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去看繁华,去见盛世(第2/3页)

大能们退去,一出白玉宫顿时破口大骂,对冥日大圣就是一顿输出。

不少人撸起袖,想要再进白玉宫向仙人请战。

飞星真人作为船舶司司主,自然被众人用期待的目光看,希望他向仙人再次请战。

第一次请战就是飞星真人,这疯子当听到青丘舰队出事了,根本没有调查与询问,当即立断就去白玉宫请战,说要把整个幽州给击沉。

“起因如何,对错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与仙宫为敌,与仙人为敌,世间还有比这个毁灭他们更好的理由吗?”

这就是飞星真人的理由,一个完全不讲道理的理由。

他过于纯粹,就像一个疯子。

飞星真人面对众多同僚的目光,毫不犹豫的摇头拒绝,反而用热带冰冷的目光看着他们。

“仙人已经下来决定,你们这是要抗旨吗?”

有人解释道:“我们这是为了仙人的脸面。”

“为了仙人?仙人的意志需要考虑你们的感受?以己意代仙意,也是不忠。”

愚忠!

众人想骂,但又不敢与这个疯子起冲突。

青丘对外远航舰队事件就此结束,底下无数人愤愤不已,但终究无法扭转仙人的意思。

这种郁闷只持续了几个月,很快他们又陷入了繁忙中。

天地灾难多,短期来看十几年不一定来一次,一些幸运的凡人一辈子都遇不到一次。但对于大能来说简直是灾难不断,每隔几十年就来一次,每一次持续几年。

最少十年的空档足够他们修行,但极少有娱乐的时间。

如今他们只能期望修士的人数继续增加,天机阁专门算过,当修士人数达到千万就能完美的避免寻常灾害。

练气期修士在自然灾害面前基本不需要救援,筑基修士可以庇护一百人,金丹万人,元婴几十万人。每增加一个修士,需要救援的人就少一个,能够动员的力量也多一个。

当所有人都是修士,或许量劫就过去了。

人们是如此乐观的觉得。

……

仙历790年,上半年大暑,下半年大寒,全年欠收。

天机阁经过多次卜卦,上奏仙宫建议取消全年的工作,与民同休,如此方能保全绝大部分人。否则体弱者,年老者,乃至是孩童都会死伤大半。

对此有人提出异议,认为适者生存,人族需要加快发展以此应对未来的灾难。如果每一次大灾都停摆,那么仙宫发展速度会被拖慢几十倍。

一个为民,一个为仙宫。

两拨人当场吵了起来,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

前者一般是新生代的大能,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出生百姓,生于仙宫,扎根于民。品德是受到出身,财富,教育,环境影响的,成长的环境会爱民。

也有新生代不爱民,他们只忠于仙人,这些人一般都会进入船舶司。

后者是仙门修士,外族强者,以及船舶司,他们才是大部分。

并不是他们不把百姓的命当回事,而是长久以来保全凡人花费他们太多精力。就拿船舶司来说,逐日级仙舟本来预计八百年完成,现在已经临近日期,但主体一半都没炼制出来。

因为每一次大灾救援是张口说说而已,仙宫会动员所有力量,船舶司就是其中的主力,他们是需要停工停产的。

“仙人立仙宫便是为了天下,为了百姓,为了太平,你们今日怎敢言罔顾百姓!”

“放屁!老夫又没说完全不管,而是降低救援的力度。古往今来,每逢灾难哪里有不死人的?仙宫没有,几乎没有人会因为天灾而死,就是因为我们投入了海量的人力物力!到了拖累仙宫的地步,是在拿仙宫的血续凡人!”

“这难道不对吗?天下修士谁不是爹娘生的,你难道不是?”

“……老夫是,但我们得为将来着想,至少不能让逐日天工停止。我们需要三十个元婴,一千金丹,三万筑基。”

“你老母的!你这不是明摆着要杀人吗?”

修士是天州绝对的生产力,三十个元婴就是高端战力的三分之一,能够参加逐日天工的金丹和筑基都是同境界的优秀者,几乎等同于半个仙宫的力量。

争吵不休,喧闹不止。

李长生轻敲扶手,细微清脆的响声荡开,一切的争吵瞬间消失。

“像往年一样吧,逐日天工迟一点没什么,死物可再造,人无再少年。”

刚刚争得面红耳赤的两拨人迅速收敛情绪,整理衣物,随后共同拱手弯腰:“遵旨!”

众修退去,或许在这里他们吵得面红耳赤,可一旦决策下来他们都会尽全力执行。

白玉宫可以提出任何意见,但决不允许违抗法旨。

是夜,白玉宫灯火通明,如大江般奔腾的文书流入其中。

单纯是接受仙令并传达出去的人就有一万人,而决策的白玉宫只有一人。

宫宇华美而孤寂。

太阴星君走入其中,抬头望着高台之上,端坐玉座的青衣男子。他俯首看书,眼观天下,掌握万城,心胸可囊括八荒。

以前自己很喜欢这样的仙人,也是被他的力量与权势吸引才跟着的,如今她不喜欢。

‘兔儿,你这椅子坐着硌屁股,我就不坐了,让小七和尚来。’

昔日的话语涌上心头。

太阴星君美眸多了些许心疼与恍惚。

“仙长。”

“怎么了?”

高台上的青年只是轻轻点头,道:“有什么事等我处理完这些文书再说好吗?接下来要停工停产,单纯是调配粮食就需要花些时间。”

“嗯嗯嗯,仙长慢慢来。”太阴星君点头,随后默默站在原地等待,她只是静静看着李长生的容颜就感觉足够了。

如此过去了一个月,外边依旧源源不断有文书进来。

李长生一抬手,所有文书停止流转,他看向下方宛如皎月般的女子,微笑说道:“怎么了?”

“仙长,很忙?”太阴星君问道。

“不算忙,只是一些重复的工作。”李长生摇头,道:“但需要我盯着,需要我调控。因为没有人能如我一般眼观天下,万化于心。对我来说是重复的,但对于其他人来说难如登天。”

李长生揉着眉心,嘴上说的不忙或许是真的,但辛苦是绝对的。

“仙长其实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太阴星君上用一种近乎祈求的目光看着李长生,“不需要如此苛求自己,您做了这么多,下一次还是一样。”

“这天下不值得您这么做……”

李长生问道:“兔儿,你可曾去好好看过我的天下。”

太阴星君摇头,她自从清玄死后就一直寻求突破,也为了更多的陪李长生,极少出白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