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康熙稳扎稳守,老闯王最后一搏!(第2/2页)

康熙说完这些话,稍稍顿了下,又道:“这就是朕对付吴三桂的法子……诸位臣工有什么想法,今儿都可以摊开来说,就依着往日奏事的顺序,从宗人府开始,一个衙门一个衙门来和朕说!”

还别说,今儿康熙还挺“民主”的,没有圣心独断,而是摊开来和大家伙儿好好商量。

当然了,在今天的“大会”之前,他已经和底下的大学士、六部九卿的头头脑脑,还有几个宗室王爷开过小会了,大家基本上都同意他的“稳扎稳守”之法了……毕竟,岳乐那么能打,都让吴三桂打得跳了沱江,别人还敢想速胜吗?

现在,只要能把战争拖入持久,那就已经烧高香了!

……

湖南,澧州,石门县,夹山寺。

藏经阁二楼,奉天玉大和尚李自成念经学习(学造反)的那间书房里面,这会儿也正在进行一场秘密会议……一场讨论发动武装起义的秘密会议!

老和尚李自成这会儿看上去比几个月前可精神了不少,老脸上神采飞扬,一只独眼精光闪烁,说话的嗓音都洪亮了不少,整个人看上去至少年轻了十岁。

看来老李最喜欢的工作还是造反……干起来就有使不完的劲儿啊!

“皇爷,额已经去夔州府城见过吴应熊了,都和他说好了,额们先在澧州这边大闹上一场……配合吴国贵兵出湖南,把湖广的清军,特别是荆州的八旗兵都吸引到湖南来。然后吴家军就会走夔州府和襄阳之间的小道奇袭襄阳府……”

正在和李自成说话的还是那个刘一虎,这两三个月他可是够忙活的,夔州、澧州来回跑,见了吴应熊后,又来和李自成商量发动起义的事儿了。

“不是襄阳,是襄京!”李自成突然打断了刘一虎的话。

而和刘一虎一块儿参加这次秘密会议的新老反贼们听见“襄京”两个字儿,都不觉眼前一亮啊!

襄京是李自成在襄阳正式称王建制后,给襄阳府改的名儿!

从某种意义上说,襄阳府那就是大顺朝的龙兴之地!

李自成接着又道:“襄阳乃是铁打的城池……又是额们大顺龙兴之地,可惜额当年太急躁了,没有沉下心来好好经营襄阳府的地盘。这一次额们的机会又来了,可不能再错过了!”

刘一虎愣了愣,“皇爷,额们不是要在澧州开辟根据之地吗?”

李自成一笑:“澧州哪有襄京好?额想让你们先取澧州,是因为澧州容易夺取,又偏居一隅,不容易引起鞑子朝廷的注意。而襄阳是铁打的城池,额们很难啃得下来。但是现在吴三桂既然想要声南击北,那么澧州就会变成鞑子大军南来后先要攻打的目标,额们死守在澧州可不划算,还是得来个渡江北上……让吴国贵和鞑子在湖南纠缠,额们往襄阳去搏一吧……即便不成,只要吴应熊拿下了襄阳,额们退而求其次,去拿下德安、信阳,将大别山、桐柏山变成额们的根据地,应该也没有多难。”

李自成到底是干了十几年流寇的,怎么避实就虚,怎么声东击西,他是再精通不过了。

他之前计划把澧州变成根据地,那是因为不知道吴三桂、吴应熊的大计划……现在他已经知道吴三桂、吴应熊想要先调动湖广清军下湖南,再来个投降襄阳府……他当然从中发现新的机会了。

“皇爷,那额们什么时候能起事?”刘一虎一脸期盼地问,“吴应熊希望额们可以尽早在澧州举兵……他还封了额一个澧州副将的官,还给了额一千两黄金的兵费和一大批的甲胄兵器……额都已经运来夹山寺了!”

吴应熊还是舍得下本的,出手就是一千两黄金,还有足以武装起五百精兵的甲胄和兵器——都是从八旗兵、绿营兵身上拔下来的好东西!

李自成大喜道:“额这边还藏了一批甲胄和兵器,足够一千人用,加上你运来的五百套甲胄,一千五百甲士都能凑出来!”

一千五百甲士可不是小数目……而且不是有甲胄、兵器,就能有一千五百甲士的……还得有能穿上这些甲胄,拿起武器去杀鞑子的壮士!

李自成说这样的话,仿佛就在告诉刘一虎,他手里还掌握着一支秘密的武装,随时可以举兵起义!

“皇爷,那额们什么时候能起事?”刘一虎又追问。

“快了,快了……”李自成道,“额们明天就下山,先去一趟澧州城,然后再南下打安福县!”

“先去澧州?是要在澧州起义?”刘一虎问,“为什么不是先取石门?”

李自成笑道:“一虎啊,你不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吗?石门县是额的窝边草……不能轻易动它,先留着,等关键时刻再发动。”

“那……皇爷,额们要出动多少人去取澧州?额这回带来了二百壮士!”

“用不着这么多,”李自成笑道,“小小一个澧州城,哪里用得着二百精兵?澧州的那个守城营里面都不知道有没有二百个绿营兵?”

“皇爷所言极是……不知道皇爷准备发兵多少?”

李自成先伸出一根手指,然后又把这根手指变成了一个“八”的手型。

“一百八十?”刘一虎一边说一边想,一百八十和二百也没差多少啊!

李自成笑了笑:“一十八人!”

“什么?十八人就要打个州城?”刘一虎大吃一惊,“皇爷,是不是太少了一点?”

“不少了……”李自成笑道,“取澧州关键在于出其不意,若要强攻城池,八百也不够……可要是在城内发难,惊走澧州知州黄植生,有十八个人就足够了。那个姓黄的是广东新会的大财主,进士出身,又花钱买了个澧州的缺,上任以后就想着捞银子,什么正事都没干过。

至于澧州守城营,更是老明军的底子,给丢在澧州这个小地方混日子,当官的就知道吃空额喝兵血,当兵的更不会好好干,全都有各自的营生……而且都在盼吴三桂的兵打过来。额用一十八人取澧州,说起来还是保守了!”

一十八人取个州城……还保守!要有个一百零八好汉,他是不是就要攻打北京城了?

刘一虎已经佩服得不行了,这个闯王到底是闯王,英雄暮年,豪气不减,跟着他造反,前途一片光明啊!

“皇爷,”刘一虎最后问,“那额们什么时候动手?”

李自成又笑道:“什么时候动手额不知道。”

“不知道?”刘一虎愣住了,这李自成不会是老糊涂了吧?什么时候造反他都不知道,还说什么要取澧州,这个李自成李皇爷难道真的是老朽了?

李自成道:“一虎,你怎么糊涂了?造反起事讲究一个突然发难,伺机而动,怎么能约了时间?不瞒你说,额早就已经派来顺带着十七条好汉化妆去了澧州城,他们随时都可以起事……额们就在这里听消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