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皇上,您又欲造反乎?(第2/3页)

二是报告贾国柱已经率领一个使团,乘坐着由十五艘武装盖伦船组成的“使团、商团船队”,跟随四艘四级舰组成法国舰队一起,西出马六甲海峡,向着遥远的欧洲而去了。

而和贾国柱一起西进的,还有3000名“日裔法军兼小八旗兵”和大批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白糖,还有……“日裔法军”为太阳王路易抢来的香料!

这可真是……让路易十四跳进英吉利海峡都洗不干净了!

而路易肯跳吗?

这个黑锅……至少价值一亿里佛尔!(之前里佛尔的汇率算低来了,路易十四前期里佛尔兑白银大概是5:1左右)

路易十四那是能把一亿里佛尔送给威廉三世的人?

所以李中山这一把“移祸法兰西”之计,真是下了血本,下到了让路易十四识破了计策,也必须得中计的地步。

如果路易十四收下了所有的香料,再卖了丝绸、瓷器、茶叶、白糖和福全分账,再把那3000“日裔法军兼小八旗兵”都送去了罗刹。那他还怎么解释?还怎么甩锅?说自己不是黑老大,说自己是被李中山坑了,谁会相信?

让人坑了,所以白白赚了一个亿的里佛尔?这是人话吗?

到时候就算威廉三世不马上宣战,法国和荷兰的关系也得破裂。

只要法、荷一破裂……接下去就看贾国柱的本事了!

而荷兰一旦决定再次发起反法同盟,那么荷兰、西班牙,甚至还有英格兰的主要精力都得去反法……毕竟这个“法”反不好,要命!“明”反不好,最多丢一点殖民地。

孰轻孰重,谁还能分不出来?

看到李中山满脸欣喜的表情,坐在他对面的吴国贵就有点不明白了:“姑爷,有什么好事儿?方便说来听听么?”

他这几年都坐镇许州,主持蒙古东印度公司的事宜……这业务进行不能说不顺利吧,只能说是历经坎坷,盈利无望!

重开陆上丝绸之路的难度,那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前期需要进行的投资只能用惊人来形容了……也不说什么修路了,这年头大部分的路,讲究的就是一个“走的人多”,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但是沿途总要修一点能让客商落脚,同时又具有一定防御能力的驿城吧?光是这一项,开销就非常惊人了!

另外,蒙古印度贸易公司要组织一次西域贸易的成本也大的离谱……即便沿途的税卡都可以免税,但商人、护卫、车夫、驼子客,都得花钱,而用马车和骆驼运货的效率又太低,所以一次能运去的货物并不多,再把各种各样的成本摊进去,那基本就没什么赚头了。

如果硬要说西域商道有什么价值,大概就是方便了大清、大周向西移民,当然也有利于汉文化向西传播。

而李中山现在听见吴国贵的提问,只是淡淡一笑道:“老泰山,咱们北伐中原,开始混同海内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真的?”吴国贵的表情有点复杂。

李中山点点头:“不过这场大战,也不是那么容易结束的……因为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之战争!”

“怎么是前所未有?”吴国贵道,“三分归一统而已。”

李中山摇摇头:“不止……三分归一,归根结底就是三家的事情。而这一战,恐怕会把整个世界都牵扯进去!”

“整个世界?”吴国贵眉头紧皱,似乎心事重重。

李中山看着他问:“老泰山,你是不是不愿意和吴周刀兵相见?”

“不,不,不……”吴国贵赶紧摇头,“我乃大明亲王,又是你的老丈人,我当然是帮你打了,世珏也是一样的!”

李中山笑道:“老泰山,倒有个战场可以不和吴周刀兵相见……绝对见不着!要不您和世珏去那儿呆几年吧。”

“还有这样的战场?”吴国贵问,“不会是辽东吧?”

“不,不是辽东,”李中山道,“是新大陆!老泰山,您愿意走这一遭吗?”

“愿意!”吴国贵点点头,随即又问,“可是蒙古东印度贸易公司的事儿……”

李中山笑道:“我知道有个明、清、周三国都能吃得开的人可以接手……老泰山,您辛苦一趟,去把这事儿办好了,然后再去新大陆上任。”

“如此甚好,”吴国贵又顿了顿,“可那人是谁?”

“是我的老冤家……尚淑英!”

……

康熙二十年二月十五,归化城。

这座俺答汗所筑的塞上名都,显然是受益于康熙西征和蒙古东印度贸易公司开办的。这三四年间,也眼见着繁盛起来,成了中原和西域交流的两大要道之一的存在了。

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的毛皮,牲口,中原的茶砖,铁器,食盐都在这里交汇。随着大清和印度、奥斯曼帝国的商路被打通,“印度制造”和奥斯曼帝国从乌克兰还有南俄罗斯大草原上搞来的“特产”,也开少量出现在了归化城。

大量的晋商也在杨皇后和她最信任的四个辅政大臣(其中两个是山西人)的支持下,从长城以南地区涌到了归化,将各种各样的买卖都把持了起来,也让这座塞外城市拥有了浓郁的“晋味儿”。

整个城市喧嚣而嘈杂,各国各族的人交错往来,一队队的骆驼,一队队的车马不断的穿城而过。

不过这几日,归化城却少见得戒备森严了起来,大队身穿蓝色行褂,背着燧发枪还挎着腰刀的精锐清兵在繁华的城市当中来回巡逻,有人问他们是那部分的,总是没有任何回答。

考虑到眼下西方的战事好像陷入了停滞,而明、清、周之间脆弱的和平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年头,南边的大明看起来已经把内部梳理得不错了……整个城市当中的火药味儿,也开始浓烈起来。

城北门口,这个时候已经被数百全副武装的“蓝马褂”给团团控制了,还有数十名气度不凡的“蓝马褂”簇拥着一个衣着朴素,但是身材非常婀娜,看上去还颇有几分盛气的美女,在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

这个美女可不是一般人,而是当今大清皇后杨小弥!

她这次出塞跑来归化,是为了迎接凯旋而归的大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吴·玄烨的。

她和康熙分别了也有三年快四年了,至于福全……那就更多时候没见了。

而如今,眼看着夫妻相会在即,那张妖娆妩媚的面孔上却没有一丝笑意。有的只是冰冷和凝重!

这样的表情搞得追随在她身边的四个汉人辅政大臣陈廷敬、于成龙、熊赐履、王熙,都有点儿提心吊胆了。

这位皇后娘娘是怎么了?皇上马上就要来了,她怎么一副闷闷不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