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殖什么民?大明是在输出进步的共和制度!(第2/3页)

他们虽然都是西班牙裔,但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全都是出生在新西班牙的,许多人还在和平、富庶和安逸阿卡普尔科生活了几代。所以他们和西班牙本土的那些一直生活在没完没了的战争状态中的“老西班牙正天主旗”根本不是一个回事儿。遇上突如其来的战争,完全处于懵逼状态!

另外,他们当中仅有一小部分是比较高贵的土生白人,其余都是印欧混血。在新西班牙属于三等公民,从来都没有想过他们这样的三等公民需要去保卫帝国、保卫国王(西方人一般把包括殖民地在内的庞大领地称为帝国)。当然了,他们也没想过要反对反动保守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日子混得挺好的,反这个打那个的有什么意思?

结果这群舒服日子过太久西班牙裔连抵抗都没组织起来,就被敌人给控制住了。

被押到市政广场上时还以为是要去见天父了,不少人都吓哭了,还一个劲儿划十字求天父保佑……

现在冈萨雷斯一开口,这些人全都愣住了。

搞什么?你们大老远跑过来不是为了殖民,而是为了推翻西班牙王政在新大陆建立共和制度?

还有,这个冈萨雷斯为什么说新大陆的西班牙王政是惨无人道的?难道……大明共和国要为印第安人主持公道?

一想到印第安人遭受的灭绝和苦难,阿卡普尔科的市民一下就心虚了。

这个时候冈萨雷斯又接着说道:“市民们,美洲的开拓者和原住民们,你们拥有的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辽阔大陆,这里拥有全世界最壮丽的山河,最富饶的土地,最丰富的资源,这里比任何一块旧大陆都要富饶,虽然没有被大规模开垦,但这也意味我们可以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出最美好的诗篇。

在旧大陆,我们人类可以利用勤劳的双手在最贫瘠的土地上开垦、放牧,进行手工业生产,进行贸易,用自己的血汗,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最后建立起辉煌的城市甚至是璀璨的文明。这才是文明,真正让人赞叹的伟大的文明!

可在新大陆,我们在干什么?哈布斯堡王朝有什么理由非得依靠惨无人道的奴役才能建立所谓文明的殖民统治呢?

我们所有人,难道不能平等合作,一起分享和开发这片大陆吗?这片大陆是这样的辽阔,它能给予我们的已经远远超过我们过上富裕体面的生活所需要的,每个人都能生活得很好。那我们为什么还有互相奴役,我们为什么要如此贪婪,我们过去和现在所做的一切,难道符合主耶稣基督的教导吗?

而我们的罪,又为我们换来了多少财富呢?这些财富真的装进了我们的口袋里了?

不,没有……它们都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战争经费,被用来在旧大陆发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而且还以天父之名!这真是太邪恶了……所以西班牙得不到天父的保佑,以至于花光了一个大陆的钱还总是在欧洲吃败仗!甚至我们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现在已经铁定绝嗣。

这难道不是神意的裁决?现在共和之风从亚洲而来,要终结哈布斯堡王朝的罪恶,这难道不是天父的意志?”

冈萨雷斯说得真是太好了……他本来就是个善于忽悠的外交官嘛!而且他还在西班牙最好的教会学校接受过严格训练,已经掌握了用语言打动人心的各种技巧。

而且,他所说的也是事实!

西班牙王国在美洲的确不干人事儿,不仅贪得无厌,占领了他们根本无法消化的土地,消灭了不计其数的土著,对剩下的人实行惨无人道的奴役,而剥削来的财富也没有用于改善西班牙本土的福利,而是用在没完没了的欧洲大陆上的争霸战争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哈布斯堡王朝在花光了从美洲掠夺到的财富并且还欠下巨额债务的情况下,依旧没有取得欧洲大陆的霸权。

到了现在,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已经铁定要绝嗣了,而共和之风又由西而来……整个西班牙世界帝国要完啊!

“共和万岁!打倒王政!”

广场上的人们忽然沸腾了起来!

……

“嘭嘭!嘭嘭!”

在世界的另一头,南京城内的大将军官邸的都房门外传来了士兵换岗的脚步声音,厚底的老布鞋踩在青石地砖上,发出了沉闷的声响。四名大将军府卫队团的模范兵互相敬礼,交换位置,然后其中的两人离去。

李中山从公文堆当中抬起头来,揉揉眼睛。外头岗哨换人的声音提醒他,他又为国为民操劳了一个时辰。

现在已经是共和四年冬了,大明、大周、大清之间的战争已经暂停了好几个月。不过对于李中山而言,不过是换了一个战场,从枪林弹雨的战场,换到了和财政赤字还有土地兼并作斗争的战场。

说实在的,和枪林弹雨的战场比起来,新的战场更让李中山感到扎手。因为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还有“金手指”可以开……他知道排队枪毙,知道炮步骑结合,知道纵队战术、横队战术、空心方阵战术、斜线战术,还知道米尼弹是怎么回事?也知道火炮、步枪大致上的发展方向。

虽然这些知识远远达不到军事家的水平,但是他这一世所拥有的技能就包括如何指挥一支冷热兵器交替时代的中等规模的军队作战——原来的那个王忠孝,就是被当成一个未来的将军从小培养起来的。所以当来自两个时代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之后,李中山就拥有了军事上的“金手指”。

另外,他对“国人共和”的那一套,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也知道应该怎么组织一个服务共和的天地会。

但同时,他也知道,光靠以上的这些,其实是不足以持久维持一个共和体制的。

只要对罗马和古希腊的历史有足够的了解,就知道一个良好的国人共和体制虽然可以非常强大,但同时也很难维护……因为国人共和的基础,其实是一个庞大的中层,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他们就是富农和小地主。

只有当富农和小地主足够多,而且可以持续的时候,国人共和才是强大和有效的。一旦这个阶层因为种种原因而衰败凋敝,那么共和也就衰败了,即便名存,也只是苟延残喘。

譬如腓尼基战争后的罗马,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恢复了共和体制的雅典……共和之名也许还在,但实质已经完全改变了。

对于李中山统治的大明而言,中小地主和富农的力量其实并不强大,大地主大商人的实力则不容小觑。

譬如翼王郑经和尚书左丞陈永华、尚书右丞卢三好,他们所代表的,其实都是海商、丝商和东南士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