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我有秋雯,何愁大事不成!(第2/3页)

何谓“细”呢?

就拿新世纪上年冲击全国市场来说吧,换成其他公司的运营,很可能会做出一个通用方案,然后发给各省市的市场负责人,说你们都按照这个东西来执行吧。

但苏泽林就不一样,他会先做出一个通用方案,然后根据不同的省份地区会略作整改,比如经济落后的省份和经济发达的省份,销售手段和推广策略会有所不同,还有诸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又得另作调整。

在方案确定之前,他还会鼓励区域负责人提出补充意见,毕竟区域负责人比自己更了解那个地方的情况和消费者心理。

如果苏泽林觉得有道理的建议,他就会采纳并且奖励区域负责人。

如此一来,区域负责人会更有认同感和参与感,而不是觉得自己像机器般听从指令,在该地区的市场推广过程中,他们也会很积极地进行反馈,和总部这边形成非常良好的互动交流。

这些东西,都是很多企业,甚至巨头企业的运营都未必能做到的,不过苏泽林就可以,这也是新世纪得以神速发展的原因,称他是这家企业绝对的灵魂人物也不为过。

杨奋虽然是总裁,康宝弘是经理,然而真正当家的,终究还是苏泽林,另外两人也不能说不行,不过让他们掌舵的话,新世纪远远没有今日的成就。

看完之后,严秋雯开口了。

“城乡消费者是市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同时也是比地市消费者数量更庞大的群体,受居住环境和收入水平的影响,他们有着特殊的消费心理行为。”

“就拿农民消费者来说,尽管近年来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尤其是今年实施的‘三农政策’,以后收入会有更大提高,但总体而言还是处于较低的层次。毕竟,上年我国农民的人均收入还不足3000元!”

“所以,农民在购买动机上普遍更注重商品的实用性,要求质量可靠,耐用性强,价格低廉,而非商品的品牌,包装,样式,设计等外观因素。比如在大城市早已滞销的加重自行车,非折叠雨伞,小型电视机,目前在县城和乡镇市场上依然十分受欢迎!”

“如此一来,在推广县乡市场尤其是乡镇市场时,我觉得应主打物美价廉的低端产品和中端产品,同时电脑的比例可以适当减少。”

“门面的装修上应略作调整,相较专业和高大上,予人亲切感会更好。”

“店员的服务亦需进一步加强,正如春晚那个小品那样,很多第一次买手机的乡下消费者都会觉得局促,甚至无所适从,如果能遇到好服务很容易在此类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口碑,并让他们成为忠诚的顾客。”

“……”

严秋雯侃侃而谈,苏泽林则听得眉飞色舞。

女军师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才,虽然她出身省会城市,可能也没什么机会去过县城乡下那样的小地方,然而她对这些人的消费心理却是一清二楚。

严秋雯的话,无疑非常有道理。

要在大城市卖电脑手机,可能消费者进店会先关注样式多不多,有没有流行的新款,配置怎么样,价钱当然也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但没那么敏感。

小县城和乡镇消费者就不一样了,如果某个农民进店看到的都是一千块以上的手机,可能吓得转头就跑了,压根没有咨询的欲望。

至于电脑,现在乡镇的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玩意是什么东西,更别说买了。

店面装修风格确实也得做点改动,就像一个乡下人想吃饭,看到家装修很好的饭店,他一定不会考虑进去用餐,哪怕这家饭店的消费并不高。

当然了,也不能装修大幅拉低档次。

毕竟县城的消费者比较复杂,有老板,单位国企的工薪阶层,打工者,农民等等,收入不一,所以得弄个新的装修方案,在原有基础上做出改动,不能太拉低档次,同时又不至于让低层次的消费者望而生畏,连进门瞧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严秋雯继续说着,苏泽林认真聆听,不时给她倒茶。

这样过得一个多小时之后,女军师做出了总结。

“刚开始做县乡市场的时候,利润或许不会太高,得有足够的耐心。”

“然而这群消费者数量庞大,且我国近年政策一直向县乡倾斜,他们的收入会逐年迅速提升,潜力反而比地市消费者更大!”

“如果口碑做好了,获取到他们的信任,县乡消费者的忠诚度会比地市消费者更高,几年之后,他们给新世纪带来的收益,未必就在地市市场之下!”

“还有一点,现在很少数码企业注重县乡市场,如果新世纪愿意在这块投入并发力,几乎不会面对太大的竞争,轻松就能拿下。”

苏泽林抚掌大赞:“我有秋雯,何愁大事不成!”

严秋雯的很多想法都和自己不谋而合,但是自己想不到的盲点,她总能提醒,想不通的问题,女军师也总能解决。

秋雯实在是太好用了啊,真希望能用久点!

就怕她哪天告诉自己研究完成了,得离开。

那个时候,将会是自己的巨大损失。

思路虽然顺畅了,不过具体下放执行还需要一些时间。

不说别的,钱得到位。

因为接下来新世纪得做一千多个县城,就算每个县城的直营店只有一家,规格也比地市的低好了,需要烧的钱也不比之前做地市少。

这个容易解决,找银行再贷就可以。

春晚后新世纪的势头猛如虎,公司估值疯狂飙升,向银行多贷个二三十亿肯定不成问题。

不过地市市场还没完全搞定,而且每天一大堆的加盟店等着审批,所以得再缓上一两个月左右。

年中的时候开始《千县计划》也就差不多了,然后下年轮到乡镇,全国布局就算彻底完成了,预估前后总共得向银行贷款一百五十亿。

因为镇子有点多,将近两万个,每个镇子最多只开一家,就算其中有部分投资者加盟,新世纪自己投的直营店也少不到哪去,所以这笔花销反而是最大的。

其实一百五十亿都不够,但考虑到现在已经开好了的几千家地市门店每月也能源源不断输血,预计下来向银行总共借这个数字差不多。

不过冲着乡镇市场那巨大的潜力,完全值得。

布局完乡镇市场,新世纪的渠道就十分惊人,堪称可怕了。

几万家精品门店什么概念?

这线下统治力甚至得超越前世的蓝绿大厂啊!

就算直营店一万家好了,每家门店平均每月净利润一万块,每个月就一亿进账,一年十二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