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迎大明,迷雾起!(第2/3页)

大队大队穿着红衣,扛着燧发枪的步兵,骡马挽曳着的青铜铸造的可以发射6斤、9斤弹丸的大炮,还有一车一车装得满满当当的军粮,隆隆的在街头而过。从军官到士兵,都走得满头大汗,但是却丝毫没有停步。红旗招展的队伍,从开州的城南郊外开进来,穿城而过,一直延伸到城北相当遥远的地方,似乎没有境头一般。

看着这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开州的老百姓都惊呆了。

这是在做梦吗?

传说中的王师天兵真的来了?虽然王师要来和《迎王师,分田地》的歌谣,早就已经在大清治下的关内四省传唱了,但是谁也没曾料到王师真就来了……就这样出现在大家伙眼前了!

忽然有人反应过来了,发出了惊呼:“天兵来了!大明天兵终于来了……咱们就是大明的百姓了!”

“这可太好了,大明真的来了!咱们在不是鞑子的奴隶了,咱们有救了。”

“老天开眼啊!老夫今天又看见王师了!”

“王师真是天威呀!有那么多的火枪大炮……还有铁甲骑兵!这可太好了……王师必胜,咱们有好日子过了!”

现在距离前明灭亡终究只有三四十年,哪怕是距离大清天子脚下并不太远的大名府,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百姓没有忘记大明……当然也有一部分可能把大明、大顺弄混了,总之,就是把共和大明当成了一个砸碎万恶的大清旧世界的锤子!

在共和大明又在南京重新挂牌之后,处于满清残酷压迫之下的北方百姓就开始对大明这个天下正统心怀期待了。

而这些年从南方传来的消息似乎都表明,新生的共和大明相比之前灭亡的那个前明,那可是相当进步的,是值得他们期待的!

在如今的共和大明,没有宦官当朝,没有外戚掌权,也没有没喷成昏君的倒霉蛋皇帝……当然,在共和大明那边,更没有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满汉诸侯,也没有诸侯的走狗成天欺负人,鼓捣出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

在共和大明,只有皇帝垂拱而治,功臣适可而止,国士国人参与共和——国家大事,国士国人说了至少算三分之一!所以说是没有苛政、没有杂税,也没有混帐诸侯的。

所以如今的共和大明的百姓,在大清子民看来,就好像生活在天堂当中一样。

而大清治下的直隶、山东、河南、山西等关内四省的百姓可就苦了。

现在的满清虽然搞了各种各样的新政,军事实力比历史上同时期的大清要强大太多了。而且也已经睁开眼睛看世界,也开始师夷长技和师明长技了。

但是大清的财源相当有限,虽然治理着相当辽阔的土地,但真正能薅到羊毛的也就是山河四省。

大清各种各样的明务、洋务、新政,归根结底都要这四个省的老百姓拿钱出来才能办起来!

而康熙又搞起了“诸侯合众”……诸侯们当然是要考虑可持续的竭泽而渔,但那毕竟是竭泽而渔啊!

况且,一部分诸侯对大明北伐成功是有相当预期的,所以他们也不是很把“可持续”放在心上……

所以这四省百姓的生活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和他们相比,西边那个拿了一堆苦瘠之地的吴周的老百姓都要幸福很多——吴周人口太少,工商业不发达,交通又不便,实在搞不成什么新政,也就与民休息,躺平不折腾了。

就在罗大为的军团司纵队进入开州城池的时候,原本只是感觉到惊诧百姓,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随即就响起了《迎大明》的歌声:“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迎大明,管教大小都欢悦。杀清妖,备酒浆,开了城门迎大明,大明来了分田地,大明来了轻赋税……”

……

当《迎明王》的歌声在大名府境内响起的时候,远在河南洛阳,也有大队大队步兵骑兵正在离开洛阳城,踏上东进的征途。

和正摆开大决战架势的明军、清军相比,这支军队的气氛就显得有点低沉了。

他们是大周国老吴家的府兵,在吴三桂活着的时候,他们也曾经有争天下的雄心壮志!

北面那个大清朝的小麻子皇帝还曾经是他们的手下败将!

东面的共和大明也曾经在他们的兵威之下颤抖。

天下一度是那样的唾手可得……结果却是功亏一篑!

而在躺平休养生息了好几年后,吴周的国力军力非但没能追上大明,反而已经落于那个诸侯合众的大清了。

也许普通的吴周府兵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此时正和吴三畏并辔而行的大周丞相秦王吴应麒却清醒的很。

他的三分天下之算,很可能将会在这次明清大决战之后完全破产。

因为明清双方无论谁取得胜利,吴周都会成为胜利者攻击的目标!

如果大明取胜,那么李中山下一步必然是一统天下!

如果康熙获胜……那大清接下去就是一统北方了。

这他妈的是什么三国?

和吴应麒一块行军的吴三畏似乎已经看出了这位丞相大人的心思,牵动缰绳,往他这里靠了一靠。低声说:“丞相,要不咱们还是别趟这趟浑水了,由着他们去狗咬狗,咱们来个坐山观虎斗。没准他们就两败俱伤了!”

“两败俱伤?”吴应麒扭头看着这个和自己的老爹一点都不像的四叔,苦苦一笑道:“靠康熙的那点实力,真的能和李中山两败俱伤?

咱们加进去……或许才能拼一个三败俱伤吧?”

“丞相,您多虑了,李中山的粮道已经被淹了。”

“这事儿”吴应麒摇了摇头。“……完全在意料之中啊!”

“丞相,您的意思是?”

“李中山一定还有后招!”吴应麒说。

“这后招是……”

两人正议论着的时候,前方传来了急促的马蹄之声。这次赶来的事吴州军前锋大将马宝派来的传骑,给吴应麒送来一份紧急军报。

吴应麒就在马上拆了信封看了起来,没看几眼就脸色大变了:“竟有此事?”

“丞相出了什么事?”吴三畏赶紧追问。

“马宝说明军已经攻入了大名府!”

“什么?攻入了的大名府?李中山这是要……”

“要直捣北京城!”吴应麒说到这个事儿,脸都青了。

“丞相,那咱们怎么办?”吴三畏低声问,“咱们是继续东进和康熙会师,还是北上?”

“北上!”吴应麒咬咬牙,“黄河都让康熙扒了,黄河南岸根本没法通行,咱们只能往北……”

……

“赵弘燮,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