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金丹开窍七星棺(第2/2页)

那是每一窍之中,都远胜过这一窍应有的浑厚灵韵!

直至此刻,开天法与真形法脉,终是见得了更进一步的两相合宜之处境。

而霎时间,这样的连番变化,遂使得楚维阳的顿悟之玄境,那丰沛元气的鲸吞更上层楼。

楚维阳的一切思感与念头,遂也彻底的沉浸入其中,连那喟叹与感慨的情绪也随着玄境的炼法进程趋于平稳,而愈渐得消弭了去。

于是,便在这样长久沉浸的忘我修持之中,时间的变化陡然间变得模糊了起来。

大渊之中真正的静谧与沉寂,更使得楚维阳的心境被同样贯穿,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里,楚维阳原本因为辟开一窍而有所“滑落”的修为气机,很快便回返了原本的声势,并且马不停蹄的朝着更高卓的层阶探索而去!

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之中,那玄虚一窍之中,太阴雷法真形的形神不再那样的朦胧模糊,愈发多灵韵的汇聚,使得其外象所显照的模样,愈近于法相道童子。

难不成,这一番顿悟,将会要有第二番不可思议的蜕变与升华诞生么?

一朝顿悟,或许便是寻常修士无法想象的漫长光阴苦修的省却。

楚维阳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自己那原本黯淡的道果镜轮,此时间无量鎏金神华的凝聚,已然再度灼灼浑如大日真阳一般耀眼。

可是,某种似是仍旧欠缺着甚么的感觉萦绕在楚维阳的心神之中,似乎那可能跃出藩篱的一步,没再有之前那样的轻快。

而与此同时,楚维阳磅礴的思感与念头,渐渐地开始从道法的洪流之中挣扎出来。

顿悟的玄妙境界似乎在如同潮水一般的褪去。

《太阴炼形》的神通修法终归还未曾经过打磨,没有臻至圆融,更不曾落于文字化成经篇。

这或许是这一番顿悟有所“后劲不足”的因由所在,而今看来,更要在楚维阳的这一番炼法的末尾,留下短暂的精进勇猛之余的“遗憾”。

而也正是在这顷刻间,当楚维阳的神念仍旧还留驻在顿悟的玄境之中,准备继续更高效的运用顿悟玄境的余韵之时。

《太阴炼形》蜕变与升华的余韵,终于在这一刻,从楚维阳的肉身道躯这里,绵延到了古之传承宝器上面。

这一刻,楚维阳所掌握的太阴炼形玄棺在嗡鸣与颤抖着!

是继续在大渊之中修法,以尝试冲击那一道藩篱的跃升?还是顺应着变化而动,去追索顿悟玄境的余韵所带来的变化?

几乎顷刻间,本能与潜意识仍旧在主导着楚维阳的一切。

不假思索至极,楚维阳折返身形。

道人脑后的镜轮之中,霎时间,一卷明黄道图悬照,进而,道衡图展开的闪瞬间便翻卷开来。

须弥阵图与之一体两面。

阵图裹着楚维阳的身形,当道人再从须弥风暴之中走出的时候,已然立身在了外海之上!

顷刻间,楚维阳扬起手来,祭出两具太阴炼形玄棺的顷刻间,远远地人世,玉髓河的南北两岸,无垠的锦绣山川之中,五道同样的太阴之气冲霄而起!

七具太阴炼形玄棺!一者先炼化为主,余下六者为辅器!

这是北斗星七,注死!南斗星六,注生!

闪瞬间,徜徉着通悟玄境的余韵,道人双眸恢复了清澈灵光,进而遥望向了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