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2/2页)

赵匡胤沉默了,赵匡义则继续道:“此番政情,已然愈演愈烈,陛下除了对滑州案有所示谕,于其他关联案件,可还没有一个说法!

而三法司,包括那武德司,如此紧咬着不放,缘由为何?这一场风波,不是能够轻易平息的,匡美身处漩涡,想要自救,就只能另辟蹊径!

犯了法,就要受到应有的惩戒,想要完全逃脱国法的制裁,最终只可能是事与愿违,甚至面临更严峻的形势!即便有些手段,能够替其掩护,也只会是后患无穷!”

赵匡义说得已经算是明白透彻了,但也正因如此,赵匡胤才觉为难。大概也了解赵匡胤心里的矛盾之处,赵匡义继续道:“此次政情,盖因张进案引发,而张进,如今已是不足为道了,其犯行所涉之人,除相关官吏之外,更多的是谁,七八成都是勋贵子弟。

如今赵普为相,此人对勋贵的态度,不用我多说了,政事堂此番,定然不会无动于衷,我可以保证,牵涉其中的人,定然难以轻易脱身。

尤可忌者,这些年,陛下没少收到关于对勋贵限制的谏章,陛下是怎样的态度,二哥可能保证?”

提到这些,赵匡胤脸色立刻阴晴变化,显然,也感受到压力。

事实上,还有个办法,事情的起因,看起来都在张进身上,若是把这个麻烦的源头给终结了,或许应对的空间就会充足一些。而如今,想要张进死的人,只怕也不少。

但是,赵匡义没有提,也不愿意提,因为他清楚地知道,那也是遗祸无穷的手段。如果他们这些人,胆敢坏规矩,那深不可测的刘皇帝或许就要下场了,如果是那样,最终牵连到的,恐怕就不只是赵匡美了。

这一点,深知利害的赵匡义,绝对不为。

“此事之后,匡美或许会遭受惩罚,但那是他应得的,也该受到些教训,否则何以为诫?以其心性以及这些作为,也不适合在朝中为官了!”赵匡义继续道:“我们在,尚能保子侄们一份富贵,更多的,不便做,也不适合再做!”

“就如此吧!”赵匡胤还是被说服了,同意了赵匡义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