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银弹、肉弹、炮弹!(第2/3页)

有了那么一大笔钱,他就不怕和康熙比银弹了!

而且两江三省、浙江、直隶、山东还给他送银子,也就说明了这六个省是支持他福全的!

而给康熙送钱的只有一个山西,另外河南、陕西、甘肃大概也是支持康熙的,只是这三个省已经是战区了,本来也不富,现在实在没银子可以送。

也就是说,康熙最多就拿到了四个省的支持。

另外,塞外的漠南蒙古现在也都听福全的,而关外的议政恭亲王常宁多半会置身事外。

所以福全有六个省加上漠南蒙古,康熙最多就是四个省的支持。

这是七比四,福全稳赢!

比完银弹之后,当然是比炮弹了。

好像忠于福全的军队也比忠于康熙的军队要多!

不说这七省地盘上的军队了,只是比各自的嫡系,福全也要多过康熙。

现在北京城内有包衣新军一万五千,察哈尔蒙古的旗军一万,土默特旗军五千,杨起隆照着江南、江北团练的法子拉扯起来的“隆字营”直隶练军三千,巡捕五营绿营兵三千,善扑营骑兵两千,关外开来的索伦、巴尔虎旗军两千,总共有四万大军!

这四万大军可都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除了之前打察哈尔的那一仗,这些军队几乎就没有上过战场,一直在养精蓄锐。

而除了银弹、炮弹,福全手里还有一张王牌……就是杨起隆提供的肉弹!

除了杨起隆自己的妹子,还有他从朝鲜国搞来的那些妹子,也是颇有姿色的……等康熙把皇位让出来后,就多给他些妹子,让他好好享受吧!

正想着好事的时候,索额图又轻声提醒了一句:“摄政王,这份启本上说,如今黄河随时可能被逆贼突破,到时候漕运也有可能被切断,如果运送这笔财货的船只正行到半途,搞不好就都归王逆所有了……”

“这如何是好?”福全有点着急,同时有点生气——那个王大头太可恨了!

“安王和明珠他们在启本中提出可以走海路把银子、丝绸、布匹这些值钱的东西运到天津……”

福全打断说:“杨佳起隆,你管的津海关道有多少海船可用?”

“有一百多条,都是三千料以上的大船!”

“够了!”福全道,“都给我派出去,把所有的财货包括粮食全都运到天津卫……不过你不必随船同往。让那个洋奴才罗东尼带队前往。”

福全留了个心眼,把杨起隆扣下来当人质了。

“奴才领令旨。”

索额图和杨佳起隆领了福全的令旨,双双告退而出。

看到他俩离开,福全才扭头问顺治大和尚:“阿玛,您看这事儿……”

顺治大和尚苍白的脸孔上浮出不少笑容,随即稍微压低声音说:“福全,你果然比三阿哥能干,我要是早选你当皇上,如今的天下一定还稳得很……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阿玛,您真要换皇上?”福全有点不确定,又有点不忍心地问。

“换!该换就换,这也是为了大清,为了天下。”

“可皇上……要怎么换?他现在远在西安,总不能发兵去打吧?”

“当然不能,”顺治低声道,“福全,你不要声张,等津海关道把东西运到了北京,我自有办法把三阿哥诳来北京圈禁!”

福全表情凝重,沉吟了片刻,最后仿佛下了一个巨大的决心,点点头道:“为了天下,为了大清,只好如此了……”

……

李中山现在驻扎的地方是一个叫做罗家集的村寨,坐落在一片平整的没有一点遮挡的平原之上。因为这一带夹在黄河、淮河之间,在南宋时黄河夺淮入海后,这里就经常发大水。在水患最严重的崇祯年间,因为气候异常,这一带直到二百里开外的徐州城,就在五年当中被水淹了两次……那个徐州城受灾最严重,一次淹三年,一次淹两年!

等于活活泡了五年,直接把城给泡废掉了,现在的徐州城就是在原来那座废城上重建的。

由于水患实在太严重,所以这一带的村寨都修得跟城堡差不多,在寨子的外围都有一圈防水的堤坝,有些财力雄厚的寨子,还会把这堤坝修得又高又厚。到了清朝中后期,战斗力孱弱的官军很难攻克这些土围子,而这一带又常常发大水,造成老百姓不得不在灾患之年搞点打家劫舍的副业……渐渐养成了武德,在晚清时期横行中原的捻军,就是由此而来。

不过眼下淮北一带虽然也挺贫困的,但还没发展出捻军……只是这个“集”那个“集”的土围子已经修了许多,这民风也是挺彪悍了。彪悍到李中山和马惟兴共领的骑兵还没有抵达,罗家集这里的豪强就已经自己起了团,武装起来后又联合附近的几个集,把宿州城周围所有的清朝一边的据点都给拔掉了。

当时还在凤阳府城内安抚民心,安置随军家眷的李中山得知这个消息,马上带着马惟兴和两千骑兵,一起开到了罗家集。

现在这两千骑兵就驻扎罗家集、南平集和袁家集,摆出了一副马上就要攻打宿州的姿态。

李中山的中军就摆在罗家集内一所陈设豪华的四合院里,宅院周围安设十几座帐篷,驻扎着山字营的一部分骑兵;在附近的几个路口都布着哨岗,戒备严密。尚淑英也和几个女兵一起跟着李中山,客串起了军需官,管着给养、杂务等等。同时也还是人质——因为刘进忠此时就驻扎在凤阳城内,所以李中山才把尚淑英带出来。

不过今天她却被叫到李中山的中军值房参与军机了。

“淑英,徐州那边好像有个你的叔叔……可字辈的,叫尚可教,是刚刚上任的徐州总兵。”

李中山之所以会问出这个问题,当然是因为周昌不在……周昌也在凤阳,那里的杂活更多,而且还得看着点刘进忠呢!

“什么呀,”尚淑英咯咯笑了起来,“中堂,你别见着姓尚的可字辈就说是我叔父辈。这个尚可教不是我家的人,他是前任温州总兵尚好仁的儿子。”

“尚好人?”李中山一愣,心想:这名字好奇怪啊!

尚淑英知道李中山误会了,所以笑着解释道:“好坏的好,仁义的仁……尚好仁。中堂,您怎么问起他了?”

“我们可能要和他打一仗。”李中山也不瞒她,“刚刚收到南京方面递来的塘报,这些日子岳乐的攻势很猛,已经接连攻占了仙鹤门、麒麟门、沧波门、高桥门、上方门。耿精忠派你哥尚之信带队出击了几次,都没有能占着岳乐的便宜。看着样子,南京外城除江东门以外所有的城门要不了多久就都会丢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