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子守国门,国门在北京!(第2/3页)

至于还比较完整的两红旗的马队,也被第五军团下属的第二十师的第五十旅和第十九师、第二十师下属的两个骑兵营,以及李中山派给胡一枪的一旅援兵凭着兵力、火力上的优势给击退了。

第五军团的两个师已经杀红了眼睛,死死咬着两红旗的败兵一路猛打猛追。两红旗的骑兵还好点,至少跑得快!可他们的步兵就惨了,少量还勉强能够组织起来死战的部队,转眼间就被明军的刺刀海和弹雨淹没。在这些人被歼灭之后,两红旗的步军就再无半点抵抗之力。连清军左翼方向上最关键的据点界河镇,都被明军追兵一举夺占了!

“胡军门,胡军门……康熙好像送上门来了!”

刚刚把自己的军团部迁入界河镇的胡一枪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儿,顺便捋一捋思路,底下马上就有参谋跑过来报告了一个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什么?康熙……”胡一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真的!”那参谋点点头道,“康熙真的来了……他正带着骑兵在涉渡北沙河,现在正是半渡而击的机会!军门,快点出兵吧!”

胡一枪还是不大敢相信,于是赶紧冲出他所在的屋子,顺着一部木头楼梯爬上了屋顶,站得高高的,然后举起望远镜往北沙河渡口一看,果然啊,康熙的黄龙大旗正在过河呢!

这还真是送上门的功劳,胡一枪赶紧下来了楼梯,招来了参谋,然后就口述了几条命令,调集了几支靠近界河镇的部队去北沙河边上堵康熙。

吩咐完毕之后,胡一枪自己也没闲着,领着他的军团司卫队和李中山派给他的一营山字营骑兵飞也似的奔向北沙河渡口。而在他抵达北沙河北岸之前,已经有两个营的明军因为发现了康熙的黄龙旗,自发的跑去打半渡而击了!

这两营拢共都不到2000人,哪怕守着浅滩打半渡而击,也不可能挡住17000清军骑兵的突击。不过他们也打得很聪明,没有直接堵口,而是在渡口两侧摆出了两个空心方阵。然后用线膛枪、滑膛枪瞄着从浅滩渡河的清军一顿猛打,打死一个算一个……

而随后被胡一枪调来的隶属于第五军团的步兵营,也有样学样,也在浅滩两侧摆开了空心方阵,每一会儿,就有五个营级的空心方阵摆在了这处浅滩的北岸。

清军的骑兵如果想要渡河逃生,那就得从胡一枪所部的枪口底下过……能不能过得去,就得看人品了!

而且清军的骑兵也不能一股脑的都冲过来,一来浅滩的宽度有限;二来几个空军方阵之间的空隙也不大。

胡一枪这回主打的就是一个堵了又没堵,能过又过不去太多。

而随着慌不择路的清军骑兵一波一波过河,被火枪击倒的人和马雨越来越多。

没一会儿,就横七竖八的倒了一路,从北沙河的那处浅滩,一直往北铺出去老远。真是触目惊心啊!

而胡一枪本人就亲自领着那一千山子营的精锐骑兵,守在一个空心方阵后面,死死盯着那面黄龙大旗。

康熙很有可能就在那面大旗附近……只等他过河,胡一枪便要领着,山字营的骑兵发起突击!

不过,那面大旗却稳得很,一直摆在北沙河南岸,动也不动一下。

难不成这个康熙皇帝今儿还要亲自断后?

而北沙河南岸的战斗,也因为这面大旗变得异常激烈。

李忠义看见康熙的龙旗在北沙河南岸,一直都岿然不动,还以为这位麻子帝在亲自断后。于是也来了鼓足干劲,指挥手下的步兵、骑兵一波又一波的发动冲击!

可能有些八旗新军的骑兵也被这面黄龙大旗给骗了。一个个都豁出性命在北沙河南岸阻击明军的进攻。

好为那个根本不在这里的皇帝,争得一条生路。

李忠义挥军攻打了几轮都没有得手,眼看着渡口浅滩处的死尸越堆越多。都快能累成“尸堡”了,他也是急了眼。干脆重新布置了第二十五师火炮,把六斤炮和九斤炮全都推上了前沿。

装上霰弹后,抵近猛轰那些忠勇的清军骑兵。

而在渡口北边,胡一枪的手下没过一会儿,也拉来了一些火炮。

这些火炮都被推进那几个空心方阵里面。炮架了起来后,就从另一个方向对着一波波渡河的清军骑兵开火了。

在这些大炮轰了几轮之后,困在北沙河渡口这里的清军骑兵就不敢再硬冲了……伤亡实在太大了!

至此,他们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包围!

可惜这些忠勇的骑兵到死都不知道,他们不过是被察尼、李光地、小桂子抛弃的炮灰罢了!

……

当十月初七的傍晚到来的时候,一群南书房大臣、领事为内大臣和御前大臣死死的围住了康熙,七嘴八舌的在那里争论。

这场恶战打得太惨,各旗的伤亡都太重,现在已经可以确定的阵亡的高级军官就有一大群。

其中地位最高的就是一等公朋春!他和朋春搭班的朗坦则下落不明,极大的可能也已经没了。

现在围在康熙周围的这些人,也都是刚刚从前线退下来的,当真是个个浴血,有不少人还挂了彩。

“两红旗差不多垮了,过河迂回的那一万几千骑兵也折损严重,其中还有数千被困……实在无力再战了!”

“两蓝旗的损失也很严重……骑兵跟着察贝勒他们迂回去了,不知道能回来多少?剩下一万多步兵又被明军的两个师压着打,死伤惨重啊!”

“镶白旗也元气大伤了,营一级的军官没了一半,其中不少都是有爵位的老满洲啊……”

“皇上,康王府的藩兵也顶不住了……连康王本人也受了伤,督战的时候大腿中了黑枪!”

康熙呆坐在一张小马扎上,听见康亲王杰书大腿中枪,赶忙装作关心的样子问了一句:“叫大夫看过没有?”

“随军的郎中看了,说说是要锯腿!!”

“锯腿?怎么会那么严重……”康熙抽了口凉气。

“皇上,趁着今晚快撤吧……”

这个时候,突然有人提议撤军。

大家回过头去一看,原来是南书房大臣高士奇。

康熙摇摇头:“如何走得了?现在是背水一战,除了拼命,来个死中求活,别无他法!”

“皇上,臣有罪!”高士奇突然撩起袍子给康熙跪了。

“士奇,”康熙故作惊讶,“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罪?”

“皇上,臣瞒着你,让人在界河上修复了一座浮桥!”

旁边的张英也跟着跪了:“皇上,这事儿臣也有份,你要罚就连臣一块儿罚了吧。”

“什么?你们俩……”康熙猛地站了起来,“朕不走!朕意已决,朕要天子守国门,朕要君王死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