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什么宰割?我们要以德服人!(第2/3页)

“将军莫急,老朽这就知无不言,”朱老爷子斟酌着说,“日本国所谓的将军治世,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分邦建国之法,将军之下的藩主大名,其实就是一个个诸侯国的国主!

这套体制本来就极容易造成分裂!早年的室町幕府就因此难以控制地方大名,最后整个国家都分崩离析,日本也因此进入所谓战国乱世。

如果不是出了织田姓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这样的英雄,一步步将日本重新统一起来……这个国可能就真的散了。

而德川家康在压服群雄,一统日本之后,实际上采取了一种类似于汉朝郡国并行制的办法来治理国家。

虽然日本国内的异姓诸侯极多,郡县,或曰天领所占份额始终没有办法压服地方大名的地盘。

但德川幕府又采取了交代参觐之法,使各地大名不是奔忙于道中,就是常居于江户,没有多少时间去治理地方。

久而久之,诸侯就和地方疏远,和幕府亲近了……”

朱舜水絮絮叨叨说了一堆,虽然还没说出自己的“巧办法”,但是李大将军却已经有点明白他老人家的意思了。

“舜水先生,”李中山看老爷子一直在“启发自己”,于是就顺着他的意思说道,“我有点明白了,西汉的郡国并行归根结底是要大一统的。所以德川幕府也走在这条路上……只是现在还没有修炼到家而已。”

“大将军您圣明!”朱舜水笑道,“那德川家康的雄才大略自然比不了汉高帝……要不然日本国现在早就拧成了一股绳,想要分而治之都不可能了!”

“那现在要怎么分?”李中山问。

“要把德川幕府变成室町幕府,”朱舜水说,“德川幕府力压群雄,自上而下定了规矩。而室町幕府的足利将军先天不足,依靠天下大名的支持才当上将军。所以是自下而上定了规矩……有点像康熙打败福全后搞的合众为国!”

李中山这下明白了:德川幕府和室町幕府大概就是联邦和邦联的区别!

如果要用巧办法瓦解日本,就只有想办法对日本国的藩幕制度进行改革,把日本再引回到“邦联”的路子上去……

只要封建邦联当久了,日本就会变得稀碎了,再想要统一起来应该是很难的。

“舜水先生这一招果然高妙啊!”李中山竖起大拇道,“纵然武侯在世,应该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朱舜水笑道:“大将军,您就别夸我了,老朽在日本住了好些年。还当过如今的日本幕府大佬德川光国的老师,还能不知道日本国的弱点和软肋?

不过,老朽提出的这办法,要真的成真也不太容易啊!”

李中山笑道:“要把日本这个2000万人的国家分成一块儿一块儿的,分别以德服之,本就是个高难度的办法。”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事在人为……咱们再一起合计合计,看看应该从哪里下手?”

……

在杭州湾旁边,以九龙山为中心,东起白沙湾,西至乍浦镇,绵延十余里的海滩线上,已经成为了一座巨大的军事难民营。几个月前气势汹汹,在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支援下登陆乍浦的日本雇佣军团,在平湖县及其周围地区转了一圈,撒了几个月的野之后,终于被李中正指挥的明军又逼回到了乍浦到白沙湾之间的滩涂附近。他们现在可以辗转腾挪的空间已经相当狭窄了,仅仅只是滩涂向内陆延伸不到十里。再往前,就是双方的接触线了!

超过十万明军就压在这数万被逼到杭州湾海边的日本佣兵头上,摆出了个泰山压顶的姿态,随时可以把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倭寇彻底碾碎!

实际上,这次倭寇入侵平湖的战役,根本就是李中正在玩“诱敌上陆”的计策。

毕竟大明的海岸线那么长,要处处设防严密是不大可能的。

所以,最佳的防倭之策,就是选择一处有利之地形,将倭寇大量的放到岸上来打!

只要倭寇大量集中于一处,那其他地方就没有多少倭寇了。

而为了让倭寇觉得从乍浦登陆是很有“钱途”的,李中正可是想了不少办法,花了不少的本钱。

甚至把平湖县城都让给倭寇占领了,而且还让倭寇在平湖县周围掳掠了一番。

而倭寇那边可能是因为不当倭寇很多年了,都有点儿忘记应该怎么当了。

居然真的以为平湖这边有大油水,一个劲儿的往平湖增兵,似乎想要来一波大的!

后来居然增兵到六七万之众!而且还在共和十年的十月份,发起了一场秋季攻势,以配合北方的康熙肯定抵抗明军进攻。

结果倭寇的秋季攻势一下撞在了李中正为他们准备的铁板上!

不到三天的攻势就死伤了两万人,还浪费了大量的弹药。

随后,这几万登陆杭州湾的倭寇就陷入了困境。所控制的地盘不断被明军压缩,部队的伤亡也越来越大!

而原本守着杭州湾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返回西太平洋的大明海军远洋舰队引走后,倭寇的后勤供应也出了大问题!

原本缩在长江口内不敢出门的大明海军东洋舰队,开始在杭州湾一带频繁活动,不停打击替倭寇运送补给的船只。

不过倭寇的补给线也没有完全被切断,总还有一部分粮食、弹药和援兵会运过来。

而在这些有限的支援到来后,平湖倭寇也能勉强维持住慢慢后退的节奏……

当然,这都是李中正故意安排的。

目的就是为了“钓鱼抗日”……如果不吊着倭寇,德川幕府将军不会源源不断我平湖这边填人填物资,这“日”不就没得抗了。而这功劳不就小了?

不过当西班牙无敌舰队在岘港遭遇惨败的消息传到以后,李中正也彻底不装了。直接调集海陆两军夹击平湖的倭寇。

仅仅花了几天时间就打下了快被倭寇改建成日式城堡的平湖县城,然后又一路攻城拔寨,很快就把倭寇平推到了杭州湾的海边上。

到了这里,倭寇可就是退无可退了!

因为此时杭州湾的海面上已经看不到任何一艘属于西班牙、英格兰、荷兰、葡萄牙或日本国的船只了。

海面上全是大明海军东洋舰队的战舰!甚至还包括一条一级战列舰“江苏”号!

而当战役进行到这个时候,明军的强攻已经没有意义了,倭寇的抵抗同样也是徒劳的。现在明军只需要守住他们和倭寇接触的战线,以防他们狗急跳墙突出包围,那就万事大吉了,就可以静静等待倭寇弹尽粮绝了。

日本雇佣军团的总大将堀田正俊的本阵就设在九龙山上的一处堡垒内,从这座堡垒向下俯瞰,就能将日本雇佣军团的绝望处境一览无遗了。明军已经在接触线上修建了包括壕沟、胸墙、栅栏在内的一系列攻势,还架起了上百门火炮,时不时就轰击一轮倭寇的前沿,让他们始终处于紧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