣也不是不知道,也有所准备。因此,在经过几日的忙乱与扯皮后,断然决定,出兵抵御。

在遣使向东京求饶的同时,军事应对也进行着,最终由布燮段子标、段彦贞,统兵三万东进,欲阻汉军于弄栋府。这三万军中,大部分都是大理王室掌控的兵马,再加上高、杨、董等大族贡献的私兵。

这些年,大理国内这些氏族势力不断壮大,侵蚀王权,但在灭国危机,面对强大的汉军时,还是没有拖后腿,出兵的出兵,给粮的给粮。

并且,广布诏文,号召国内部族,聚兵保卫大理,驱逐汉军。只是结果,显然比预期的差很多,除了少数应诏的,大部分东方部族,都是坐守,静观战事发展。想要靠那些部族迟滞抵抗汉军,但人家也不傻,尤其在西南官府多年的政治攻势下,不少部族都是身在大理,心向大汉。

虽然效率不高,但在王仁赡不急进的情况下,二段领军,终究赶到弄栋府,布置好防线。王仁赡领军南下,双方先战于大姚堡,战斗很激烈,大理军队抵抗意志相比此前所遇也坚定许多,花费了三日的时间,汉军克之。

其后,趁胜进兵府城,在弄栋府城,汉军遭到了最坚决的抵抗。段子标收拢大姚堡的败军,与段彦贞合兵,再加上南部支援来的一些部族军队,同汉军展开了殊死搏杀。

这一回,王仁赡也没有任何留力,军队武器,能用的全都用上了,虽然给大理军造成了重大伤亡,但城池的防守并未被击破。

王全斌要出奇,但王仁赡也不是个善茬,可不想只做个牵制的偏师,他所想的,也是要打到羊苴咩城去。哪怕王全斌是主帅,他也不愿真的做个配角。

只是,随着官兵死伤渐多,发现强攻难下之后,王仁赡也果断改变了战法,采取困城,不再猛打猛拼。双方于弄栋府城相持,战斗也就停息了下来。

大理军队死守,王仁赡则继续打着王全斌的旗号,巩固战果,招抚部族,积攒力量,伺机发起新一轮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