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杀父之仇,何足挂齿!(第2/3页)

也甭管是什么原因,反正他这个理藩院的洋务侍郎,准是大功一件!

……

大周,长安城。

就在康熙和杨皇后一块儿往北京而来的时候,吴国贵已经抵达了大周国的首都长安城。

和南京的“勃勃生机,万物竞发”,还有北京的元气明显恢复相比,老吴家的帝都长安,还是一如既往的萧条。

“通西域”显然没有为长安带来多少客商……相比由长安一路向西的这条商道,商人明显更青睐出北京走归化,再向西向北的路线。

这倒不是因为走北京出归化的路线更短更好走,而是这条路线可以覆盖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和钦察草原,还可以辐射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

所谓的重开西域商路那根本就是瞎折腾,西域和河中地区给成吉思汗的子孙“霍霍”了几百年,早就没有什么商业土壤了,而且那里也没什么东西可以和大明交换的——河中的良马李中山倒是想要,但是康熙和吴世琮都不大算卖,至于其他大概就没了。

倒是大草原上的草原马随便卖!

另外,西伯利亚和东北,还有喀尔喀蒙古西北,都出产毛皮,东北还出产中药和东珠,这些东西在大明有市场,都可以和大明去交换的。

所以归化——北京一带,这三四年间发展得不错,已经有点缓过来了。

而关中平原,则没有因为出了吴皇帝就好起来。

特别是在失去了湖南和湖北的富庶地区后,大周全国的人口已经不足900万了,而且其中还有将近300万归各个折冲府管,不是纳税户,是兵户!

整个国家的负担,就压在剩下的不足600万口或参差百万户之上。

而这不足百万的纳税户所缴纳的税收,绝大部分又被用于军费和向西域迁移军户以实边的费用之上……而大周朝廷手里,自然是穷得叮当响,连官俸都经常拖欠。好在大周的土地并不缺,当政的吴应麒就大搞职田制,给当官的分块职田,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生计。

可问题是大周人少地多,地租很低,分到土地的官员除非自己去种,否则靠收租是很难维持开销的。当然了,地方官总是有办法解决困难的,真正吃苦的,就是在长安任职的京官,以及尚淑英这样除了一个空头公主爵位,就没什么实职的清贵了。

吴三桂、吴应熊、孙延龄他们还在的时候,尚淑英这个空头公主还挺滋润的,不仅自己能过得不错,还能照应一些跑到吴周来的弟妹——尚可喜子女太多,想要一网打尽还是有点难度的。况且那些要喊尚淑英叫“姐姐”的尚家人排名都在“好几十”,也没多大罪恶……干坏事不也得排队?上面的哥哥姐姐都还没轮上,下面的弟弟妹妹也只能等了。

这些弟妹在广州被李中山、李辅臣攻破的时候死了一大批,但还是有跑出来的,现在大多投到了尚淑英门下,总是也有十好几个。

可是随着吴三桂、吴应熊、孙延龄相继死去,尚淑英的门庭就彻底冷落下来了。而她又是个不怎么会存钱的女人……她生在显赫的平南王府,又嫁入了镇守一方的续顺公府当了主母。即便平南王府、续顺公府相继坍塌,她也没怎么缺过钱,所以也没想过要攒上一大笔。之前来钱容易的时候也没太贪,后来手头有点紧了还挺仗义,尽可能照顾弟妹,结果就这样坐吃山空。

到了大周洪化五年,尚淑英的公主府已经连个架子都快倒了,如果不是长安内城的府邸不能随便发卖,大概早就给她卖了。

至于她的汤沐田,也都典给了城外的地主,就这样还不够还债的……

不过尚淑英再落魄,也还是大周的公主,总还有个能照应她的朋友,而这个朋友就是孔四贞了。

孔四贞其实也穷……她和尚淑英一个毛病,太大气,不知道要藏钱。

当年跟着李辅臣的时候,都没想过要从李辅臣那里薅多少银子——李辅臣的小妾不少,但是真正不图钱的,大概也就是孔四贞了。

结果孔四贞一离开李辅臣,没多少时候也坐吃山空了。不过她的情况比尚淑英好一些,她的负担没那么重……孔家就她一个了。而且她儿子孙吉庆手里多少有点军队,现在驻扎在贵州,大小也是个军阀。她的老部下傅弘烈又在吴世璠的朝廷里官拜兵部尚书,也能照应一二。

当然了,吴世璠手下的兵部尚书是没有兵可以管的,完全就是个虚职。大周的吴丞相已经开“霸府”了,也就是架空了朝廷,把朝臣都变成了摆设。

所以孔四贞也没什么钱可以接济自己的好妹子,只是可以借着军阀老妈的身份替她挡债主……

今儿她又替尚淑英挡了回要债的,是个巴结上了吴应麒的陕商,这个老小子挺有想法的,居然瞧上了尚淑英的身子,想让她陪睡还债。

而孔四贞闻讯而来的时候,这个尚淑英居然在和那个斯斯文文,一看就挺会和气生财的商人在那里讨价还价……孔四贞当时就发了飙,差点把刀砍人。

尚淑英还拦着她,放跑了那个要债的商人。

孔四贞的心情也不大好,借着这个机会就数落开了尚淑英:“淑英,那姓白的不是好人……人看着挺斯文的,名字斯文,怎么就干这种乘人之危的事儿?你也不像话!你怎么能答应他?你什么人呢?大周的公主,你怎么能为了几个钱就干那样的事儿?”

“四贞姐,那是几个钱吗?那可是几百两银子……”尚淑英望了望自己和孔四贞所在的大堂—,里头已经没什么摆设了,就是几把破损的椅子和茶几,茶几上摆着的茶碗都是带缺口的。

这债……的确还不上!

“还不上咱不还了!”孔四贞眉毛一挑,“有什么嘛……”

“不还就不还……砍人大可不必,”尚淑英苦苦一笑,“我找人家借钱的时候也是好话说尽了的。”

“他就没安好心才借给你的……”孔四贞银牙一咬,“你也是,自己都顾不过来了,你妹子出嫁,你还替她出什么嫁妆?你弟弟妹妹还有七八个呢!你能顾得过来?”

尚淑英叹了口气,苦笑道:“我也不能生养,就这些弟弟妹妹,我爹造下的孽,也不该让他们还吧?我看着他们也可怜,好日子没过上多久,尽跟着受罪了。我这个当姐姐的好歹是个公主,能顾一个是一个吧!”

“你能顾?你哪儿还有钱?”

尚淑英笑了笑,挺了挺胸脯,“四贞姐,你别担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

孔四贞瞧了瞧她,的确还是有“材”的,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没生过孩子,又打小习武,经常锻炼,再加上先天条件又好,后天保养也不错,所以看着还是挺养眼的。不过凭着这点“材”就去走歪路还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