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互联网空间的战争(第2/2页)

微博的提前问世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让Bush背后的团队意识到了互联网的威力。

准确来说,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其实就已经有很多人把互联网应用在选举上,在2000年的时候媒体甚至以“互联网,阿美利肯的第51个州”,来表达候选人对网络空间竞争之激烈。

但是和那时相比,现在的情况又变了,在以论坛、个人博客、门户网站为主要呈现方式的传统互联网时代,它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黛安·范斯坦1994年竞选加州参议员的时候建立了个人网站,比尔布莱德利在2000年的时候通过网络筹集到了100万美元的竞选资金,象党在2000年的时候搞过互联网竞选派对。

麦凯恩在2000年的时候更是在短短一天之内通过互联网募集到了50万美元的竞选资金,为他提供技术支持的正是NewPay。

过去互联网手段已经够多种多样了,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只能吸引你之前的支持者,你的支持者才会知道你的个人网站是什么,才会知道你要举办网络募集资金的活动,他只能帮你巩固已有的支持者,而且还得是相当死忠的支持者,但是无法吸收新的支持者。

微博则不同,Bush早在2000年双子塔被撞前就注册了微博账号,在之后更是高频在微博上和网友互动。作为Mphone的忠实用户,Bush有着Matrix特制的Mphone,他用Mphone2一年能发超过500条微博。

加上之前周新被Bush坑了一手,微博某种程度上是会被阿美利肯相关机构监控,一些数据被Bush的竞选团队所注意到。

他们发现Bush有大量的新支持者,是从微博上关注到他,进一步成为他的支持者。

再对微博的推荐算法进行研究之后,Bush背后团队认为,只要微博大量推送Bush相关的内容,尤其是针对性推送给驴党支持者,这有利于从驴党那挖人。

周新听完Bush想做什么之后,没有出乎他的意料:“先生,我知道你的意思,我知道你想做什么。

你可以通过你竞选团队商务方面的负责人去和腾讯聊,腾讯对于微博的广告投放是有明码标价的,比如说一万美元,我们会把指定微博推送给一百万用户。

我们的这项服务并没有对广告类别进行限制,不会因为他是大选竞选人的宣传广告而拒绝。”

周新停顿片刻后,觉得自己拒绝的太生硬了,然后说:“据我所知,象党有一些候选人购买了我们的服务。”

Bush能发现的,其他人自然也能发现,大家不是傻子,微博的传播力和有效性在2001年那次双子塔被撞是经过了时间验证。

Bush起身在家庭用餐室里踱步,即便离用餐开始已经过去了很久时间,白宫的服务人员也没有敲过这个房间的门,他一边踱步一边摇头:“Newman,不不不,我想要的不是这么简单的广告。

我希望的是有针对性的推送。”

周新问:“你是指?”

Bush说:“比如说,我账号的关注者,我不需要再投广告给他们,因为他们本来就关注了我的账号,我发表的内容他们都能看到。

对于象党的死忠支持者也没有必要,我们很难把他们争取过来。

我要的是从数据层面进行分析,对用户的过往发言、关注人进行分析,争取处于中间地带,或者中间偏驴党的用户。

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推送。”

这太具体了,周新不由得对Bush或者Bush背后的竞选团队刮目相看,这种推送已经是大数据的逻辑了。

Bush见周新没有回答他,他继续说:“比如说一个用户,他从注册开始第一个关注的就是驴党的官方账号,或者驴党的候选人,对于这种死忠支持者,我没有必要去争取他。

而像那种同时关注驴党和象党的用户,我希望微博尽可能多的推送和我有关的正面消息给他。”

周新说:“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的需求非常具体明确,但是技术上是否能实现,以及需要多久的时间我不确定。”

Bush说:“Newman,2004年的大选在年底举行,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新年的第二天找你来聊这件事,我知道需要对你们的广告投放机制进行改造,涉及到系统的重新开发。

这些需要时间,我需要的是在6月份左右的时候,这项功能能上线。”

其实Bush的竞选团队帮Bush制定的策略是,找周新聊,试图收编周新,也就是说微博在竞选这件事上只能为Bush提供服务。

结果从周新的第一个回答,Bush就听出了对方不愿意的倾向,因此他直接没有提,而是转到看似非常合理的请求上。

周新说:“先生,我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你的提议非常有创造力,让我对广告系统能做到什么有了更多的了解。”

周新这纯属奉承外加拖延,他不喜欢Bush,因为对方之前坑过他,但是和克里相比,周新更了解Bush。

站在周新的角度,他希望Bush继续呆在白宫,这条时间线他很清楚,Bush会把精力放在中东,不会太关注华国。克里入主白宫会做什么,那就完全是未知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