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公办学校和私立学校(第2/2页)

而且朝廷每次考科举,这中举的举人和进士都是有严格数量规定的,如果这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太多了,以后这中举、中进士就更难了。

“陛下,诸公~”

“这朝廷开班的公办学校,臣以为应当以普及识字和基础的算术,知晓一些基本常识,再加上专门的技能培训为主,而不是以靠科举为主。”

刘晋想了想也是提议道。

对,考科举是很难,这公办的学校就不应该继续沉浸在八股文当中,而是应该效仿后世的教育,区分学科,强调基础教育,为科学的发展和蓬勃发展打基础。

要是这公办学校也以考科举为主的话,那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只不过是培育出了更多的书呆子而已,对朝廷、对国家的发展根本就没有用处。

“如果是这样的话,臣以为也是可以的,朝廷开办的公立学校,不参与科举考试的话,这就更加公平很多了。”

“只是如果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会有人送来读书吗?”

刘健听完,想了想也是点点头。

这就对了,公办学校基本免费的话,这对于那些私立学校的人来说就很不公平了,如果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就比较公平了,对于有钱人家来说,他们的孩子花钱去读私塾,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做官。

普通人家的孩子免费读公办学校,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就比较公平一些。

“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也没有关系的,不是人人都要当官,这读书了,有知识了,也可以去当账房、去工作但管理,也还可以去学习修桥铺路,学习造船、炼铁等等之类的。”

“现在这些也是很吃香,至少来说也算不错的出路。”

刘晋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对,对,就该这样。

这八股文和科举考试早就已经进入死胡同,千万不能让更多的人进入其中,这公办学校就按照后世的学校来办。

不能靠科举考试最好,到时候自己再办一些什么造船学院、钢铁学院、工程学院等等之类的,将这些公办学校的还在招进去,那未来大明的科技人才就有了。

刘晋可是清楚的知道,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大明想要真正的在地球上站稳,那就必须要掌握最先进的科技,甚至于引领科技的发展。

大明原先的教育体系显然是不行的,所以必须要改,这公办学校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契机。

未来这私立学校的人继续去读八股文,考科举,考上了去当官。

这公办学校的孩子,学习更多的内容,考各种各样的学院,这学好了出来了,掌握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和技术,有他们在,大明的发展就不用愁。

而且刘晋相信,只要过上几十年的时间,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明白八股文和科举考试的弊端,到时候即便是刘晋不废科举、不废八股文,大明朝野上下也会要求废掉这八股文和科举考试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