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起飞!废材当自强(第2/3页)

王氏对技术性人才十分重视和尊重,王璎蕾这个老总对二品炼器师也颇为客气。

王启研究了一番后,了然于胸地点头说:“奇思妙想之物,我可以用高炉量产的百炼钢打造圆盘刀刃、一些关键性零件,以及中间那根大轴,其余骨架和配重可用普通碳钢节约成本。”

多数发明创造就是如此,在没有被创造出来之前,往往是一片空白。可一旦被人弄出来之后,在技术人才眼里就是豁然开朗了。

如此。

王启团队便去炼制实物了。

而王宁晞在王璎蕾的帮助下,开始规范化编撰图纸和版权声明,然后交由长宁卫的官府通过官方渠道,递送去归龙城的技术与版权公正总署。

这是公冶氏大力推动下成立的大乾官方机构,起因当然是公冶氏身为大乾的技术先驱者,长期饱受盗版和模仿者的侵害后的产物。

遇到弱小的家族盗版,公冶氏还能强硬镇压一下。可遇到诸如赵氏明目张胆的盗窃技术,公冶氏自然是莫可奈何。

也是由此,公冶氏与赵氏极为不睦。其他家族虽然也偷,可好歹还收敛着点,就赵氏最无耻。

当年在隆昌大帝主政,以及赵氏掌控内阁时,此份奏章提案一直被压着未通过。

直到大乾王氏入主内阁,帝子安监国之后,公冶氏奔走了数百年的提案才得以重现人间,并且在王守哲的协助和建议之下,大乾就多了一个技总署。

技总署有些类似于王守哲前世的专利局,但是由帝子安全力支持和推动下,这个新型单位权力大得很,一旦查实技术侵权的话,可对侵权方进行巨额罚款以及赔偿。

其中具体如何运作和规则,就暂且不一一展开了。

总之,如今的大乾,已经踏出了版权保护的第一步,未来必然会逐渐的完善。

这段时间内。

王宁晞哪里都没去,就是把民具厂当成了家。

这一晃,十多日过去了。

新平镇的王氏十三号农庄。

这是一个拥有五万亩普通农田,两百多亩下品灵田的大型农庄,种植的都是王氏的优质粮种。就在农场边上,目前还残留着大约万亩左右的荒地没有垦荒完。

这片荒地越靠近沿江山脉,土地里含有的碎石就愈多,且杂草丛生不易垦荒。用凿犁垦荒时,很容易卡在石头缝里。这种劣质土地,需要农场的佃农们,一点一滴地拓展垦荒而且十分辛苦。

这一日。

民具厂老总王璎蕾、副总王室英,以及璎蕾的小助理王璇楠,以及王宁晞和王启等,都抵达了十三号农场。

这个农场负责人也是王氏之人,他叫王安荣,是守哲二哥王守义一脉的重孙,在安字辈中排行老六,目前也是九十出头了。

不过相比于王安业、王安信、王安叡等年龄差距不大的弟弟们,王安荣显得“平庸”了许多,血脉天赋也仅仅是勉强算是小天骄,如今修为还卡在灵台境四层巅峰。

毕竟王氏就算再富裕,目前也绝无可能人人都是天骄,人人都是拉满了资源去培养。好就好在,如今王氏主宅的聚灵阵逐渐成型,已经可以逐渐开辟一些灵气格外浓郁的修炼之地了。

王安荣未来努努力多攒些贡献值,并在家主王守哲的帮助下延续一下寿元,还是有机会靠着“升仙丹”等辅助突破药物,踏入天人境的。

不过,别看王安荣在王氏族人中不起眼,但是走出去也是一个人物了。尤其是在新平镇十三号农庄中,他更是说一不二的坐镇式人物。

“宁晞啊,既然这是你的事情,就是你六伯的事情。”王安荣拍着胸脯豪迈说,“那两头三阶紫角灵牛就交给你了,你就算宰了吃了,六伯也没意见。”

“多谢六伯,吃就不必了。”王宁晞汗然,他要是真敢杀生产性的紫角灵牛吃,回头多半又会被揍一顿。

“对了,听说你退婚了?还被揍了一顿?”一时间,王安荣又好奇地问,“你这是看了多少爽文小抄本,才干出此等脑……”

“六伯……不提这茬了。”王宁晞都快要哭了,这段时间来,碰到族人就关心他退婚和挨揍之事。

“行行行,不提了。”王安荣指挥着几名有修为在身的灵植师,将一头紫角灵牛套在了新型圆盘刀刃犁上。

犁架滚轴上,套装上了足足十片圆盘刀刃犁,每一个圆盘都足足有四尺半的直径,锋刃口看着寒光闪烁,却实则不是很锋利,若是打磨太锋利,容易崩口。

用调节架调好斜向角度,安装上杠杆配重和挡泥板,圆盘犁切入到了泥土中。

随后。

体重重逾五六千斤的紫角灵牛拖动有两个轮子的犁架向前走去,滚轴转动下,斜向角度的圆盘刀刃转动了起来,所过之处,杂草被碾碎,土地被翻开,各种草根碎石,蚯蚓虫子都被翻了上来。

不多片刻,犁架后方露出了一条宽约一丈的粗犁之地,而且碰到一些大石头,盘圆刀刃可以翻滚过去,而不会被卡主。

“好好好。”经验丰富的王安荣大喜过望,“紫角灵牛拉着很轻松,这种圆盘刀刃犁,非常适合开荒啊。叫一批佃农过来,用耙子清理翻出的杂石异物。”

翻过一遍的土地清理起来就轻松许多了。

而王宁晞也是十分激动,不过他却在计算着时间。足足一个时辰之后,紫角灵牛停下来歇息,犒劳了一些灵草和灵豆渣。

王安荣等人则是亲自上阵,丈量着初翻的土地。一个时辰下来,这一套圆盘刀刃犁初翻了约二十亩荒地。

这可是非常难啃的劣质荒地啊,若是轻松的话,王安荣早就已经垦荒完毕了。

“有十个佃农一起跟着清理翻出的杂石乱草和异物,或是敲碎移除大石块,正好可以跟上这架圆盘刀刃犁车。”王安荣分析着说,“不过犁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可以纵向犁一遍,然后再横向犁一遍。如此算起来,约一个时辰可初开荒十亩。”

“一台犁车,按照平均每天工作六个时辰计算,可垦荒六十亩。一年天气合适的情况下,至少能垦荒一万几千亩。”

“咱们王氏佃农价格高,十个佃农一年总耗资五十乾金,三阶紫角灵牛豢养费用为一年四百乾金,加上其他杂七杂八成本,这支团队一年约为五百乾金开支。平均每亩劣质地初开荒成本,约为三个大铜。若是普通荒地,成本还能再降。”

“若是用来犁耕种的熟地,必然更加轻松,犁架还能再多一倍长,而且只需要犁一次就足够,一天下来犁个一两三百亩那是没有问题。”

“不过,紫角灵牛用来开荒相对划算,普通犁地用土黄牛更节约成本,只要将犁车更小型化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