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傅友德有反骨啊(第2/2页)

一个时辰后。

“傅友德有反骨啊!”

杨大使搂着怀中美人感慨着。

可怜的晋王和傅友德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们的计划还没十二个时辰就被杨丰知道了。

不过这个计划很精明。

的确配得上傅友德的身份。

就是这家伙和晋王准备牺牲一下朱元璋而已。

刺激他硬闯王府,逼迫徐辉祖不得不阻击,然后晋王直接说他带着刁民造反上奏求援,傅友德指挥早就待命的北平精锐进山西,与已经不得不选择和他们结盟的徐辉祖,联军对付杨丰。就算杀不了杨丰也无所谓,只要坐实杨丰造反就行,只要坐实了杨丰造反,他就不可能再以大夏国使者身份在朝廷搅风搅雨。而没了他的帮助,已经通过镇压山西造反,确立了对北方控制权的晋王和徐傅这个集团就可以明确拥戴朱允炆。

皇太孙依靠的无非蓝玉,但蓝玉被杨丰打伤,而且实力锐减。

常升不足为虑。

剩下曹震这些人和傅友德没法比。

最能打的王弼已经南下,而且就算是他,在傅友德面前也不过是个部将级别。

傅友德,徐辉祖,加上晋王,这就足够影响天下局势。

当然,这样的后果之一,就是杨丰狗急跳墙真造反,可那样的话对这个集团是好事,如果他能直接跑去杀了朱元璋,那就更完美了,就算他不杀朱元璋,真做反王割据一方,那么这些军头们,也可以靠着剿灭他继续做大。

说到底他们也都清楚,朱元璋必然要转向文官政府,如果一直维持和平,这就是必然的。

但如果出现一个杨丰这种级别的反王呢?

武将就是最重要的了。

很狡猾啊!

“这些当年跟着陛下打天下的老将哪个不是有反骨,若不是有反骨就老老实实做顺民了,朱家能以一佃户登九五之尊,他们为何不可?

更何况傅友德也不是造反。

他只不过是和晋王结盟,想拥立朱允炆而已。”

鲁王妃说道。

布局图当然是她给杨丰的。

私会地点也是她选的,需要的只是让自己的亲信,出去给杨丰送个信而已,而且也不是给杨丰,而是到银行给银行掌柜。

后者给杨丰。

“拥立朱允炆继位之后呢?

他们这个集团掌控北方军权,晋王做下一个欢欢?”

杨丰冷笑道。

他们就是这样设计的。

名为拥立朱允炆继位,实则拥立晋王摄政,坐拥北方军事集团,掌握大明最强战斗力,而且控制地理上的优势,想遥控朝廷还不容易?那时候朱允炆想翻身?晋王的大军紧接着席卷而下靖难了。

至于朱棣……

他这时候能做什么?

连他的老巢都被傅友德控制了。

最终朱允炆只能在他们的遥控下老老实实做傀儡,甚至必要时候就是逼他禅让也不是没有可能,那些儒生以为他们可以利用晋王做外援夺取储君之位,建立他们的儒生朝廷,却不知道晋王集团只是想利用他们,来建立骄兵悍将的天下。

“不过晋王妃和晋藩护卫里部分将领恐怕没想这么多,他们要的就是安稳日子,今日那个叫王能的百户第一个想到的,是怕把你逼急了去刺杀陛下。

其实如今都不想再乱了。

哪怕是军中将领,大多也是想过安稳日子的。”

鲁王妃说道。

“那倒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你立刻去北平,就说你害怕出事,不敢再继续留在这里,临走再前吓唬吓唬晋王妃,另外给她和我建立起联络的渠道。你去北平找张缨,让她给小公主送信,让皇太孙推动撤晋藩,要皇太孙一定闹大,无论皇帝最后同意不同意,都要闹的像很快就撤藩。我再让山西这些士绅,在各地继续串联逼迫更多青壮前来,很快就秋收,正好用这个时间串联,秋收之后我会搞出十万青壮围困晋王府。

剩下就看王妃能不能把晋王逼出来了。

他想稳坐钓鱼台?

我就让他坐不下去!”

杨丰冷笑道。

实际上双方现在就是拼谁更沉稳了。

但问题是他后面没压力,可以从容和晋王耗下去,而晋王则需要面对撤藩这个巨大的危险,就算晋王能撑住,他的家人,部下也未必撑住。他的确有野心,但他的家人和部下不一定有野心,绝大多数恐怕还都是日子人。

他们不会陪他一条道走到黑的。

“我又要走?”

鲁王妃明显很不满地说道。

“你已经是成年人了,不要这么贪图美色,你是一个王妃,你还有一个封国等着你去管理呢!在江山美人之间要做出理智的选择,我承认我倾国倾城,但你也要以江山为重。”

杨丰说道。

理论上她的确有个封国。

鲁国嘛!

虽然大明的封国就是个象征,但那也是有封国,未来鲁世子长大继位这就是鲁国王太妃。

“哼,你是不是巴不得我赶紧走然后你自己风流快活?我走了之后你不会借着和晋王妃联络,再把她勾上吧?”

鲁王妃心有灵犀般说道。

“她多大年纪了,三十多了吧?都人老珠黄了,你看我像是那种饥不择食的人吗?虽然我的确不喜欢小公主那种十四五的小孩,但也不至于对那些比我大六七岁的下手,你放心,我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杨丰很有自信地说道。

不过这个时代三十多岁,的确已经可以说人老珠黄了,比较都是十五六就成亲,到这时候通常孩子都得一堆了,赶时间的估计都已经有做奶奶的可能了。

“那可不一定,我那好姐姐年轻时候可是颇有艳名!”

鲁王妃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