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这徒儿!养的不容易(第2/3页)

庭院外,钱勤宏负手而立,脸色阴沉如水:“曹丽娜,虽然关你禁闭是老祖宗的意思。但是本家主也认为,你的确应该待在这里好好反省反省。至于你母族来问责……哼~我们钱氏还没有好好责问辽远曹氏呢。你们曹氏究竟是什么门风家规,竟然能教养出你这样恶毒的毒妇?!”

“我恶毒?你凭什么说我恶毒?”曹丽娜脸色一寒,咬牙切齿怒声道,“我堂堂曹氏嫡女,嫁与你这老鳏夫续弦,生出的儿子连家族继承权都没有。凭什么钱学翰那死了娘的贱种可以嫡脉相承,哪怕他当不了家主,儿子,孙子始终在家主序列之中?咱儿学叡的资质血脉出身哪一点不如他?凭什么就只能当个长老?!”

“嫡脉传长不传幼,不但是大乾所有世家遵循的传统,更是大乾律例中世家传承的明文律例。你,你你……”

钱勤宏抖手指着曹丽娜,差点被她的愚蠢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勉强缓过一口气,冷着脸斥道:“你当老祖宗为什么定下这样的规矩?一个家族要想传承千年,万年,最重要的便是团结和稳定!正因为有此不得逾越的严格传统和律法,世家传承才能绵延不衰,否则,世家内部动辄便是兄弟阋墙,自相残杀,内部失调,岂不早就乱了套?!”

“曹丽娜,我看你是中了曹幼卿那贱人的毒!”钱勤宏愤恨不已,“那贱人身为圣地天骄,不思本职为人类开拓领土,抵御外敌,竟胆敢卷入变天风波。自己愚蠢取死倒也罢了,还敢妄图利用你来操控我钱氏,企图裹挟我钱氏也卷入漩涡!还当真以为我们钱氏好欺负吗?”

钱氏好歹是一方五品豪强,族中能人不少,经过一番调查推断,自然已经将曹幼卿的打算推测了个七七八八。

如今局势未明,哪个世家大阀敢轻易站队?一个弄不好,便是全家覆灭的结果。

曹丽娜闻言脸色大变,仿佛时至此时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那,那我叡儿怎么办?事情都是我做的,和他没有关系!夫君,叡儿可是你的亲生儿子,你……”

“哼~你还有脸提他?”钱勤宏打断了她的话,指着她怒骂道,“若非你在背后怂恿,他又何至于滋生出不该有的想法?虽然他本人没有卷入弑兄夺嫡的案件中,却也因此受到你们的牵连。老祖宗已经下令,将他放逐去矿洞担任小小主事,三十年不得踏入钱氏大门!”

“啊!那,那叡儿岂不是……”

曹丽娜跌坐在地,面色惨白。

她明白,“三十年不得踏入钱氏大门”不过是个好听点的说法,说到底,学叡就是被放逐了。就算三十年后回来了,也只能是边缘人物,再也不可能被家族重用。

早知道……早知道会如此,她当初就不该……

到底是多年夫妻,见她这样失魂落魄,钱勤宏心中也是有一丝不忍。但想到她做的那些蠢事,他的心就再次硬了起来。

“无知妇人,妄图动摇家族根基,终究害儿害己~你这后半辈子,就在这西苑好生反省吧~”

说罢,他一挥衣袖,便转身离开了西苑。

西苑的大门在他身后缓缓关上。曹丽娜失魂落魄的侧影,也随之被关在了门后,再也看不见。

其实这一次,不但钱学叡受到了牵连,他钱勤宏也没能逃过。

日前,老祖已经亲自给他下了命令,责令他在五年之内完成家主交替更迭,原因便是他堂堂一个家主,连内宅都管不住,失威失德。

至于下一任家主,自然是祖制与律法中规定的第一顺位继承人——钱学翰!

而从家主之位上退下来的钱勤宏,则会顺势进入家族长老会,成为一名光荣的钱氏长老。

……

钱氏内部的这一次风波,钱氏虽然极力遮掩,想要避免消息外泄。可陇左郡的各大世家又岂是吃干饭的?

这些传承久远的世家内部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这么大的消息哪有可能真的瞒住?

没过多久,这件事就在陇左郡城内闹了个沸沸扬扬,成为了许多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而王守哲在知悉了此等变化之后,也是感慨万千。

世家如此传承,虽然未必是最优解,但起码是一种经历过时间考验,确实行之有效,有利于家族稳定的传承方式。

而且,作为一个古老的传统,嫡长继承制早已经深入人心,被广为接受。除了皇室之外,所有世家都是照此实行的。

王守哲无意,也没那力量去改变。

不过,这一次事件中,最大受益者恐怕就是那钱学翰了。

就王守哲看来,钱学翰此人虽然表面看着温和谦逊,动不动就抱着人哭,但从那小子的一系列操作来看,怕也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主,没那么简单。

钱氏由他主掌,会发生什么变化,尤未可知。

……

同一时间段。

大乾国都。

大乾国立国七千多年,疆域广袤,经济繁荣,作为国家权力核心的国都,自然也不会那么简单。

自安庆山脉以北,隆庆海湾以西的大片土地,都属于大乾国都的范围。单论土地面积,就连仍旧处于开拓阶段的陇左郡都比不上它。

而在这国都的心脏位置,坐落着一座城池,名为“归龙城”。

归龙城占地面积广袤,乃是大乾国面积最大的一座城市,也是大乾国土之上唯一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因为,自开国以来,归龙城的面积就一直在逐年扩张,一直到现在,仍旧没有完全停止。

整个国都,便是以归龙城这座皇城为核心,三十六座卫城为辅,构建而成的。

据传,开国之初,开国大帝紫薇玄都大帝便和凌云圣地之主,当年的凌云大帝联手,以归龙城和三十六座卫城为阵眼,布下了一座旷世阵法,可庇佑大乾国风调雨顺,绵延万代。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开国七千多年来,谁也没见过这座旷世大阵启动,自然也就没人知道是真是假。

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作为皇城的归龙城,乃是大乾当之无愧的权利中心。

大乾开国多少年,归龙城便在此屹立了多少年。

多少年来,历史的洪流如江河之水,涓涓流淌。无数才华横溢,惊艳了时代的英雄人物在这里崛起,又在这里如流星般陨落,在这座城市之中留下了无数鲜明而深刻的印痕。

它就像是一座丰碑,单只是立在那里,便已经足够厚重,足够震撼人心。

谁又知道,在这座雄城的角落里,某个正蹒跚学步的稚龄孩童,将来会否是能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一代豪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