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东王有野望,英国在淮南(第2/3页)

就算跳好了也没多大机会可以逃走,因为城外头还有一个来自定远县的营头,全是由徐姓、戚姓、李姓子弟组成的,据说都是什么明朝功臣的后裔……反正今儿是祖宗保佑,祖坟冒青烟了!

功劳居然自己从两丈多高的城墙上往下掉,那还等什么?这要不去抢,下面的祖宗都要急死……不,是急活了!

这一千多个淮军兵勇就跟一千多只恶虎一样,是扑上去砍人头的。

而符离集城内的淮军也急了……功劳怎么可以跳墙自杀?就算你们要自杀,你们往里面跳啊,往外跳,脑袋就让外面的人割了。

一想到脑袋要跑,这帮淮西兵也都疯了一样的猛打猛冲!有些人还找来了长梯,来了个从内攻城,还有一些鸟枪兵甚至不顾清兵射来的箭簇,直接抵近到了城墙下面往上射击!

血腥的战斗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两三个时辰,直到符离集城内城外再没有一个有头的八旗兵……符离集一役,斩首近一万级!

在符离集血战进行的同时,睢水北岸,一场你追我逃的追击战也在上演。

穆占的反应还算是快的,第一时间就下达了解散方阵,全军撤退的命令……因为他知道这一战已经没有一点希望了!

徐州丢了!

徐州绿营阵前叛逃!

符离集被团团包围,而且在穆占所部和符离集之间还夹着睢水,两军看得见却够不着,除了撤退别无他法。

不过即便撤退,最后能活几个也只有天知道了!

因为穆占所部绝大部分都是没有马的步卒,而他们周围的敌人有好几千是有马的骑兵。解散阵形逃跑的步兵对于这些骑兵而言,就是个猎物。

当然了,不跑也不行。因为徐州绿营的倒戈,其他人也知道徐州丢失了……后路失去,而敌人的数量又多,还有大量的骑兵,看他们炮轰符离集的动静,火炮也不少,应该还有能打十二斤弹丸的红衣大炮!

不赶紧逃跑,就是全军覆没!

而跑……又能跑掉几个?

此时骑在马上,被一群丢了手下骑马逃走的军官和亲兵戈什哈保着快速撤离战场上穆占心中,也如同死寂一般。

大清……要完了!

……

南京,东王府。

东王耿精忠也已经察觉到自己要赢了,赢得南京保卫战的胜利!

因为这段时间城外清军的攻击已经越来越弱,几天前开始,他们就已经放弃了对雨花台和孝陵卫的攻击了。激战了多日的南京城外,突然就变得非常安静。

不过耿精忠的心情却没有因为胜利在望而好起来……他啊,赢得忧心忡忡!

能不忧心吗?

这一次南京保卫战能算他打赢的吗?好像不能吧?虽然他一直都带兵守着南京内城的城墙……但是雨花台和孝陵卫之战都是卢三好的军队在打。

另外,在南京北面的长江水道上,陈永华的水师也打了几场漂亮仗,击沉和俘获了施琅上百条战船。

而最大的胜利……则来自王大头的北伐军!

北伐军攻占徐州,在符离集包围格斯泰一万八旗马队,并且将穆占的两万多人监视起来的军报,早就已经送到南京了。

徐州一失,南北间的漕运就断了,而穆占、格斯泰所部又是岳乐的江东大营的主力……岳乐已经没法再打下去了,甚至都没法再在江南、江北立足了!除非他能把自己变成汉人,当个盘踞江南的张士诚第二。而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这岳乐一走……东南又会归谁所有呢?

现在东南这边势力最大的肯定是耿精忠自己了……耿精忠拥有安徽的皖南州府,福建东部的几个府也包括省会福州,又是南京城内最大的“主公”,而且还是大明东王!

不过王大头现在崛起的很快,实力不断膨胀,也不容小觑啊!

且不说他家在广东的实力,这一回他出兵江北就打得很好,不仅拿下了淮西大部,连徐州都拿下了!虽然淮西和徐州是他和北王共有的。但是刘进忠好像玩不过他,淮西现在只知有李中堂,不知有刘北王……

“东王,我妹子写信过来,说刘北王完全不是王大头的个儿……淮西的那些团练头子都不听他的,所以他准备向王大头索要徐州为家,淮东、淮西的盘子他不要了!”

正和耿精忠说话的是尚之信,他看上去比耿精忠还要焦虑。

耿精忠不是没有退路的……大不了退回福建去当个割据一方的东王。

而他尚之信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不是大明的王爵……他也没有可以自立的地盘,虽然他和他两个兄弟有几千尚家军,但是尚家军的军饷却要南京朝廷的户部尚书卢三好出。

本来他的妹子尚淑英嫁给了刘进忠,而刘进忠又当了北王,可以和耿精忠一起撑他一把。但是这个刘北王现在想去徐州,以后不管南京的事儿了。

如果耿精忠也走了,那他怎么办?他的大仇怎么报?

耿精忠看了眼自己的“好大哥”尚之信,“俺答公,你有什么想法?”

尚之信道:“首先,咱们不能让王大头回来!他要回来一定会带着淮军大队……到时候南京城内还要您说话的份吗?您恐怕也得和刘进忠一样离去了。可刘进忠原本就是个总镇,现在得了个北王,赚得挺多。可您原来就是王爷……”

耿精忠哼了一声:“天子分身耳火……我的前程可不止一个王!”

“对!您不能安心当个小小的王!”尚之信道,“所以您不能让王大头回南京,您得让他暂时留在淮西。”

“这个要怎么留?”耿精忠问。

“您可以向监国表奏王大头一个王!”

“一个王?”耿精忠皱眉,“封他个淮王?”

“不必,”尚之信说,“淮王太大,而且容易让淮人产生误解,把他认作两淮之主。他爹已经有两广了,如果他再有两淮,那天子恐怕……”

“那封什么王?”

“英王!”耿精忠说,“封他一个英王!”

“英王?”耿精忠一愣,“为什么封英王?”

“因为英国在淮南啊!”

“英国在淮南?”耿精忠挠挠头,他的地理也不差啊,可咋就记得英国不在淮南,而是在西边什么地方。

“《史记·夏本纪》说: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受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这里面的‘英’就是英国,英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其地现在被称为英山县,历史上那个九江王英布就是个英裔楚国人。现在英国的故土都被清廷的江西大营控制,如果王大头当了英王,那他就必须打破江西大营,收复英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