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这就是日本的宿命!(第2/3页)

与此同时,杨起隆的军队还在九州北部外海上攻占了许多岛屿,包括对马岛、壹岐岛、玄界岛、志贺岛、鹰岛在内的诸多岛屿,也落入了杨起隆的朝鲜军之手!

毫无疑问,杨起隆组织的这次入侵比几百年前的元寇入侵要成功的多!

入侵的朝鲜人,已经在九州北部站稳脚跟了。而德川幕府一方,则有点束手无策。

虽然大久保忠朝已经紧急赶赴九州去调兵遣将了,但那帮居心叵测的九州大名能听这个连自己的领地都没保住的幕府老中的话吗?

萨摩的岛津,长州的毛利,米泽的上杉,最近都有点蠢蠢欲动,而四国的土佐藩也有点要骚动的意思!

另外,聚集在江户、大阪、京都的浪人,也不大安稳……似乎各个方面,都在为一场即将改变日本国内权力格局的大乱做准备了。

“……大老,恕我直言,现在日本国和德川幕府所遭遇到的困境,其实就是日本国作为一个紧挨着大陆的岛国所必然会面临的宿命啊!”

正在高松藩邸之中和德川光国讨论“日本宿命”的就是荷兰人斯皮尔曼,他说的是荷兰话,德川光国当然听不懂。不过他新收的小姓第四代三浦安针因为世代在长崎担任通事,所以能说一口流利的荷兰语,今天就由他充当翻译。

“宿命?”听完三浦的翻译,德川光国皱起眉头,“什么宿命?”

“在欧洲,一个岛国或是处于边缘,地形类似岛国的国家,如英格兰和荷兰,最惧怕的就是欧洲大陆被一个强权所统治!因为一旦出现这样的强权,那么岛国和处于边缘地形类似岛国的国家,就会失去其自身的独立性,从而沦为大陆强权的附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我们荷兰人和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人,还有偏居北欧半岛上的瑞典,一直都是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反对者……我们想尽一切办法,甚至不惜流血打仗,也要坚决阻止哈布斯堡王朝将德意志变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很幸运,我们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成功!”

欧洲自罗马帝国衰弱后就纷争不断,算是把地缘政治的那一套给吃透了!

而荷兰人更是其中的资深玩家……他们虽然不是真正的岛国,但愣是用挖掘运河和在必要时炸开海堤的方式,将自己变成一个“准岛国”。

另外,荷兰人在三十年战争结束前,一直都致力于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统一。

而在他们将哈布斯堡王朝熬得油尽灯枯后,又立即改变立场,似乎不顾80年战争的血海深仇,又把自己变成了哈布斯堡的盟友共同反对法国。

至于和荷兰沾亲带故的“至爱亲朋”英格兰,那更是玩弄大陆强权的高手,当年反哈布斯堡时,他们就是骨干,甚至搞出了“王家海盗”这种奇葩。

而现在眼看哈布斯堡要完,路易大帝崛起,英国人的敌人又从哈布斯堡渐渐变成了法兰西……为了对抗法兰西,英国甚至准备和自己的竞争对手荷兰结盟!

妥妥的为了阻止欧洲统一,英格兰奸商都可以“憎恨金钱”了!

“可是我们日本面对的是一个自古以来就一统的华夏啊!”德川光国已经明白斯皮尔曼的意思了,随即他眉头深皱道。

“自古以来?”斯皮尔曼冷冷地说,“可是华夏现在就没有一统啊!大老……现在华夏尚未一统,日本已经感觉到了来自东亚大陆的巨大压力了吧?如果他们真的完成了统一,那日本……将永远被人踩在脚下!”

“总督,对于华夏,我比你了解!”德川光国摇摇头,“他们过去并不是没有统一过!”

“但这一次不一样!”斯皮尔曼说,“现在,日本和华夏之间的海洋,已经无法阻挡华夏的海军和商船了……属于华夏,不,是属于整个东亚的大航海时代,现在已经来临了!”

“总督先生,您难道觉得凭借日本的国力,有可能阻止他们的统一吗?”德川光国忧心忡忡的反问了一句。

“不,日本并不孤单!”斯皮尔曼摇摇头,说,“荷兰、英格兰、西班牙、葡萄牙、德意志将和日本同在……也许瑞典、丹麦和普鲁士,也会加入进来!”

“可他们离得都很远!”德川光国说,“而朝鲜人已经登陆了!”

这个问题的确有点困难了。朝鲜都登陆日本了,而美爹……还未成立!

“大老,”斯皮尔曼却笑道,“大老,我们虽然离得远,但我们可以提供火枪、火炮、火药,可以帮助日本训练军队,还可以直接在日本雇佣军队!日本最不缺的……就是武士!如果我没有记错,日本国拥有2000多万人口!而且永远悠久的军事传统,如果有足够的金钱和军备,百万大军都是可以组织起来的!”

“您的意思是,由西洋各国出钱,雇佣日本的武士去打击大明?”

“对!这是西洋各国同大明之间的战争……我们必须遏制大明,以保卫我们的海外殖民地!”

“原来如此……”

德川光国并没有意识到,斯皮尔曼正在告诉他的,其实是日本国的另一种宿命——这个国家可以成为一个炮灰产地!为了西洋人遏制大明,或是大明反击西洋提供炮灰!

如果情况比较理想的话,以后大明陆军和大英陆军在印度或是别的什么地方玩排队枪毙时,两边扛枪的也许就都是日本人了!

这个海外零元购,其实主要依靠雇佣兵去干的。

毕竟这个活儿一去就是好多年,而且至少还是个“五死五生”、“四死六生”的活儿,一不小心就客死异乡了。

所以各国政府都不大敢用本国的嫡系去殖民地冒险,花点钱雇佣外国人去送人头就最理想了。就算用本国人,那也得花钱雇佣,用起来才比较顺手。就算损失比较大,也不怕国内的老百姓闹事儿。

欧洲人开拓殖民地最凶的大英帝国,打拿破仑战争时,都没有实行义务兵役制,而是沿用花钱雇兵的办法,甚至还雇佣外国军队帮他们去打拿皇。

而荷兰满世界抢殖民据点,当海上马车夫的时候,打架的事儿依靠的主要也是雇佣军,特别是外国雇佣军!甚至他们的本土,都是由外国雇佣军在保护。

要不然就靠荷兰自己的300万人,够干嘛呀?

大明的人口虽然足够,但是大明的土地也肥沃,工商业又特别发达,而且还有许多抑制兼并的政策,所以六千万国人和百姓都过得不错,在本土搞雇佣兵的代价很高,这也是李中山一直都没办法大刀阔斧去外面抢殖民地的原因。

如果他要强行出动大量国人军干这事儿,损失一大,那他的统治基础就不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