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三国演义,四国大战,优势在我!(第2/2页)

而且大家伙还有个担心,这三国演义一旦变成了四国大战,那接下去会不会一发不可收拾?国会不会越来越多?后面会不会再加三个国,变成七国争雄?

而后者则是向吴应熊买路……但吴应熊拿下“买路州”和“买路府”后,会不会和吴国贵合军一处,北进中原?

这可就真的是“熊霸中原”了!

而且吴应熊一旦在中原取得突破,那康熙肯定也没办法继续守关中,到时候吴三桂就不是入长安,而是入洛阳了。

这可就是“熊震中原、三桂上洛”……听着就很不妙!

所以康熙现在还没拿定主意——从两个很不好的主意中选一个相对不太坏的。

这可是很考验康熙的决策能力的!所有人都抬起头,望着似乎陷入了沉思的康熙皇帝。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只听康熙嗯咳一声,小麻子圣君已经有了决断!

“朕……”康熙说,“朕的大清虽然夺了李自成已经到手的江山,但李自成最恨的人,应该是吴三桂吧?”

底下人都明白了!

康熙在“三桂上洛”和“大顺再起”之间,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康熙道:“朕和吴三桂是不共戴天的,而吴三桂和李自成同样是不共戴天……而大清和大顺,同样是不能共存的!

不过李自成的实力还小,危害远远不能和吴三桂相比。他就算在湖广多取几个州府,也不可能打到中原,除非他不要地盘,再当流寇。但他现在搞得是均田府兵,是当不了流寇的。

而且,江宁现在已经落入了朱三太子之手……李自成应该不会再下江南去趟这个混水了。

所以朕宁愿让李自成做大一些,让他去和吴三桂争湖广,也不能让吴三桂这老贼有机会染指中原!”

不得不说,康麻子还是比较善于在两个坏主意之中选择一个对他而言不大坏的主意……

康熙顿了顿道:“朕现在需要一个人出使武昌,去和李自成达成一个以地换路之约……诸位臣工可有人愿意走这一遭吗?”

“皇上,臣贾汉复愿意出使武昌!”

愿意出使搞内交的是王吉贞的老丈人。

他之前已经得了个去两广当钦差的差事,不过由于形势变化太快,再加上陕西巡抚的差太多,得一样样移交,所以到今儿还没上路。

康熙一看,心想:好像也只有他最合适了!如果李自成把他杀了,那么王辅臣和李自成之间就有可能闹翻。这对李自成而言完全没必要啊!

于是康熙点了点头:“好!朕再给你一个湖南巡抚的差遣……如果能和李自成谈妥,你就去郴州上任,背靠着你的亲家王辅臣,替我大清在湖南维持一点局面吧。”

由陕西巡抚变成湖南巡抚……对于旁人来说那几乎就是降罪、流放、送命了!

但是对贾汉复而言,却是个奖励。

因为别人去了也控制不了郴州、桂阳州……北面是吴国贵,南面是王辅臣,看上去都不是什么好人!夹在他们中间,那就是盘菜。

而贾汉复是王辅臣的亲家!

他要去了郴州,那就能很容易的在王辅臣的支持下当上郴州、桂阳州的割据军阀!

由巡抚变军阀,还可以把两州之地传给儿子,这奖励还是挺好的。

“奴才叩谢皇恩!”贾汉复赶紧给康熙叩头。

康熙摆摆手道:“汉复,以后你不必自称奴才了……称臣吧!朕不管你向几家称臣,但只要不与大清为敌,将来大清一统天下之时,少不了你一个一等公!”

“皇上……奴,老臣……”贾汉复一时也不知道怎么说了。

他也不能说自己有多忠贞,他也是贰臣呢!

既然可以当贰臣,那三臣、四臣又有什么不可以?

那个王辅臣……现在多半已经向吴三桂称臣了,要不然吴三桂怎么不让吴国贵打他?这都多少臣了?七臣了吧?

康熙又道:“汉复,这也是朕要和王辅臣说的……他家可以出四个亲王,统统世袭罔替!身逢乱世,可以有这样的结局,已经是天幸了。他又身处两广,总不会以为有收拾天下的力量吧?”

“皇上圣明……王辅臣也就这点出息了。”贾汉复赶紧替亲家说话。

康熙接着又说:“还有大员岛的郑经……朕猜想王辅臣和郑经之间也是有联系的,你找机会也去联络一下郑经,告诉他福州、兴化、泉州、福宁等四府,他可以尽有之!”

这四个府都是耿精忠的老巢!

康熙的意思就是让郑经尽管去掏耿精忠的老家!

康熙又道:“如果郑经能拿下福州、兴化、泉州、福宁四府,朕就允许郑家的商船到江南、山东、天津,甚至朝鲜贸易,朕还会把被我大清扣押的郑家人都还给他。”

“皇上放心,臣一定替皇上说服郑经!”

康熙笑着点点头:“好!汉复,你快点出发吧,兵贵神速啊!现在陇西形势不好,秦州正遭受吴应麒五万大军轮番猛攻,赖塔守不了几日了……秦州一失,整个关陇都得震动!诸位,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皇上,”大学士金巴泰这时对康熙道,“西北卫拉特蒙古的绰罗斯部珲台吉噶尔丹是个人物!如果吴三桂夺取陇西、甘肃之地,就会夹在朝廷和卫拉特蒙古的势力之间……也许朝廷可以联络这个噶尔丹,让他从西面骚扰吴三桂,以分其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