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百年规划(第2/2页)

例如两岸这些沼泽地带,地势偏低。一旦下雨,便会形成大规模的沼泽。哪怕到了旱季,也是坑坑洼洼,到处是烂泥塘。

想要将其化作农田,就得进行大规模的填土,将其整个地势垫高。哪怕是放在机械化时代,这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更遑论在这种生产力不发达的世界中。

但是现在平安镇比较安全的熟地中,已经很难再找出,比较容易开荒成良田的大面积土地了。要么去兼并自耕农的土地,要么就去挤压对头家族的生存空间。

因此,王守哲几次三番路过这两大片荒地时,总是会想着如何去开拓这片地方。

若是实行填泽之策的话,土从哪里来?如何运输?

此外,若是将两大片沼泽垫高,一旦到了雨季,这两块沼泽的蓄水能力就会消失。在水的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这部分水会进入河道,珠薇湖等水域。

若是雨量再大一些,便极有可能造成河道,珠薇湖等水位溢出,引发水患。

最佳的办法,便是对珠薇湖进行大规模清淤,将淤泥填进沼泽地。如此一来,既能增加珠薇湖在雨季时候的蓄水量,也能逐渐将沼泽地化作良田。

此外,水位变深后的珠薇湖,也能进行大型鱼类的人工养殖,当真是一举数得,妙不可言。

可唯一的问题!

这个工程太大太大了,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时间,比老祖宗当年开拓丰谷农庄的工程量还要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