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平江暴动,朱三太子和鳌拜一起反了!(第2/3页)

于是今儿出门的时候,吴氏夫人就让自己的哥哥吴元益带着三十个精壮家丁护着王永康就往巡抚衙门而来了。

好嘛,一大群全副武装的家丁护着王永康就往巡抚衙门而来了。

而那个“很靠谱”的左元阳虽然昨晚上胸脯拍得啪啪响,但是今儿早上他却掉链子了,在得知王永康带着大群保镖去巡抚衙门后,他并没有马上派人去通知慕天颜,而是根据原来的计划,给底下人布置包围和进攻拙政园的任务——他完成自己的任务就行了,其他不管。

而另一个意外,当然就发生在那所贴近江苏巡抚衙门的商馆里面了。

这处商馆很是阔大,几百人都容得下!陈永华和常明月最心腹的手下,还有王大炮领着的人,昨儿下午就陆续被叫了过来,躲进商馆安顿下来。只是等待着暴动时刻的到来!

而现在,是时候了!

一百零几号义士,正在商馆的院子当中静静候着。都是精壮汉子,大半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其中一些人是陈永华带来的延平藩老兵;还有一些则是常明月、张二十一的手下,他们的年龄更大一些,不少人都已经“奔四”了!这些人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几乎每个人都和大清朝有血海深仇……大清朝在东南的统治时间不过二十多年,而且就在十年之前,国姓爷的大兵还泛海入江而来,差一点就翻了盘。

而那一代和大清朝有深仇大恨的人,现在都还在世,有些个甚至还占着山林海岛,继续反抗大清的统治。

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是一身红布袍加红头巾,眼神当中闪烁的,都是复仇的光芒!

已经穿上了黄布袍,戴上了红风帽的朱三太子朱慈炯,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身边跟着陈永华、常明月、王忠义(王大炮)和何大胡子何天然。

除了何天然之外,其他人都是黄袍红巾,何天然则穿了一身满洲的正黄旗八旗兵的布面甲,还带上了枪盔,他的胡子、发辫都染成了白色,眉毛也给染白了——他和朱三太子一样,也是“演员”,他要扮演的是鳌拜鳌太师!

朱三太子和“鳌拜”就这样在一间厅堂的台阶上站住了,在他们身后还竖起了三面黄底的旗帜。

一面旗帜上绣着个斗大的“明”字,两边还有两行小字,分别是“驱除鞑虏复中华”和“均田分地开太平”!

一面旗帜上则绣着“大明朱三太子”这六个大字儿。

还有一面旗帜上则绣了“大明鳌拜”这几个字!

好啊,朱三太子和鳌拜居然站在一起,一块儿要反清复明了!

你说这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朱三太子惊喜得都有点说不出话了,嘴唇嗫嚅了好一会儿,才勉强发出了声音:“……你们,都是我大明的遗忠!是大明负了你们,负了天下人,没有能把天下人当成天下之主,也没有把自己当成天下之客,以至于有了甲申天倾!

本来大明没治理好天下,亡国易姓也是理所当然。可是甲申之难却是天倾,是亡天下!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也!

满清定鼎北京之后,本来已经有了天下,好好的做中国皇帝就行了。哪怕和我家祖宗一样搞家天下,还怕没有三百年富贵?可他们却偏偏要亡了咱们的天下……剃发、易服、迁界、屠杀,二十多年来杀人无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七十二日,还有南昌之屠、潮州之屠、安平之屠、四川之屠……多少繁华市镇,化为白地!多少富庶之土,几至荒芜。即便是今时今日,东南沿海的界外之地,依旧不时遭遇清兵屠戮!如此种种,简直视天下人为仇寇!

这样的满清朝廷,是不是应该反了它?”

“反了!反了!反了!”

院子里面的人和满清都有血海深仇,他们敢来苏州,那就是要搅它一个天翻地覆的,这时候又被朱三太子的肺腑之言一番煽动,当然人人激愤,恨不得马上插上翅膀飞去北京打紫禁城。

这时候“平江暴动”总指挥陈永华站了出来,高举右手,下面的人一下都安静了,人人都望着这位天地会江南分舵的舵主。

陈永华道:“江苏巡抚玛祜已经把苏州城内一多半的清兵带走了……现在苏州空虚,正是我等大闹平江府,一举打响天地会、朱三太子名号的机会!记住,我们的目的只是大闹一场,不是占据城池,也不是抢掠财物。所以天黑之后,咱们就要分头散开,能出城则出城,不能出城就在城内的指定地方躲藏,等风头过了,再到瑞信堂苏州分号外等着,自会有人和你们联络!

若是不幸被捉……知道该怎么办吗?”

“知道!自己了断!”

底下的人毫不犹豫地答道。

陈永华点点头,大手一挥:“暴动……开始,出发!”

随着陈永华的一声令下之后,一百来个义士就抄起家伙,打起旗号,出了商馆大门。没一会儿,在江苏巡抚衙门、长洲县衙和抚标中军参将府之间那条店铺林立,繁华无比的护龙街上就出现了一群红头黄袍,手执竹枪、火枪,腰胯刀剑,还打着旗号,挑着“黑锅”的反贼。

对,就是这样,打着“朱三太子”和“鳌”字、“明”字大旗,大明大方就往巡抚衙门去了,一边列队而行,还一边撒传单、唱歌谣!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汉儿难存活。早早开门拜明王,明王来了分田地……”

这个时候大街上挺热闹的,到处都南来北往的客商和没事儿闲逛的百姓,看到这一幕都傻了。

这干什么呢?唱戏吗?

有不明白的老百姓还问呢!

“你们说干什么的?唱得那是什么?”。

“我们是造反的!我们是朱三太子的人,现在就要去打巡抚衙门杀狗官玛祜了!”

还真有人回答!

“啥?”

“造,造反……”

“就你们这点人?太少了吧?”

“不好了,朱三太子反啦!朱三太子来啦!”

“朱三太子进城啦,快点逃啊!”

“朱三太子人好多……官兵打不过的,逃命要紧!”

马上就有苏州人开始起哄了!

这一起哄不要紧,护龙街上还有一个“朱三太子”呢!就是吴三桂的便宜女婿王永康。他这个时候这个时候正骑着马在吴元益和一群家丁的保护下慢悠悠走在大街上呢。

王永康听见有人用苏州话在喊什么“朱三太子反啦!朱三太子来啦!”赶忙回头去看,结果一眼就看见一面迎风飘扬的“鳌”字大旗和旗帜下面一个穿着正黄旗布面甲,骑着高头大马的白胡子老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