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他一人,即太平(第2/3页)

“你爹呢?”

“两年前被大水冲走了。”

“你娘呢?”

“她改嫁别人了,我怕给他添麻烦,就自己跑到遗孤院了。”

“那你现在为什么又跑出来了?”

“因为遗孤院没有饭吃了,大人们都在说神仙老爷们不要我们了。没有神仙老爷们,地里就种不出粮食,种不出粮食所有人都要挨饿。神仙老爷会挑选一些有天赋的孩子带去一个可以吃饱的地方,可惜我没选上。”

一个青衣道人与小孩坐在巷子的角落,看着外边人来人往。小孩正大口大口的啃着道士给的粗饼,吃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双眼都眯起来了。

与孩子因为吃到东西而喜悦的神情不同,外边所有人都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模样,难以言喻的压抑感笼罩着这座城池。

人们能感觉到修士慢慢的消失,没有了修士引导灵气灌入农田,凭借着凡人的努力很难种出足够的粮食。灵稻的种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平日里更是要细心照料。

并不是随便撒把灵石下去就能茁壮成长,更多则需要修士与凡人的共同努力。

就是负责引导灵气,凡人负责照料灵稻,两者缺一不可。

又由于大迁徙修士全程护送凡人,让许多人对于修士产生了依赖之心。无论这位修士的品性如何,只要是修士都能够得到凡人的尊敬与爱戴。

老百姓知晓是谁救了他们。

这种依赖也是导致他们迷茫的根本原因,修士消失后所有人对未来都充满了绝望。

李长生靠着墙壁,望着天空不断落下的朦胧细雨,道:“如果你们口中的神仙老爷不要你们了呢?”

小孩突然停下了嘴巴,依依不舍地将吃了一半的粗饼还给李长生,上边还流有些许的口水。

他小心翼翼的说道:“我吃少一点,神仙老爷您能不能不要不管我们?”

在他涉世未深的认知中,身穿道袍的都是神仙,比如面前这个神仙老爷。虽然衣服很朴素,不及其他神仙那样神采奕奕,或许没有那些飞来飞去的神仙厉害,但终归是个神仙。

“我不是神仙老爷,只是一介无门无派的道士。”李长生微微摇头。

“您就是!”

孩子的声音微微拔高,言之凿凿的说道:“娘亲说过,只有神仙老爷才会给我们食物吃。因为他们不需要吃东西,所以会把食物分给我们。”

在孩子的世界观中,不用吃东西不用挨饿就是神仙,也只有神仙才能把珍贵的食物分给不认识的人。

“您能不能不要不管我们,我尽量少吃一点,绝对不贪吃。”

面对孩童明亮而黝黑的眼眸,李长生露出了一抹温和的笑容,伸手拍了拍他的脑袋,嗓音平缓而温吞:“好,贫道不会不管你们,但你们也要自立自强。”

“怎么自立自强?”

“我传你一道法门,你若是练会了就接济天下,你若是练不成就好好的吃饭别饿死,可好?”

“嗯!”

巷子的入口,一道倩影撑着竹伞出现。

长发飘逸,面裹轻纱,明眸皓齿,一身净白色的宫装宛如月上仙子。周遭的人对于这名女子视而不见,每个从她身旁走过的人都会自觉的让开。

若是有元婴级别的修士在此,会认得这位大能。她正是名满天下,被誉为九州第一美人的太阴仙子。不过自从这位仙子修为越发精进后,所谓第一美人的称号逐渐被星君取代。

实力是一切的根本,太阴星君仅凭气势就能压倒世上绝大部分强者。

说到底美人之称虽为赞美,可冠以强者身上终归多了些许调侃与不服。

青衣道人抽手离开,巷子里的小孩不断招手。太阴仙子上前两步,将竹伞撑到他头顶,两人就如此消失在人群中。对于孩子而言或许是足以改变人生的奇遇,可对于李长生而言却是举手之劳。

李长生与太阴仙子腾云驾雾于九天,俯瞰的天洲众多城邦,以及那连绵成片的灵田。

如今的田地缺乏修士的打理,已经不及一年前那样生机盎然。虽然依旧果实累累,可半数皆为空壳。

太阴仙子嗓音空灵而温婉的说道:“仙长,那些人该杀。”

“何人该杀?”

“如今在上清宫逼宫之人。”

“为何?”

“他们不尊仙法,得其果而不还其因。如今这人族摇摇欲坠皆因他们而起,再这样任由他们闹下去您多年来的努力就白费了。”

太阴仙子目光带着些许深寒,冥冥之中一股杀意横跨千里,降临到上清宫之中。

那些站在上清宫山门外拱手低头的众修是心头一紧,额头微微冒汗,感受到了来自某位化神大能的杀意。

化神再不擅长斗法终究是化神,绝不是一群元婴能够抵挡的。哪怕只是随意释放的杀意也可牵动天地气机,让他们如堕冰渊,修行尚浅者甚至会动弹不得。

在太阴仙子看来这些人都该死,如果不是清玄那小道士拦着,她已经出手将这些人当场击杀,如此就能解决问题。

仙长想救天下凡人就必须要足够的灵石,只要把这宗门全灭了,灵石完全充足。至于如此做对不对太阴仙子不在意,她本不是人,对于那些仙门也没什么认同感,只要仙长心悦即可。

“这不应该由他们承担,他们做的已经足够了。”李长生摇头道。

“如今天地乱世非常人所能担,他们也不过是常人罢了。”

九州修士为天下奔波三十余载,不曾害人,如今为了修行放弃乃尽力而为。若是他们不修行,无数年的努力将功亏一篑,最终不得长生化为一撮黄土。

凡人为了一口饭吃,或落草为寇残害他人,或倒挂杨树自我了断。

都不过是为了活着。

“去告诉他们,他们可以回山了,不必理会这个乱世,也不必心有愧疚。这一切都是贫道一人之意,都是贫道一己之私。”

太阴仙子眉头微皱,可面对李长生坚决的语气,最终只能答应。

“仙长,我已经准备好接收几十万凡人。让他们在月宫脚下休养生息百余年,又是一番盛世。”

“嗯。”

李长生只是微微点头,随后便不作回复。那平静而淡然的神情从未改变,不知是已经决定放弃大多数凡人,还是早已看穿红尘。

太阴仙子离开了。

她带着些许怒气降临上清宫,聚集在山门外的各派修士无不因为恐惧而低下头来。但为了门派的传承,为了自身的修行,也为了他们的徒子徒孙。

众修必须摆脱凡人,否则修行无望,道行止步。

没人知道这场大雨何时停,也没人知道自己还要为凡人奔波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