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顶住,新大明就要诞生了!(第2/3页)

居住在这一带的国人、国士也都得到了各自行会的通知,在江东门、石城门、定淮门集结。现在沿着三山门外大街开过来的是在江东门集结的国众。

这些人听尚家人喊什么“美姿颜者是王大头!”和“抓王大头”,就把李吉庆当成了英王李中山。李中山是维新派领袖,是维新四先生之一的莫愁先生,是讲武堂系的首脑,是保卫南京和恢复淮西的功臣!和他们这些国众是一伙的。

所以这些国人、国士马上就举着刀矛上来和尚家人交手了!

尚家的老兵油子虽然报仇心切,但并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一看这满大街的红衣人就知道打不过……既然打不过,就赶紧逃命吧!

于是他们也不和红衣人交战,扭头就跑,发足狂奔,一边奔还一边大喊:“红衣贼来了,红衣贼杀来了!”

他们的呼喊声和红衣人的呐喊声翻过了三山门外大街上的房屋,传到了莫愁湖王府外的广场上,正在交战和撞门的尚家兵知道大势已去。老兵油子不能死战的毛病马上就发作了,纷纷开始向南面逃窜——南京的西外城的东、西、北三面都有高大的城墙阻隔,大门一关,他们是出不去的,只有南面没有墙。因为在原来南京外城墙没有废弃的时候,西外城就是外城的一部分,西外城东面的城墙就是南京外城的一段,这段城墙一路向南延伸,然后再向东转,再延伸,再向北……最后修了四百多里,把一大片地盘都圈了起来,形成了个世界第一大的外城。

在南京外城大部分被废弃后,南京西外城的城墙到了秦淮河的一条入江分叉处就断了,再往南就没有维护,已经坍塌了许多。而在这条实际上成为南京西外城边界的秦淮河分叉的岸边,在南京保卫战的时候用木栅栏和沙袋设了防,但现在已经撤除了。

而且这条河道上还几座方便客商往来的桥梁,尚家兵只有通过这些木桥,就能跑出西外城,然后再找个南京外城上的缺口就可以跑出去了。

这帮老兵油子一跑,莫愁湖王府外的战场形势立即扭转!

尚淑英、尚之节、尚之瑛他们兄妹三人也知道大势已去,只能跟着一起跑,而莫愁湖王府门外那些和尚家老油子兵混战了好一会儿“飞将”,也总算松了口气儿,然后都翻身下马,默默取出了他们万军之中枪毙敌将的神器——线膛燧发枪!开始填装弹药!装完线膛燧发枪后,他们又拿出滑膛手枪……每个人都有两三支,全都装好了弹药,才又一次翻身上马,开始追杀尚家的败兵。

李辅臣和李中山爷俩这时候也都神气了,全都披挂整齐,骑着高头大马,戴着山字营的火枪兵从王府里面冲了出来,然后就迎面撞上了带着一大群红衣人的李吉庆。

看见李吉庆一副打了胜仗后趾高气昂的模样,李中山就忍不住眉头大皱:“老三,你没事儿吧?没让尚家人伤着吧?”

“没事!”李吉庆笑道,“二哥,小弟毫发无伤,而且还射死了好几个逆贼!”然后他又问已经笑得合不拢嘴的李辅臣,“父王,您看孩儿厉害吗?”

“嘿嘿嘿……吾儿果然人中龙凤,比你二哥当年头一回上阵的时候厉害多了!老二……咱家后继有人了!”

什么?后继有人?

李中山的脸色顿时就阴下来了,这老东西什么意思?他刚才还是要传位给“李大胖”的,现在怎么改口指着李吉庆说“后继有人”了?这是要废嫡立庶吗?

他刚想好好问问,李辅臣又说话了:“那尚淑英可恶之极,这次绝对不能让她跑了……老二、老三,咱们父子分头去追,一定要把她生擒活捉!”

“好!”

“一定要捉住她!”

这回李家父子三人总算是有共识了!

……

就在李家父子三人带着人分头去追击尚家溃兵,捕拿尚淑英的时候,尚淑英的主公耿精忠已经踏上逃亡之路了!

他不逃不行了,岳乐先逃,然后又是南京皇城被刘进忠打破,接着又是不计其数的红衣人向常府街扑过来,耿精忠身边的一万多人眼看就要四面受敌了,再不跑别说什么“天子分身”了,而是他他耿精忠的身子也一分为几了。

所以走投无路之下,他也只能丢了大部分的部下,只是带着几个心腹和两三千耿家藩兵向皇城逃去。而当他逃进皇城的时候,刘进忠的兵已经打进来了,正在紫禁城内抢劫杀人——耿精忠所部的家眷都被安置在紫禁城内!这些家眷都带着许多财物,结果都成了刘进忠所部的猎物……

而刘进忠这个北王虽然对朱三太子是忠的,打仗也还可以,但他却约束不了手下——他手下的将领都是和他一样从勇卫营出来的兄弟,给他面子才捧他当大哥的,所以他也不能约束太过。

而他门这么一抢掠,就拦不住急于跑路的耿精忠了,让他和两三千耿家兵一起穿城而过,从皇城南面的正阳门突出了南京的内城,然后消失在这一日的黄昏当中。

不过范承谟、刘秉政、李之芳他们仨就没这么好运了。在耿精忠、岳乐先后逃亡后,他们三人的队伍就陷入了南京国众的汪洋大海,到处都是敌人,人人都要杀他们,根本突不出去,厮杀到了当天傍晚,范承谟、刘秉政、李之芳三人的脑袋全都搬了家,他们的部下也大多被斩杀,只有少部分逃进皇城,被刘进忠俘获。

而在秦淮河上转悠了一天的朱三太子朱慈炯,则在当天夜幕降临前,在刘进忠、卢三好、陈永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吕留良、罗大为、常威等人的簇拥下,终于进入了忠于他的南京皇城!

此时皇城当中的战斗刚刚结束,到处都能看到交战的痕迹,死人死马随处可见,时不时还能看见焦黑的墙面,还有满是弹孔的大门。

而在南京皇城当中迎接这位啥都不会的“垂拱之君”的,除了淮西红巾军、淮东江都军、淮北刘家军、应天团练军之外,就是数以万计披红衣、执锐器的南京国人和国士了。

这些国人、国士一个个都昂首挺胸,看着就跟南京城的主人一样!

唔,他们真的是南京城的主人,甚至还是新大明的主人。他们虽然没有拿着新大明百分之一百的股份,但至少拿着相当多的“公众普通股”……今后的大明,肯定有他们的一份!

另外,淮西红巾军、淮东江都军、应天团练军、广东乡军的兵将,实际上也和这些红衣国众一样,也是新大明的国士和国人。

这个新兴的大明朝和上一个朱家王朝的大明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皇家的股份极少,而公众国人、国士们的股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