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2/2页)

“你们也不用紧张!”观察了片刻,刘皇帝袍服一摆,淡淡道:“朕若想处置你们,那你们此时的处境,就不会在这千秋殿!”

“陛下英明!”

“陛下明察!”

“拜谢陛下……”

一干人如蒙大赦,龙屁不断地喷向刘皇帝。

看着他们这番作态,刘皇帝则还是严肃着一张脸,语气生冷地道:“但是,此事也没那么简单就过去。

这些账目之中所载,明确详细,康氏的钱财,都是当罚没的赃款盗钱,你们欠康氏,就是欠国库,康家的账你们敢耍赖,国库的钱,却容不得拖欠。把你们欠的钱,都上缴给国库销账。

还有,此事牵出了你们不少家族子弟,这些膏梁纨袴,也都不用在京城内待了,朕给他们两个选择,要么出海拓殖,要么援边从军!

如何?”

随着刘皇帝疑问的尾音落下,千秋殿在经过短暂的沉默,勋贵们快速消化了老皇帝用意之后,纷纷表示认可。

就连如今以贪婪闻名的国舅李业,在刘皇帝处置办法上也没有任何怪话,毕竟事涉逆党,刘皇帝能给一个平稳着陆的方案已经是莫大宽恩。

当然,与李业从倒下的身躯上攫取的好处相比,当初借的那两万贯,又不算什么了。那名震北市的“八方楼”,如今已是李国舅的产业,只歇业了不到十日,便照常营业,人还是那些人,只是招牌幌子换了……

而相比于对那些官僚毫不留情、毫无余地的刑杀相比,刘皇帝对勋贵们的处理,确实是宽容了。而造成这两者最本质的差别,还是身份地位的不同。

在刘皇帝看来,官僚比起贵族,更容易受如康氏这等奸商的驱策与钳制,造成的实际危害也更大。大汉的官僚很多,杀一些不影响大局,但贵族就不一样了。

当然,刘皇帝并不是太过在意舆论,原本也不是没动过再借机会剪除一些勋贵的心思,只是,这一回牵扯进去的人实在太多了,多到老皇帝都忍不出心生顾忌。

如此,康宁案方在朝廷权贵层面上,宣告进入收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