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2/3页)

聂斩问:“第一是谁?”

“是一个剑客,号‘凌霄君’。”

阎清欢吐字如倒豆:“说来也巧,这两人都把身份捂得严严实实,没人知道他们是谁。”

施云声在一旁静静听,忍不住好奇:“凌霄君比斩心刀更强?”

“不好说,他俩没打过。”

阎清欢道:“凌霄君之所以排名更高,是因为……”

他一时语塞,挠了挠头。

施黛被吊起胃口,和施云声一道睁圆眼,姐弟俩巴巴看他。

眉眼绷紧,阎清欢迟疑道:“因为在很多人心里,他是个近神的存在。”

聂斩:“神?”

“怎么说呢,斩心刀来无影去无踪,没谁见过。”

阎清欢说:“凌霄君就不同了。他救苦救厄、接济穷人,在江南,尤其是越州,可谓家喻户晓。”

聂斩听得一惊一乍,施黛倒是愣了愣,想起另一件事。

孟轲来越州前说过,她与施敬承这次离开长安,是为了调查一个神棍。

越州有名的神棍……不会就是凌霄君吧?

他做了什么事,值得施敬承出面?

说到兴头上,阎清欢坐直身子,两眼微亮有神。

“许多人见过凌霄君。”

阎清欢道:“据他们描述,凌霄君一袭白袍,腾云驾雾,面目被云气遮挡看不清楚,从身形和声音推断,是男人。”

聂斩挑眉:“这有何难?障眼法罢了,文渊书院的术士也能做到。”

“但老百姓不这么想。”

阎清欢摇头:“试想一下,濒死之际,有人满身云雾救你一命,看上去仙气飘飘的——百姓没见过厉害的术士,顺理成章以为遇上了仙人。”

聂斩被他说服:“嗯。”

“凌霄君的名气彻底传开,是十多年前。”

阎清欢回忆:“江南人大多经商,被山匪劫财的事儿屡见不鲜。”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凌霄君一夜血洗上百个山头,把作恶的山匪全杀了,一个没留。”

施黛一惊:“这么狠?”

“听说连办案的官差都吓傻了。”

阎清欢苦笑:“被土匪掳掠的无辜百姓作证,凌霄君凭一己之力,荡平了越州所有的山。”

经此一战,在越州,凌霄君的大名无人不晓。

“这老兄,”聂斩由衷感慨,“厉害啊!”

施云声很喜欢听有趣的人和事,冷着脸保持眼巴巴的姿势,等待阎清欢继续说。

“把他奉为神仙,还有一个原因。”

阎清欢想了想:“每次救人,凌霄君都要问那人,有没有想被实现的愿望。”

施黛顺口问:“他能让心愿成真?”

“如果是贪得无厌的愿望,凌霄君会直接离开。”

阎清欢说:“合情合理的,他尽可能完成——传闻有个小孩希望见一见死去的娘亲,凌霄君真让小孩他娘现身了半个时辰,和他好好道别。”

施黛福至心灵:“幻术?”

阎清欢:“应该是的。”

世上没有起死回生的法术,他们心知肚明。

“又是救人,又是实现心愿的。”

聂斩若有所思:“他真把自己当神仙了?”

施黛对这人很在意:“感觉……他有意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神?”

所以孟轲提及,才用了“神棍”这个词。

施云声懵懵懂懂:“他图什么?”

“凌霄君不收取百姓的报酬。”

阎清欢耸肩:“或许享受这种感觉吧。”

“等会儿,扯远了。”

施黛举起右手:“斩心刀究竟是怎么回事?”

阎清欢一笑,两眼弯弯,萧萧肃肃:

“斩心刀也是个厉害人物,不过比凌霄君低调得多。这位是真正的侠士,深藏功与名,只杀大奸大恶之辈。”

施黛问:“不是说斩心刀已近中年吗?在筵席上,哪些人的年纪对得上?”

阎清欢:“我想想。”

他在正事上很靠谱,思忖几息,正色道:“分家的百里良、百里瑾、百里穆,主家的……”

阎清欢眼神一动,觑向不远处:“那位。”

叶晚行。

施黛望去,叶晚行走了太久的路,正靠在铁柱下小憩。

侍女青儿惨白着一张脸,战战兢兢坐在她身边,左手拿了块丝帕,为叶晚行擦拭额间冷汗。

觉察施黛的注视,青儿眨眨眼,怯生生朝她笑了笑。

“对了。”

阎清欢一拍脑门:“还有个管家,叫……我记得姓谢,大家唤他谢五郎。”

主人家宴客,管家自然要陪侍在侧。

可正如阎清欢所说,在场的所有人长住越州,没法在江南各地随时出现。

这个话题卡壳,施黛决定换一个。

“说起纵火。”

她瞧了眼憔悴的叶晚行,音量压低:“十几年前,百里氏家主遇难的时候,不就有过火灾吗?”

阎清欢和聂斩是聪明人,不必施黛多言,听懂她的言下之意。

家主过世,对谁最有好处?

当然是对钱权虎视眈眈的百里家其他人。

叶晚行的丈夫百里泓,正是在长兄逝世后,登上家主之位的。

聂斩两眼放光,激动吃瓜:“豪门秘辛?不愧是越州望族。”

阎清欢:“其实——”

他也看了看垂目休憩的叶晚行。

包括施云声在内,四人像四只鼹鼠,心照不宣地默默靠拢。

“其实当年百里策遇害,就有流言传开,说凶手是他二弟百里泓。”

阎清欢低声:“但百里策出事时,百里泓恰好参与一场酒宴,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不可能作案。”

施黛悄咪咪:“雇佣杀手呢?”

聂斩探头探脑:“这个猜测很合理。”

施云声脑袋瓜飞速运转:“唔……”

“没证据。”

阎清欢叹口气:“总而言之,这么多年过去,哪怕有风言风语,百里泓还是把家主位子坐得稳稳当当。”

他说罢眯了下眼:“不过……依我看来,百里策的死,说不定真和百里泓有关。”

在越州,百里氏象征绝对的财与权,没人敢当面说出半个不字。

聂斩掀起眼皮:“嗯?”

“当年越州的刺史,一直在调查这桩案子。”

阎清欢略略停顿:“我爹娘和他有些交情,曾听他说起,很怀疑百里泓。”

阎家是越州大户,与刺史结交,并不稀奇。

似是想起什么,阎清欢打了个寒颤。

“几天后——”

他声音更小,一字一顿却极清晰:“刺史落湖,死了。”

施黛皱眉:“落湖?”

“说是夜里饮酒,走在湖边,不小心摔下去的。”

阎清欢压低眉目,轻声喟叹:“太过巧合了。”

“你的意思是,”聂斩道,“刺史查到百里泓身上,百里泓为永绝后患,设法杀了他?”

阎清欢点头:“听我爹娘说,那位刺史是个好官,屡断冤案,两袖清风,还救济过很多贫苦百姓。他倘若怀疑百里泓,定会一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