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真是没想到,零元购也能干赔了!(第2/3页)

“叫帖木儿汗!”奥朗则布一脸平静地说,“虽然我们在印度不愿意以蒙兀儿(就是莫卧儿)人自居,我们的国家也被称为印度斯坦帝国,但是身为一个虔诚的天方教徒,应该学会变通!”

学会变通?阿克巴都傻眼了,这话是自己的父亲奥朗则布能说出来的?

奥朗则布面色如常,淡淡地说:“阿克巴,请你记住,你的父亲奥朗则布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将印度统一起来,将这个四分五裂,犹如一盘散沙的地区变成一个统一的帝国。到了那时,印度不会再有马拉他人、孟加拉人、拉杰普特人、阿富汗人、蒙兀儿人……只会有印度人!

而为了达成这个宏大的目标,我有时候必须是一个强硬的君王,有时候必须是一个保守的天方教徒,有时候……则必须是一个信仰天方教的蒙古汗国的可汗!’

如果那一堆挂着蒙古招牌的汗国真的很强大,那我们就必须是一个蒙古汗国!要不然他们也会把印度全部或部分变成一个蒙古汗国,只是那样的蒙古汗国就没我们什么事儿了。我亲爱的儿子,你明白了吗?”

“明白了,我明白了,”阿克巴点了点头,“如果打不过,就加入……”

奥朗则布终于露出了笑容:“很好!那么从明天开始,你就开始学习蒙古话和骑马射箭,还要穿蒙古人的袍服,和蒙古人一样喝酒吃肉!”

“喝酒?”阿克巴一愣,“我是天方教徒啊,我能喝酒?”

奥朗则布微笑着点点头:“能……一个蒙古汗国的王子,怎么能不会喝酒?”

……

就在阿克巴王子学当蒙古人的时候,真正的蒙古人噶尔丹正在塔什干城外的军营当中和吴世琮、吴玄烨他们学习怎么不用蒙古人的方法打仗。

就看见在一片相当开阔,被皑皑白雪所覆盖的校场上,两支军队正在进行演习。演习的一方是三个营的燧发枪兵加上一个营的骑兵,他们已经列出了一个经典的“排队枪毙阵”,其中三个营的燧发枪兵分别组成了横队和纵队,其中左翼、中路的两个营都组成前后大横队,右翼的一个营则组成了一个紧密的纵队。右翼纵队后方,则是一营冲击力很强的枪骑兵……

而另一方,也是三个营的燧发枪兵加上一个营的骑兵。三个营的燧发枪兵都摆出了前后两个大横队,骑兵则平均分布在两翼。

在假装对阵的两军,分别是吴世琮率领的大周征西军和康熙汗吴玄烨率领的大清西征军。

这两个军都是防着大明陆军的模范军组建的新军,规模并不大,其中大周西征军共有十二个营,包括八个燧发枪营,一个炮兵营,两个骑兵营,一个工兵营,总兵力也就是一万多人。康熙的大清西征军比大周西征军多一个骑兵营,总共十三个营,总兵力也是一万多人。

除了这两个军,吴世琮和吴玄烨还各率领着一支屯军——就是准备在西域开分基地的军队,规模也不大,只算官兵的话,都在三万人左右。

这两个屯军都是由十个混编的屯田旅组成的,每个屯田旅都是三千来人,配备了火炮、火绳枪、长枪、刀盾和战马……是比较传统的冷热兵器混杂的军队。而且所有的官兵,都是带了家眷的。

根据计划,这二十个混编的屯田旅分别会在河中地区和钦察草原建立屯田据点。一共建立二十个据点,每个据点都要修建坚固的棱堡,那是相当讲究的。

金帐汗噶尔丹和察合台汗司马依都领着各自的游牧部落一起“游”过来了。也不是一股脑全都来,而是各带着一个万户。

还有个本来在伏尔加河游牧的吐尔扈特部,听说他们蒙古大汗又西征了,也屁颠屁颠跑来了,这可是好几万户的“大绺子”!

另外,哈萨克人当中也有归顺大蒙古国的——他们也有蒙古血统,哈萨克的汗王也是出自金帐汗一系的。

所以现在蒙古大汗的西征大军七拼八凑一下,规模还是不小的,不算家眷都已经有十数万大军了!

搁在中亚这边,根本就是无敌了!

不过无敌不等于有的赚……那个乌鲁特和卓并没有撒谎,康熙和吴世琮这两个“殖民者学徒”现在都亏了!

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看别人零元购挺容易,轮到自己去零元购了……这个零元购居然也能亏!

而且还亏挺多的,光是他们俩就带出来八万多官兵,还不包括家眷,投资得多大?就现在的蒙兀儿地区,刮地三尺都刮不出本啊!

虽然他们俩都可以通过这次西征抢下许多地盘,是能当成西周、北清的退路。但是经济上的亏损同时又会削弱他们日后抵御大明进攻的实力。

而且新拿下的地盘也万万不能放弃……这是退路啊,放弃了,万一守不住中原的地盘,那不没下场了?

所以他们还得咬着牙往里面继续投入资源!

因为亏太多,所以正在指挥部队进行演习的吴世琮和吴玄烨的脸色都不大好看……虽然他们手下的西征军表现得都不错,可以在军鼓、号角、旗帜和军官们的调度之下,进退自如。甚至吴世琮的大周西征军的右翼还模拟了一次“右勾拳”对吴玄烨的大清西征军的左翼来了一次虚拟攻击。而且吴世琮的左翼还故意拖拖拉拉,走得很慢,从而推迟了和对面占优势的清军右翼接触的时间!

不得不说,这次的演习组织得非常精彩!

连在跟在吴玄烨、吴世琮两人身边观看学习的噶尔丹也忍不住大声叫好了。

吴玄烨和吴世琮都回过头望了一眼这个面相极好,一看就很有佛缘的蒙古青年,吴玄烨挤出一些笑容,用蒙古话对他说:“噶尔丹安答,等打下了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也提你和司马依也各搞三四千这样的军队吧……咱们如果能凑出三万这样的劲旅,应该就能打败罗刹人了吧?”

“能!一定能!”噶尔丹笑道,“康熙安答,玉帅安答,罗刹人的哥萨克骑兵虽然很强,但他们的步兵比你们的步兵可差太远了。而且钦察草原距离罗刹的都城很远,他们的大军也不一定能过来。咱们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拔除罗刹人的堡垒……罗刹人很会修建堡垒,我们几乎没有半点法子打破他们修建的大一点的城堡。”

罗刹人欺负西伯利亚山林里面或是喀尔喀蒙古上的蒙古人,靠少量骁勇的哥萨克和先进的火器就够了。但是要对付准噶尔这样同样拥有不少火枪的强大的蒙古汗国,少量的哥萨克根本不够看的。而在彼得大帝改革前的罗刹,又没有欧式陆军可以用,就靠射击军和贵族民团,也不会在准噶尔人手下占什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