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这天下,依靠谁?(第2/3页)

因为权臣有可能成为君主,权臣一旦成为君主,搞不好就要“一人疑天下,天下私一人”了。

所以这个莫愁先生李中山想要的应该不是“十八子主天下”,而是成为大明第一国人和大明首席国士!

而国人、国士想要主天下,就必须拥有相应的武德!

所以这一次的耿精忠之乱,也是对南京国众武德的考验!

“莫愁先生,”须发皆白,但是精神矍铄的老先生朱舜水这时候发问了,“如果应天国众难当大任,您是否要开设幕府,以大将军之名治理天下?”

大明征夷大将军李中山?李中山想到这个名号,淡淡一笑,道:“好吧,若国众可用,那我们就为国众治天下……若国众不可用,那我们就为豪强治天下吧!”

朱舜水笑道:“依老夫看,还是与国众豪强共天下吧……以天下之禄位,公天下之贤者当然是好的,但没有四方豪强出钱出力,天下就不知道属谁了?莫愁先生,能平了耿精忠,咱们可就要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了。”

李中山笑道:“舜水先生提醒的是,等灭了耿精忠,咱们就在复明大会上好好商量一下这事儿吧!”

说着他又看了看陈永华。

陈永华道:“英王,应天市面上已经传了好几天耿精忠要反的消息了,民军也有了准备!耿精忠只要出兵,最多一天,应天城中就会有十万能战的民军!”

陈永华兼任吏部尚书……发卖功名和管理国人、国士身份的事儿,都是他的吏部在管。所以应天民军的动员体系,是由他负责的。

李中山秘密将其召回,目的就是为了发动南京民兵镇压耿精忠。

“一天……”李中山又看了看卢三好,“三好,我们有一天时间吗?”

“有!”卢三好回答得斩钉截铁,“一切都已经布置妥当,耿精忠只要出兵,应天团练军就有把握把他们封锁在西安门外大街、常府街、太平里一带。”

他报的三个地名,就是南京皇城西面的三座城门外的大街,只要把这三条大街堵上,耿精忠的反可就有点难造了!

不过耿精忠毕竟有四万大军在手!

南京这一战……要赢下来似乎也不容易啊!

……

南京皇城,东王府。

大明东王耿精忠这个时候已经披挂整齐,站在这了自己王府大殿门外,望着广场上提着灯笼站得笔直的麾下军官……好几百条汉子,既有耿家嫡系的人马,也有岳乐、李之芳、范承谟、刘秉政、尚淑英带来的人马。

江南的耿军和前任清军的骨干军官,现在都汇集于此了——为了这一场造反,耿精忠、岳乐这些人也算是豁出去了!江南耿军和原清军的那点精兵,都已经开到了南京!

整整四万精锐,现在正在起床吃早饭,而各标各营各队的主官,好几百个人,都被叫到了耿精忠的王府领赏——现在赏已经领完了,但他们并没有离开,而是在静静地等待着。

虽说耿精忠已经是东王之心,路人皆知了!

但这些人并不是路人——他们来到南京后马上就进驻皇城,除了耿精忠的亲信,其他人都没出去过。所以他们还不大知道耿精忠“将为万岁”……不过这大晚上调集军队还放了遍赏,看着好像就是要反啊!

只是这个耿精忠已经反清复明了,现在又反……反什么呢?反明复元?

底下人看到耿精忠从灯火通明的大殿中全副披挂的出来,身边还有岳乐、李之芳、范承谟、刘秉政、尚淑英,也都是甲胄在身,一个个就精神起来了,都注视着耿精忠那张被灯笼的亮光照得忽明忽暗的老鼠脸。

这时,耿精忠沉沉开口,声音又高亢又短促,震着每个人的耳膜:“西王吴三桂已经在西安称帝,建国号为周,称周天子了!现在西边的各州各府,群起响应,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尽为大周所有!大明一夜之间就失去半数江山,说明其气数已尽,明祚将断!

我已经收到大周天子的书信……他老人家约我一起举兵反明,共分大明将山。”

他猛地一挥手:“我本不愿意答应,但朱三太子又无心理政,只知道骄奢淫逸,入主金陵之后,就躲在他的定王府中,整日和妇人为伍,这等昏聩之君,又如何能复兴明室?而各方诸侯,如南王李辅臣、英王李中山、忠王李来顺、翼王郑经者……谁不是割据一方,称王称霸?此等大明,如此定王,我们难道还要效忠他吗?我们都是天下第一等的勇士,难道不应该替自己打江山?吴三桂就是我等的榜样!”

他越说越开,声音也越来越响,每个话音,都仿佛是从胸膛当中迸发出来的一样!

“我在北京时就听说了天子分身耳火的谶语,一直不明其意……今日总算知道了!这天子分身乃是指盘踞一方的天子……而耳火合在一起就是个耿字,就是我!这说明我有天命!是天意要我代明而割据江南,成就孙吴帝业。所以我耿精忠现在决定和吴三桂一样举兵起事,带着你们一起开创东吴基业,共百年富贵!诸君,可愿随吾打江山、求富贵?”

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耿精忠的声音都有点颤抖了。

这可是造反啊!

虽然他也不是第一次造反了。

但这次反要是造好了,他就有三分天下,就是皇帝了!

大殿外数百军官,也都兴奋起来了,终于给他们等着了!

他们这些人和朱三太子、李辅臣、李中山等等的,大多不是一路人……朱三太子不说了,崇祯皇帝的儿子!就是那个李辅臣,也是流贼加明朝忠臣的组合,虽然他在大同城陷落前投降了阿济格,但这属于被迫投降,心里怎么想的只有天知道。

所以李家父子其实和吴三桂收来的山陕流贼其实是一个大成分……只是小成分有点不一样。他是大同明军的余党,不是闯、献、永历的余党。

而现在跟着耿精忠的,除了尚淑英带来的刘家军中有一部分是勇卫营系统出身,其他人都是陈汉军或干脆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出身。

他们这样的人,在大明的体系之中是很难找到合适的位置的……他们属于不可靠分子,早晚被排挤!

而且他们的确也不忠大明!

这一点甚至比活吕布都差多了……活吕布的干爹们可都是大明忠烈!

“我等愿随东王谋大事!”

院子里面的军官们一起欢呼起来!

耿精忠一脸激动,咬着牙齿下达了最后的命令:“传令三军,饱餐之后,出西安门……敌在定王府!

传令炮队,一炷香后开始发炮,炮打定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