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柳婉音要当店长了(第2/3页)

上年苏泽林刚加入文学社那会,在几个文学少女面前卖弄,娜娜子以为他只是在吹牛皮,然而吹得多了,她就发现混子班长真的很有点东西。

“娜娜子,让我们也看看!”

几个和苏泽林关系好的文学少女也争先恐后抢过小笔记本。

“哇,读着好有感觉哦,简直戳到我灵魂深处了呢!”

“苏泽林,你的文学修养日益精进诶,但我们都是老成员了,还在原地踏步,好惭愧呀!”

“莫非这就是普通人和天才的区别吗,呜呜呜……”

“……”

几个文学少女早就成了苏泽林的脑残粉,只要混子随便搞点东西,就能轻易把她们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浙大分店开张后,苏泽林就养成了回忆并写下前世很多金句的习惯,因为大学生们很喜欢这种小文青,营销效果太好了,于是混子打算贯彻下去。

为此而他总是随身带着个笔记本,一旦想起前世某些网络上的金句、段子,或者心灵鸡汤之类的东西,就立马把它记录下来。

不只是为了营销,更是为了品牌文化。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品牌文化是极为重要的东西。

如果在产品质量以及性能都差不多的时候,我们为何会对某种品牌如此钟情?

著名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说过:“伟大的品牌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喜爱,其背后往往是对于这个品牌所包含的底蕴、个性的认同,产生共鸣、信任感以及美好的联想,使得他们对某个品牌产生忠实且不可撼动的依赖。

新世纪能够在大学校园中冲出一片天,是因为卖的产品比别人更好吗?

非也!

所有人配的电脑配件,几乎都是来自圈子内耳熟能详的厂家,价钱上也和外面的电脑城差不多,或者能稍微优惠点,但肯定不会牺牲太多的利润。

那为什么新世纪卖得这么好呢?

一是营销手段给力,一开始就包装成大连锁数码行,取得了大学生们的信任。

而是服务好,注重售后,电脑有什么问题,一个电话过来就帮忙搞定,消费者不费神。

第三就和品牌文化相关了。

新世纪的品牌文化,几乎都是围绕着大学生展开的,装修风格迎合这个群体喜爱的格调,有逼格而不庸俗,雇员主要是大学生,就连校内的广告宣传和营销活动也都是围绕着青春情怀为主题展开,浙大分店开张时发的小扇子礼品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它开张没多久,却能如此成功。

优秀的企业,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品牌文化并善加经营。

比如被誉为“高卢时尚之母”的著名奢侈品香奈儿,一提到它的时候,很多人心里就会跳出一系列的词眼——浪漫,时尚,高贵,唯美。

总之就很高大上,这个牌子的女性消费者优雅、自信而独立,追求自由,独树一帜,用香奈儿就是倍有面子,不管它卖得多贵,不管要交多少智商税,姐都要剁手买买买,因为姐也要当女神!

这就是一个经典的品牌文化带来的无形价值,甚至能让无数粉丝失去理智无脑扫货。

苏泽林也很注重品牌文化的建立,当消费者对你这个品牌有了信仰之后,他们就会无比忠诚。

当然,现在数码店还说不上有深厚的底蕴,品牌文化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形成。

不过苏泽林有信心。

总有一天,提到“新世纪数码体验中心”这几个字的时候,想到的不只是冰冷的数码产品,而是会多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

一位戴着金框眼镜的高年级女生走上讲台,下方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欢迎各位新同学加入文学社大家庭,我是你们的社长袁玉蝉。”

“文学社,顾名思义就是进行文学交流的团体了,不过大家是否知道其发源呢?”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社成立于宣统元年阴历正月初九,当时的振武学社社长蒋毅武等人在黄鹤楼举行会议,将振武学社改组为文学社……”

“文学,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洒脱和豪情万丈,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和柔情似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我们的宗旨是发现文字的魅力,让文学走进大家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提升鉴赏能力,并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

就和当年苏泽林参加的首次文学社集会那样,社长依然是先在集会上介绍了一下文学社的历史、发源、宗旨、日常活动等等,新生们则听得津津有味的,眼中都是憧憬。

至于苏泽林这样的老生,就有些索然无味了,实际上每次文学社集会混子的注意力绝大多数都在丁琳娜那对美腿上。

心不在焉的时间也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间,集会就结束了。

告别了娜娜子,回宿舍的路上经过新世纪,苏泽林顺便进去溜达了圈。

这段时间常驻店子里面的时候比较少,但几乎每天还是会露个面刷下存在感的。

快到打烊时间了,店子里头的客人不是很多,轮值负责卫生的人已经开始擦桌子了。

“苏经理,您这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呀,我都有半个月没见过您老人家了吧?”

某个皮肤黝黑,扛着个大crt显示器走进店门的店员见到苏泽林就如此调侃道。

小黑,新世纪的御用“苦力”之一,专门负责搬运货物,力气大,手脚也很勤快。

苏泽林升职主管经理的事已经宣布下来了,职员们都知道。

应聘个兼职居然都能当到主管经理拿分红,还真是人生赢家呀,小黑就很羡慕!

不过康总经理对人家很信任,财大分店管得井井有条也就算了,据说浙大分店那边的大获成功他都有参与出谋献策,能力摆在那,为老板赚到钱了,康总经理自然赏识。

没办法,大家层次不一样,职位和干的活也不一样。

小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让自己干个苦力还行,要干营销那就没辙了,当领导更不敢奢望,要真给他做主管经理这个位置,那和赶鸭子上架没啥区别,怕是屁股都能坐到冒烟。

“小黑,你小子这是在吐槽本经理无所事事吗?不想混了是吧,小心改天就调你去冲厕所!”

苏泽林笑骂道。

“别别别,老大,俺就开个玩笑而已,您高抬贵手!”

小黑笑嘻嘻,倒是没有害怕。

他也是财院店刚建立时就加入的老员工了,两人同届学生,在店子共事也有一年多,对混子还是十分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