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农场一二三事!(第2/3页)

“教导员肯定不愿意啊,咱们农场新建,他压根就没弄福利,所以就去那几个农场找人家,可连吃了几次闭门羹,人家就是不肯拿出来。”

徐志强苦着脸说道。

这样下去,估计今年要空手回家了。

“我知道了。”

李卫东点点头,虽然各个农场都有点不地道,不过想想也正常。

自家的福利本来就紧紧巴巴,不够分的。

凭什么还要负担那些离开的职工?

这可跟工资不一样,工资是上头发的,不归他们管。

就算不发,钱也落不到他们手里。

可福利就不一样了,基本都是每个农场的教导员,千方百计的找关系,废了好大的劲给弄来的,凭什么要给‘外人’?

没这样的道理。

你走了更好,人家还能省下一份,领导勉为其难,回家的时候多劳累点。

徐志强说完就一直眼巴巴的看着自家队长,结果就这?

毕竟别人不清楚,他难道还能不清楚第三农场那些年货是怎么来的?

在他看来,只要自家队长愿意,弄到年货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属于小事一桩。

但现在,看模样,自家队长似乎没这个意思。

虽然有些不解,但徐志强却没有多嘴。

如今,他在家里的地位大涨,说的话也明显更有分量了。

媳妇也知道晚上给他打洗脚水了。

就是没改掉唠叨的毛病。

一个劲的在他耳边念叨要谨小慎微,要听自家队长的话,要知道谁是咱家的恩人,要知道不该说的话千万不要乱说。

虽然他并不怎么在意,但有些东西却也听了进去。

等徐志强升起炉子,再到离开,李卫东都没有任何表态。

仿佛这件事情压根就不归他管。

而实际上,也真的不该他管。

这可是教导员的工作,他一个副队长上赶着去帮忙,是几个意思?

在农场,跟职场中其实没什么两样。

关键在于本分。

该自己做的,肯定得做好。

但是不该自己做的,尤其是不该自己管的闲事,千万不要去乱操心。

李卫东这边坐下,等水烧开,刚给自己泡了杯茶,就又有人登门,所以干脆又起身泡了一杯。

“徐教授,您这几天都忙完了?”

这新来的客人正是考古文物研究所的徐青平。

从他还红肿的眼睛,以及邋遢的模样,就知道他这几天估计没闲着。

不过整个人看上去倒是挺亢奋的。

“嗯,总算幸不辱命,这是清单,你们赵队长让我来找你,说是只要你签了字,剩下的东西就能拉走。”

徐青平说着,便递出两份清单。

一份是那那批找回来的黄金,一份是些瓷器等古董文物。

上面每一件,每一样都写的清清楚楚。

李卫东只是随意扫了眼,就没在意。

反正这批黄金回头得交上去,至于数量,倒是挺可观的。

不过在他跟徐青平教授的眼中,这里面的价值,却是不相等的。

李卫东在乎黄金多重,相当于多少钱。

而徐青平,却更看重上面的承载的历史,所代表的意义,有着怎样的研究价值。

他这几天带着人,加班加点,才对那些黄金制品,完成了初步的梳理。

对每一件,都进行了大量的拍照,以及文字记录。

就是想把这份历史给记录下来,留给后人。

而李卫东其实也挺想成全徐青平教授,像对方这么纯粹的人,往后只会越来越少。

但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错过了最开始的机会后,这批黄金就已经被打上标签。

如今国家还很困难,要还债。

为什么农村养了那么多猪,结果自个吃不到也就算了,就连城里,也是限量供应?

就是因为大部分的猪肉,都用来还债了。

而黄金,在全世界都是硬通货,不管用来还债,还是自家储备起来,都显得极为重要。

甚至李卫东怀疑,就算真的让对方把这批黄金带回研究所,它最终也会被上交,一番辗转后,会被融成标准分量的金条。

这才是实打实的。

至于说这些都是古董,在几十年后,会不断的升值,远远高于其黄金本身的价值。

那又怎么样?

自己现在上交了,融了,给国家解决了困难,都是自己的功劳。

留给后代,便宜别人?

再算再高尚,也没这个高尚法。

为什么是只有盛世古董才值钱?

因为古董不能当饭吃。

像眼下,最困难的时期刚过去,大家伙的肚子都还填不饱,你在那里扯什么历史,什么研究价值,什么给后代子孙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你是觉得大家伙手里没石头是吧?

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才是硬道理。

贫穷就要先发展,先解决衣食,就算牺牲一些别的方面,也是必须的。

更何况,过几年后,天知道有多少古董被付之一炬。

所以,李卫东哪怕知道徐青平在未来是对的,也不打算跟他‘同流合污’。

李卫东简单看了一遍,将那份黄金清单留下,随即在另一份清单,还有证明信上签了字。

既然徐青平说是赵海峰让他签字,那就说明赵海峰不打算管了。

毕竟大墓是李卫东发现的,黄金也是他找回来的。

赵海峰可是要面子的,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还会继续抢功劳?

不过,就算他什么都不做,等回头这批黄金交上去,也会写明:第六(新)农场上交黄金一批。

是的。

表面的文件,根本就不会写李卫东的名字。

因为这是一个重视集体的年代,你可以成为某个方面的代表,却不能抹去集体的功劳。

所以,表面上的功劳,会是属于整个第六农场的,是大家伙的。

赵海峰作为第六农场的队长,天然占据主导地位,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撇开他。

当然,不仅仅是好的方面,要是出了事情,他同样得为此负责。

李卫东将签了字的清单递给徐青平,随口问道:“徐教授,您怎么看待如今的考古发掘?”

“怎么?你也觉得我们考古是在挖人家祖坟,跟那些盗墓贼,本质上没什么不同?”

徐青平眉头一挑,他们考古文物研究所自从成立后,就存在不少争议。

尤其是他们下乡进行古墓发掘的时候,被当地老百姓排斥,甚至曾经有人半夜里对着他们住的地方泼大粪。

也被头发花白,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老人指着鼻子大骂过。

毕竟传统观念里,一直认为人死为大,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