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大朝会!守哲你糊涂啊(第3/4页)

由此可见,即使是最近德馨亲王一脉的威望有所折损,但不代表他们的人心就尽丧了。事实上,依旧有不少和世家和势力代表,还是比较看好康郡王在帝子之争中胜出。

哪怕其中有不少世家,与安郡王也有利益牵连。

但是这种利益共同体,并不会随着康郡王上台而折损。在投资签约之时就说的很清楚了,这仅仅是利益投资,不涉及帝子之争的站队。

甚至乎,不乏有两头“下注”的世家,在慢慢观察着风向的变化。

而德馨亲王似乎也一扫阴霾,龙行虎步间红光满面,笑着与各路文武大臣,或是其他郡王、亲王寒暄着套几乎,一副掌控全场风云的模样。

永安亲王却低调了许多,含蓄的笑容,与人打交道谦逊而不失皇家气度。

至于康郡王,则是表现得平易近人风度翩翩,对待平辈令人如沐春风一般,对待长辈则是恭谦有礼,一副优秀准帝子楷模的架势。

众人一路说着话,一路往定乾殿而去。

正在此时,德顺亲王一脉出现。这一次大朝会,德顺一脉似乎也是倾巢而出,除了备受瞩目的准帝子安郡王之外,身后还跟着九位郡王。

他们都是德顺亲王开枝散叶出来的子子孙孙后裔,自然都是站在了同一立场上的嫡脉。

德顺亲王这一脉,总体实力也是相当不弱,几乎等同于一个普通些的三品世家了。但是与德馨亲王一脉比起来,声势则是显得式微了许多。

不过德顺亲王的气势却是不弱,一副老树逢春般的精神矍铄,逢人都是拉扯一番套近乎,赤裸裸而毫不掩饰地帮着安郡王拉关系求支援。

“哼!”不远处,德馨亲王不满的冷哼一声,“德顺这老东西,真的是越活越没脸皮了,本亲王羞于与之为伍。”

挥了挥衣袖,德馨亲王一脸傲娇地率领他的子子孙孙们,率先踏入了定乾殿。

一进入定乾殿,众人就不说话了,个个表情庄重肃然地依照不同品级,依次站好位置,等待大朝会的开始。

各路人马,陆陆续续而至。

不多片刻,该来上朝的都已经到了,林林总总竟然不下于五六百人。

不过定乾殿内部开阔,并不显得拥挤。

众人肃穆等待,又是过得一刻钟后。随着老姚的一声长喝:“陛下驾到。”

“恭迎陛下。”参与朝会者齐齐弯腰施礼,喝声震天。在这一方玄武世界中,跪礼并非是主流。

在精锐内卫的簇拥下,隆昌大帝步履沉稳地踏入定乾殿,走上了苍龙帝位,老姚则是亦步亦趋地跟着。

不同于华夏古代,大部分帝椅并非叫龙椅,也没有什么龙形的装饰。只不过大乾大帝一脉有些特殊,他们的主血脉乃是苍龙,因此对苍龙还是比较重视的。

不过其他大帝并不一定会尊龙。

原因也很简单,凌虚大帝是何等人物?绝大多数的龙,都不是他的对手,这世界上只有少数老祖龙,才有资格与隆昌大帝叫个板。

隆昌大帝不同于平日里在拙政阁时,没个正型的模样,此时的他身穿着威武帝袍,神情肃然而冷峻,俯瞰的眼神一扫,一股浩荡而无形的威压笼罩住了在场所有人。

仿佛是在昭示着,大帝虽老,却依旧是大帝。

直到他坐上了帝椅,这才随手一挥:“罢了,开会。”

那股霸道的威压,才消弭于无形之间。

开朝会前的节奏明了简单。

当即,就有官员上前禀奏:“陛下,今春安江上游连降暴雨,天府郡、岭北郡、陇左郡多地受灾严重。尤其是岭北郡……”

“依照惯例行事。”隆昌大帝挥手定音。

一番禀奏和处理后,又是一桩大事被禀奏上来,众朝臣进行了讨论、争吵,甚至是彼此的攻讦和谩骂后,大帝又是一锤定音。

但凡弄到大朝会上讨论的事情都不小,且已经形成了争议,这才需要在大朝会上争论之后由陛下定音。

就连陇左郡郡守太史安康都趁机凑热闹:“陛下,这是我陇左郡的大开发计划……”只可惜,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隆昌大帝打断道:“此事先押后,等朕空了后再议。”

十分显然,此提案已经被隆昌大帝当做了针对一下王守哲的“利器”,只要你王守哲识相而乖乖听话,那朕也就好好说话。

反正今日就要见到王守哲了,他自然不着急。

在拒绝太史安康后,隆昌大帝还向一旁的老姚传音问道:“对了,王守哲呢?”

“回陛下,今日天不亮,小祥子就拿着圣旨去召见王守哲了。按照规矩,他此时应当在偏殿守候,等待陛下的召见。”老姚传音禀报说。

“也行,那就先晾晾他,处理完杂事后过会儿再叫他进来。”隆昌大帝心情还算不错,忍不住有些暗暗得瑟,王守哲啊王守哲,你一天到晚在私下妄议朕,就让你先领教领教大帝的威严。

只要朕愿意,随时可以对你召之即来挥之则去。就凭你,也想和朕斗?呵呵~~~

随着一桩桩事情飞速处理之后,便是表彰事宜了。

根据事先安排,今日要表彰两位俊杰。

第一个表彰者,自然就是在域外战场立下卓绝功勋的康郡王。不管其他情况如何,康郡王在域外立下的功勋乃是实打实的荣耀。

隆昌大帝自然是对其一番表彰鼓励,随后便是昭告天下,夸耀康郡王的功绩。

文武大臣们对康郡王投去赞扬的眼神,此番之后,康郡王的声势和威望会暴增一大截,将先前不利的影响消弭到最低。

毕竟大乾极为重视军功。

一些文武大臣们心中开始盘算,此事一旦举国表彰宣扬起来后,康郡王与安郡王原本的六四开,估计会变成八二开。

先前安郡王好不容易造出来的声势,会被削弱许多。

康郡王一脉众人脸上,都露出了喜色。

时至此时,康郡王才昂首挺胸而出,行礼道:“陛下,孩儿受陛下往日恢宏战绩的启发。与军部耗费了十年时间,拟定出了一个战略军事计划,请陛下过目。”

隆昌大帝拿过奏章一看,上面写着【南疆蛮蛊族剿灭与南疆开拓计划】,他的神色顿即微微一滞,然后迅速扫视了一遍后,有些兴奋不已道:“嗣儿,若真是按照你计划实施,还是大有可为的。”

南疆蛮蛊族,向来是隆昌大帝的心头刺。

那地方土地肥沃,资源极多,却是自古至今都住着南疆蛮蛊族。隆昌大帝继位不久后,就觊觎天府郡东南方向的大片土地。

只可惜,几次三番用兵,倒是打死了不少蛮蛊族人以及其高手,也短时间内占领过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