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吴三桂,额奉诏讨汝!李自成,我奉先帝遗诏讨汝!(第2/3页)

“难道是……襄阳有变?”王吉庆虽然不大聪明,但他也看过《三国演义》,“难道是李自成白衣渡江,奇袭了襄阳?”

吴三桂哈哈一笑,而孔四贞则秀眉微蹙,低声道:“哪里有那么快?”

吴小艽则笑着分析道:“该是李自成的大军乘船逆汉水而上,被爷爷布置的人发现了,所以才点了烽火台……爷爷的布置果然周密,简直无懈可击!”

吴三桂轻轻点头,这个小丫头在用兵打仗方面的天分都比王吉庆强……这个王吉庆也别太傻,太傻了不好扶植!

想到这里,他就对孔四贞、王吉庆道:“四贞,吉庆,随老夫一起移兵汉水岸边,去会会李自成如何?”

孔四贞似乎有些不解:“义父难道不乘此机会直捣汉阳?”

吴三桂摆摆手,笑道:“老夫这回有十三万大军,粮草充足,器械精良,三军用命,只需稳扎稳打,必可得全胜,无需弄险用奇。况且自成也是懂用兵的,焉能不防备我偷袭汉阳?如果老夫没有料错,他应该早就撤了攻打九江的兵马,在江陵、巴陵、汉阳城中都布署了重兵……辅臣和国贵都有的好打了!”

这个时候,吴三桂看见吴小艽的脸色突然紧张起来了,笑着问:“小艽,你放心吧,爷爷用兵的本事可比李自成强多了,无论他怎么拆东墙补西墙,湖广都得姓吴!”

“爷爷,孙女不是担心您打不过李自成,而是担心西安、南京那两头出状况……康王杰书一定会率领九江、安庆的大军东进。而荆州之战一旦旷日持久,北方的清廷也会知道,到时候南阳可就……”

吴三桂哈哈大笑了起来,也打断了吴小艽的话,“走吧,咱们去看看李自成的大军是什么样的?”

……

有点出乎吴三桂的预料,李自成的大军……很水!

是真正的水军!

吴三桂留下五千人看守当阳、荆门州、虎牙关后,领着两万五千人继续东进,在荆门州东南,汉水边上的内方山一带遇到了李自成的水军。

而李自成早就知道他要来——李自成虽然只有一只眼,但并不瞎,当然能瞧见吴家军点燃的烽火。

看到烽火,李自成当然知道自己搭“顺风船”(顺风行的船)北上偷袭襄阳的事儿没成……这事儿本来就很难成,双方都是属狐狸的,貌似吴三桂这只狐狸还更精一点儿,哪儿那么容易被偷袭?

不过李自成也不慌,他也是制定了多套方案的。

既然吴三桂知道他要来,那他就在汉水北岸的臼口下了水陆两寨,等吴三桂来。

而臼口这里也挺要紧的,此处和内方山隔水相望,附近还有个三岔河口,有一条汉水的支流竹陂河直通荆门州城和虎牙关。

所以李自成只要占住臼口,吴三桂就不得不跟过来对峙。要不然李自成无论北上去拿襄阳,还是就近打荆门,他都得要坏事。

而吴三桂要打臼口,就得想办法渡汉水……可是他的水军偏偏比不上李自成的水军。

办水军这事儿可复杂了,还不仅仅是造个船,练点水兵的事儿。还得有合适的地方建水军据点!

现在长江中段这一块的岳州、汉阳、武昌都被李自成卡着。吴三桂控制的长江中游、汉水、湘江,洞庭湖等水域就给分割开来了。

他要在这几片水域用兵,就得分别组建水师。那怎么可能?吴三桂手下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水军人才!

而李自成的水军则可以沿着长江汉水到处活动。

另外,控制着长江主干道的李自成也容易招揽水手,取得船只。办水师的条件比吴三桂强了不知道多少。

这下可有点出人意料了!

原本应该骑在马背上到处游走的流寇,现在变成了临江水战的水贼……

而原本没有把水战太当回事的吴三桂,却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拿了曹孟德的剧本……这个汉水看着也不宽,但是对面摆出一百来条桨帆“大战船”(其实就是运粮船加一圈木盾、长桨,再架上从广东买来的斑鸠脚火枪),他这个“吴孟德”就无计可施了。

站在内方山脚下临时构筑的营垒高处,吴三桂举着望远镜看着对面闯军的水军营寨,看着那面既熟悉、又陌生的“闯”字大旗,看见对面战船上、营垒中当值的白帽青衣的闯军,吴三桂一时也有点不会了……原来以为李自成的人那么多年不打仗,肯定不会了。

结果那个不会的,居然是吴三桂自己!

这可有点尴尬了!

正尴尬的时候,对面突然有一条两千料的大船,在几十支长桨的驱动下,破开汉水江门,向吴三桂这边开过来了。

守在吴三桂身边的亲兵们一下就紧张起来了,刚想护着吴三桂逃走,对面那条大船上就响起了几个或十几个陕西口音的大嗓门汇合成的呼喊声音:“对面可是吴三桂?额是李自成!吴三桂,你怎么放着胡虏不去讨伐,而跑来围攻荆州、岳州了?你莫非又造反了?”

李自成在那条船上?

吴三桂赶紧举起望远镜往那条大木船上看,可惜有木盾挡着,看不清楚。

这时,那条船上又想起了陕西口音的呼喊:“吴三桂,额已经将你的反状上奏监国定王了,今日监国定王的令旨已到,额现在是奉诏讨汝了!汝这个大明西王如果还知道一点忠义,就赶紧收了兵马,打道回府,转而用兵中原吧……莫要当了千古罪人!”

这下吴三桂算是给李自成整得有点蒙了……“奉诏讨汝”?这桥段咋那么眼熟呢?还有,你个天下第一号大反贼也敢宣称“奉诏讨”?

“大王,”吴三桂的军师汪士荣现在就在他身边,连忙提醒道,“您也有讨李自成的圣旨!”

“我有吗?”吴三桂一愣,“我没向朱三太子请过这种旨吧?”

吴三桂压根就没怎么把朱三太子放心上,当然不会请什么旨。

“大王,”汪士荣道,“您有先帝的遗诏!”

“先帝?”吴三桂想了想,“啊,是崇祯!”

吴三桂肯定是得到过崇祯下达的讨伐李自成的旨意的,就是他没遵守,慢腾腾行军,到了李自成打破北京他都还在半道上。

想到这里,吴三桂赶紧对身边人说:“快快,一起喊:逆贼李自成听了,本王奉先帝遗诏讨汝!”

“是!”

一群吴三桂的亲兵应了一下,然后一起张开喉咙大喊:“逆贼李自成听了……本王奉先帝遗诏讨汝!”

先帝遗诏都出来了!

正坐在那条大船上捧着本《三国演义》在学习的李来顺差一点被对面的话给逗乐了,原来李自成这会儿并没出来,而是由他这个大明忠王代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