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衣带诏,谁说满人不能当贰臣、三臣的?(第2/3页)

“他来不了!”卢三好摇摇头,“李自成不会让路,杰书更得拦着他……而且,我是云南人!不是关宁铁骑或山陕义军出身。我若在西王麾下,是当不上中堂的!”

“好!咱们果然是自己人,”陈永华点点头,“那你打算怎么对抗耿精忠?”

“耿精忠是想当天子的!”卢三好笑道,“我又不和他争这个,谁和他争,谁去想办法对付啊!复甫,你那个联宗兄弟陈翰林是不是该去三太子那边说一说了?”

陈永华笑了笑:“已经在说了!”

卢三好说的陈翰林就是陈梦雷,他现在是朱三太子身边的翰林学士,也是大明翰林院里面唯一一个学士……既要管草诏,又要为朱三太子出谋划策,真是重用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不过真正给陈梦雷知遇之恩的,其实还是陈永华,是陈永华把他推荐给朱三太子,又替他搞了一个翰林院唯一学士的位置。

而这个时候,翰林院的唯一学士正在定王府后宫(后花园)里面向朱三太子进谗言呢!

“殿下,现在李中堂、陈中堂都不在南京了,而且陈中堂又带走了卢中堂手下的一万精兵……而南京围城一解,耿东王就能从太平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等处调兵入京,南京眼看就要被他给掌握了。这个耿东王素有不臣之心,如果让他控制了南京再扫平江南,那殿下可就危了……就算殿下愿意当个献帝,他未必愿意当个魏文帝!前朝天子还能善终的事儿,在历史上可不多!”

这谗言进的……朱三太子又害怕了!

三太子本是在一个亭子里,一边听着他心爱的杨美人抚琴,一边听陈翰林的谗言,结果现在听琴的兴致都没有了,冲着美人挥挥手,让她先别弹了。如何他又沉思苦想了一会儿,才对陈翰林道:“陈翰林,寡人可以相信你吗?”

陈梦雷赶紧给朱三太子跪下,“殿下,臣得殿下知遇,自当赴汤蹈火,肝脑涂地!”

朱三太子心道:知遇你的是康熙和陈永华啊!算了……没人可用啊!

“如今可以依靠的就只有北王了!”朱三太子淡淡地说。

“北王?”陈梦雷吃了一惊,“北王不是东王的人吗?”

“他是勇卫营的人……”朱三太子叹了口气,“陈翰林,孤家给你安排个外放传旨的差事,你去徐州向北王传达委任他当河南、山东督师的旨意。顺便……再带一条衣带给北王!”

衣带?

衣带诏?

北王刘进忠真的是三太子的人?陈梦雷暗吃了一惊,这个北王哪儿看着都是耿精忠、尚之信一伙儿的!他要真的是三太子的,那这个三太子可就藏得太深了!

……

同一时间,南京皇城中的东王府内,东王耿精忠正和自己的心腹们一起在商量平江南的事儿呢!

他也不能光想谋朝篡位啊!

要谋朝篡位也得有那个本钱和威望,可他现在这两样都比不上李中山……李中山现在忙着攻打庐江、安庆,消化淮南、淮北的地盘,是没功夫管南京,等他忙完了,就该来和耿精忠争夺朱三太子了。

所以耿精忠必须得抢在李中山来清君侧之前,尽快平了江南,而且还要尽可能保存实力。

不过他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他虽然不一定打得过岳乐……但是他和岳乐其实是亲戚,而且关系还挺近。

耿精忠的兄弟耿聚忠是岳乐的乘龙快婿,娶了岳乐的女儿和硕柔嘉公主做老婆,现在正戴罪在岳乐军前效命。之前岳乐围攻南京的时候,还让耿聚忠写信骗耿精忠投降。不过耿精忠没有上当,一直坚持到了胜利。

而现在,耿精忠准备反过来通过兄弟去劝岳乐投降!

“劝降岳乐?可岳乐是满洲人啊!”

听见耿精忠的奇思妙想,尚之信都给惊到了。

岳乐是大清安亲王,还当过爱新觉罗家的大宗正,他投降当贰臣能像话吗?

“这有什么不行的?”耿精忠哼地一笑,“他还回得去吗?他就算回得去,康熙和摄政王福全能饶了他吗?他在四川送一波,到了淮北又送一波。两边相加,差不多把满洲精壮送了一半。就他这样,还有脸不当贰臣,不,是三臣!”

“怎么是三臣?”

耿精忠拍了拍胸脯,“这不还有我吗?他可以先投大明,然后再投降我……到时候他可就是和皇亲国戚国丈爷了!”

“他怎么是国丈?”尚之信又听不懂了,“他女儿嫁得是你三弟啊!”

耿精忠挥挥手:“他又不是只有一个女儿……他女儿那么多,你一个,我一个,我们以后就都是亲戚了!”

岳乐的确能生!

历史上他有二十个儿子,二十三个女儿!都快和尚可喜有一拼了。不过他的儿女存活率不高,给天花带跑了好多,而尚可喜家的儿女多半自小种了痘,存活率比较高。

不过即便存活率低,岳乐还是有不少女儿可以嫁人的,而且他的女儿长得大多还挺讨人喜欢……因为他是个老色狼,又当过大宗正,所以他纳汉女为妾别人都管不了。别人干这事儿,他个大宗正管,他自己干……谁来管?

所以岳乐的女儿都比较好看,耿精忠在北京的时候就一直馋自己的弟媳妇……但他已经娶了豪格家的母老虎,也不敢再打岳乐家格格的主意了。

但现在他厉害了,当大明东王了!而且他的原配被他丢在北京……不要了!

“俺答公,”耿精忠又道,“你和岳乐挺熟的,你帮我跑一趟栖霞山,劝劝他,让他别作死了……他打不过吴三桂,又打不过王大头,大清完了!”

尚之信是顺治的好哥们,岳乐是顺治的好堂兄弟,当年顺治在的时候,他们都跟顺治一块儿玩……真是遥想当年,同学少年呢!

没想到现在成这样了!

尚之信也不忍心看自己的好兄弟和准岳父回头被李中山活活打死,所以就拿着耿精忠的亲笔信,带着几个尚家的家丁一起去了栖霞山大营当使者。

当他抵达栖霞禅寺的时候,岳乐正在指挥手下收拾东西,准备撤退呢!禅寺里面乱哄哄的,到处都是惶恐不安的大清官兵。

岳乐则笼着袖子,目光呆滞地坐在自己的书房里面,欲哭无泪。

他这一仗输得莫名其妙……那个格斯泰只要稍微持重一点,等穆占的步军到了,那就没问题了,就算打败,也还能退守徐州。

可这位偏偏冒进了一回……这其实也是经验主义害人,这老头子多年没打仗了,还以为遇上的是崇祯年或是南明的明军,谁想到遇上的是淮西红巾明军!

正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的时候,他的一个幕僚飞步走了进来,凑到他耳边低声道:“王爷,有个叫俺答公的人,自称是东王耿精忠的使者,已经到了栖霞禅寺的山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