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常宁,你是大清第一忠王,也是大明头号仇寇啊!(第2/3页)

康熙皇帝的麻脸上堆满了假慈悲,看着一望无际的黄水,只是不停摇头,还不住叹气:“真是波涛如怒,大好中原都淹了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好嘛,都做上词了!还真是“悲天悯人”啊!

不知道真相的,还以为这黄河大坝不是他命人掘的呢!

康熙皇帝做完词,就回头看了一眼脸色难看的好像刚死了亲爹一样的常宁,用责备的语气说:“老五,朕知道你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保大清,保住咱旗人的江山……

可是,可是……你这么一搞,可就苦了黄河以南的百姓了!

这么大的水,不知道要淹死多少生民……朕,实在不忍啊!呜呜……”

说着还哭上了……

看着康熙一副猫哭耗子假慈悲的嘴脸,常宁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他这个恭亲王也算是见多识广,也见过不少不要脸的,但从没见过不要脸到康熙这种程度的!

明明是自己干的坏事儿,却要栽赃给亲兄弟,自己还要装好人!

他常宁怎么就那么命苦?摊上这么一个亲哥哥?

“皇上,您就别难过了……为了您的大清和我家的大周。就,唉,就苦一苦百姓吧!这骂名……就由恭王担着!”

吴三桂的便宜弟弟,刚刚升了韩王的“皇叔祖”吴三畏也不知道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反正他就是一边安慰康熙,还一边阴阳怪气地说什么“骂名就有恭王担着”……

康熙回头看了一眼一脸委屈的弟弟……还是恶狠狠的看!

常宁也是一哆嗦,赶紧表态道:“皇叔祖说的没错,皇上,现在的局面也只好苦一苦百姓了,骂名就由我来担吧!”

常宁这话也就等于承认了掘开桃园口大坝的就是他!

而且还是当着大周、大清两国皇叔祖吴三畏(康熙是吴玄烨嘛!)和一票大清诸侯的面说的。

这下别说跳进黄河,就算跳进黄海也洗不干净了!

康熙总算满意了,扭头对吴三畏说:“皇叔祖,常宁这事干的虽然有点伤天害理……但是这大水往徐州和淮河方向一淹,李中山的北伐军的粮道可就变成沼泽,彻底走不通了。

这打仗也是打后勤啊!李中山的粮道都断了,他还拿什么打?就算他有80万大军又如何?兵无粮自溃……咱们只要能再坚持一阵子,别让他在山东的地面上抢到粮食。那他就算是诸葛孔明再生,最后也只能粮尽退兵!”

康熙说这话的时候嗓门很大,不仅吴三畏能听得清楚,后头跟着的一票大清诸侯也都听得清清楚楚。

现在大家都知道康熙皇帝在打什么主意了?

他这是要效仿司马仲达,让李中山去当诸葛孔明……打的就是一个“兵粮战”,把李中山逼到粮尽,就算胜利了!

吴三畏听了这些话,也连连点头道:“皇上,你说的对!黄河水一淹,李中山的粮食肯定是运不上来了。他现在能指望的,就是因粮于敌。”

吴老头也提高了嗓门儿:“皇上,您放心好了……我大周君臣也是人人精通三国的。是深知道大周大清互为唇齿,只有抱起团来,才能抗住大明。要不然两家都得完!”

他的这番话,也是说给那些大清诸侯听的!

吴三畏也得给这帮诸侯吃个定心丸呢,让他们都跟着康熙去当肉盾,消耗大明北伐军。

不过光是这番表态,康熙还是不大满意的。

这位满脸都是伤感的麻子帝又进一步追问道:“皇叔祖,我皇叔秦王是怎么打算的?”

“皇上,您放心吧。”吴三畏道,“有恭王扒黄河这档子事儿,丞相大人一定会发兵策应大清的。毕竟眼下就是一个后三国嘛!蜀汉还能看着东吴活活让曹魏给灭了国?”

康熙回头看了看那一众大清诸侯,信心十足地说:“有皇叔祖的这句话,咱们的优势就更大了!现在明军的后勤已经断了,只能靠手头的一点存粮勉强维持。

大周吴尘相又是向着我们的,很快就会出兵相助。

再加上大明的后方也不稳……朕刚刚拿到日本国那边送回来的捷报,西班牙无敌舰队和日本佣兵刚刚在嘉兴府的平湖打了一个大胜仗!

有2万日本佣兵,趁着明军无备,成功登陆!击败守军数千人,一举攻占平湖县城,缴获不计其数!现正向大明东南的商埠宝山县进军……这日本佣兵就是当年的倭寇啊!当年倭寇是怎么祸害大明东南沿海的,诸卿可都知道?”

“知道!这倭寇当年可把大明东南沿海祸害的不轻啊!”

“对呀,虽然比不了太宗皇帝的那几次入关掳掠……嗯嗯,总之,大明的东南肯定不稳了!”

“那李中山的军粮肯定不够。看来咱们只要学司马仲达对付诸葛亮的招,给他来个坚守不出,牢牢挡住。咱大清可就赢定了!”

看到底下的诸侯都很有信心,康熙的心也终于定了下来,回头看着恭亲王常宁:“五弟,朕知道你所做所为都是为大清好……你是我大清的第一忠王啊!不如咱们就一起东进,去挡住李中山北上山东的路,如何?”

常宁心里头虽然很不愿意,但面子上也只好拱了拱手:“臣弟愿为皇兄前驱,粉身碎骨,保我大清!”

看到第一诸侯那么积极,那么爱大清,堤坝上的其他诸侯,也都纷纷表态,一大群人一起单膝拜下,齐声高呼:“臣等愿意随皇上、恭亲王一同抵抗暴明,哪怕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康熙点了点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今天调集那么多的军队到考县宋集的黄河大坝边上来看“黄河泛滥”,其实就是为了坚定大家对抗大明的信心和决心。

就是要让大家都知道,大清是能打赢的,而且大清和大明的仇恨已经太深,解不开了!

……

江苏,徐州。

李中山在桃园口溃坝后的第十天,终于抵达了一度被大水围困的徐州城,脸色铁青地站在徐州城头注视着城外的一片泥泞。北伐大军的十来个军团提督和师总兵,还有北伐军的军师周昌,还有总管后勤转运的河道总督靳辅,全都跟在李中山身边,个个义愤填膺。

当然了,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经预料到康熙会玩这手狠的……以水代兵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而且大清朝的确有这个条件扒黄河嘛!康熙又不是什么善类,狗急跳墙了什么事儿干不出来?

虽然知道康熙会这么干,但这依旧不妨碍他们这些大明北伐军的大头头一个个气得怒发冲冠,一副要活吃康熙的模样!

这个时候,一个大将军行辕参军司的小参军快步走上城楼,递给周昌一个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