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抄家抄出了个瑞信堂(第2/2页)

观音保说:“我和胭脂胡同的袁二袁林静挺熟的,他专干逼良为娼的事儿,可不是个东西!”

福全瞅着这个吃斋念佛的观音保,诧异道:“他不是个东西,那你怎么还和他挺熟?”

“这个……”观音保一下说漏嘴了,不知道该咋圆了。

王忠孝赶忙帮自己的“观大哥”说话道:“王爷,观大哥是去他那里行善的,那个胭脂巷的漂亮姑娘们太可怜了,观大哥不去行善,她们可就没法活了……而且世上如果没有恶人,那您和观大哥这样的大善人上哪儿行善积德呢?”

福全一想,觉得也有道理:“也对啊,本王也是大善人……观音保,你下回去行善可得带上本王!”

带个小孩子王爷去八大胡同行善……这合适吗?

观音保回头看了眼王忠孝,王忠孝只好帮着他转移话题:“王爷,卑职还认识一个在珠市口开茶馆的大混混,名叫杨起隆的,人称杨三爷。他的茶馆只是用来交朋友的,真正来钱的就是替北京内城的权贵放债收账。您要是真想开瑞信堂,卑职明儿就去找这个杨三说说,让他来当掌柜的。有他在前台挡着,王爷您就管收钱吧。而且据我所知,这个杨起隆是不会把银子放给贫苦百姓的,所以您不必担心他干出什么逼良为娼、逼死人命索债的事情。”

“不放给贫苦百姓?那放给谁?”福全一愣。

王忠孝说:“放给那些吃漕运饭的。”

“漕工?运米能赚几个钱?”

“运米当然赚不了几个钱,”王忠孝笑道,“王爷不会以为这十数万漕工的衣食都靠每年替朝廷运送几百万石漕米吧?”

“难道还有别的来路?”

“那是当然的,”王忠孝笑着说,“北京城里的八旗子弟每年花出去那么多银子,买得那些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还有什么绫罗绸缎,珠宝玉器,还有产自外洋的新奇玩意儿都是怎么运进来的?”

“难道都是那些漕工捎带来的?”

王忠孝挑起大拇哥:“王爷您圣明……您看这杨起隆他能行吗?”

“行!”福全点点头,“不过那个不是东西的袁二也可以让他试试看……虽然逼良为娼是不对的,但本王还是愿意给他一个从良的机会。他要是能从了良,那天底下一定能少不少的娼。这也算是积德吧?”

“对,对,”观音保连连点头,“王爷您才是大善人啊!”

王忠孝也附和着:“真是太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