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寿国公(第2/2页)

虽然这只是一家之言,甚至只是精明的里正刻意迎合自己,但对其“觉悟”,李少游还是感到欣慰的,笑语道:“你的断指,莫非就是与契丹人交战时造成的?”

“正是!十多年前,大汉第一次北伐时,在南口与契丹人交战,没能躲过,丢了两根指头!”里正有点自得。

李少游有点肃然起敬,感慨道:“南口大战啊,很是激烈,当时死了很多将士啊!”

“是啊!”里正似乎回想起了当年那场血腥而残酷的战斗,应道:“我当时就在韩将军(韩令坤)麾下,我算是幸运的,活了下来,前营两万多弟兄,战后没剩下多少啊!我当时斩下了七名契丹人的首级,方才得以授勋,回乡做乡吏,老里正退了,又才当上这里正之职。”

“再吃两口!”李少游又把酒袋递给他。

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里正还是忍不住馋意,拿着又美美地饮了两口,脸上几乎露出陶醉的表情了,叹道:“我是本地人,这年头,要喝点衡水的酒,都不容易!”

李少游似乎很意外:“怎么,衡水人喝衡水的酒,还很困难?”

“县府下了严令,不准酿酒,粮食收起来,除了税收自用之外,其他都要卖给官府!”

闻之,李少游轻微地点了点头,笑道:“非常时期,还是填饱肚子更重要!”

“只是可怜那些酿酒作坊了,有好几家,私自酿酒,都被县里收押判罪了!”里正感慨道。

李少游更满意了,这衡水县的战时工作,做得看来还是比较到位的。

“乡里壮劳力抽调甚多,秋收工作,有些困难吧,来得及吗?”李少游又问。

里正答道:“是有些困难,不过已经提前收割了,难的是那些被抽调劳力的人家,一个壮劳力,农忙时节,一个壮劳力能做的事,可不是那些健妇、少年就能替代得了的。不过,县里来了政令,让各乡各村,都组织剩下丁壮,帮衬这些人家,雇佣的费用,由县里承担……”

“哦?”李少游兴致更浓了。

又问了些当地农事的情况,方才放里正回去,由于对其表现满意,还送了他一袋酒。

“这衡水县主政者是何人?”离开前,李少游问道。

“知县唤作张齐贤,是开宝四年的进士!”

“待北伐结束,可以提拔一下!”李少游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