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两国联姻(第2/3页)

好处多多。

前提是……这种瓜别落在自己身上。

巧了。

在那秘密圣旨中,大帝语重深长地一番话铺垫下来,就是劝说老实巴交的赤王去当这冤大头……当这驸马爷!

我去你大爷的驸马爷!

郑修目光平静,心潮澎湃,内藏汹涌,与大帝对视。

大帝目光威严,他微微一笑,竟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与赤王拉起家常:

“你近日,过得可好?”

“托圣上的福,”郑修嘴角微微抽动,挤出礼貌的微笑:“臣刚与心上人定下婚约,家庭和睦,阖家安康,无需圣上忧心。”

本王刚定亲,还是那见谁灭谁脾气不太好的凤北。你就让我当驸马爷,和别国联姻,啃下这苦果,你这是存心给本王找不自在?

要不是看在这些年魏阳尊对郑氏的关照的份上,郑修说不定当场就掀桌了。

而此刻,郑修故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起自己定亲一事,同样是在提醒大帝:我刚定了亲,有主儿了,你别这样,这样不好。

闹得贵圈沸沸扬扬的“赤王订婚”一事,大帝即便忙于与北国使节谈判,也不可能没听说。他偏偏选在这种节骨眼上给郑修发来秘密圣旨,郑修怀疑,大帝是明明知晓他订婚一事,一个不小心故意的。

他这不是还送了一对金鸳鸯么。

当时二娘把玩着那对珠光宝气的金鸳鸯,还笑着对郑修说,大帝真粗心,鸳鸯都分不清。鸳鸯中雄鸟有冠体态张扬,雌鸟无冠体态婀娜,大帝送的一对金鸳鸯均无羽冠,皆是雌鸟。这哪里是一对鸳鸯哟,分明就是金鸯鸯。

郑修当时还与二娘打趣道:大帝说这是鸳鸯就是鸳鸯,说什么就是什么,这鸳鸯说白了就是普普通通的鸭科动物,即便大帝说路边的老鼠是鸭子那也是对的,哪能容他人腹诽呢?你非大帝,安能辨鸭是雄雌?

回想此事,郑修两眼一瞪,暗暗吐槽,能把皇帝当稳的人果然不会整什么糊涂帐。那对双雌金鸭哪里是做错了,分明是给今日一事埋下伏笔呢。

只怪自己没没想到,大意了。

当时大帝送贺礼时就已经埋了伏笔,送一对鸯鸯,是让郑修两飞的意思。

心思电转,只在一瞬。大帝闻言,开怀大笑:“哈哈哈!可喜可贺!可不如……好事成双呀!”

说着,大帝目光一扫,文武百官低下了头。大帝悠悠道:“赤王人逢喜事精神爽,呵呵。诸位关于与北蛮联姻一事,驸马的人选,可还有异议?”

百官沉默,低着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大殿一片死寂,只余深深浅浅的呼吸声。

郑修决定努力一下,开口打破沉寂。

“臣向来专一,如今十分惶恐。”

“好男儿志在四方,当八面玲珑,何来专一一说!”

“事关重大,臣觉得需从长计议!”

“呵呵。”大帝呵呵一笑:“关于联姻一事,朕与文武百官已商讨了一月有余。”

郑修与大帝打了几句太极,明面上仿佛是在相互关切,实际上珠玑暗藏。

郑修说的是不想要,大帝却打算将这“驸马”的身份硬塞过来。郑修仍有几分不解,这件事太过突然,江高义按理说与他关系极好,大帝若在这一个月间,稍稍流露出要让他当驸马的意思,江高义绝对会提前通知一二,不可能让郑修蒙在鼓里。

又或者是,此事也是大帝临时起意?

不可能,那对金鸯鸯说明大帝早就有让郑修俩飞的想法了。

郑修屁股像是坐了一窝蚂蚁,坐立难安。他目光在三位皇子脸上扫过,别的小国就算了,随便找一位大臣的干儿子什么丢出去联姻,搭条线完事。可北蛮对大乾而言意义非凡,别人不说,光是不久前仍争储争得头破血流的三位皇子,绝不会眼睁睁看着郑修当这个驸马才是。

能迎娶北国的公主什么的,哪怕是歪瓜裂枣,好歹有了这一层身份。

三位皇子为何不争?

郑修目光分别在三位皇子脸上扫过,只见大皇子气定神闲,二皇子面色阴沉,三皇子面带嬉笑、眼珠子滴溜溜地转。

可惜他没江高义那般奇术,从三位皇子脸上看不出什么。

这时大帝再次提起“逍遥坊一案”,又旧事重提,赞扬江高义。可偏偏,江高义诚惶诚恐时,大帝却望向郑修,问郑修如何看。

这番询问就有点耐人寻味了。如今朝中谁不知刑部尚书江高义是赤王这边的人?江高义日日夜夜在灾防局里明目张胆地加班,大帝能不知道?他这般问,无非是在告诉郑修,你的面子我又给你了,多余的话我也在圣旨里说了,你可别不懂事。

郑修顺水推舟地给江高义点了一个赞,江高义忍着笑,咧得嘴都歪了。这时礼部尚书动了动,刚想斗胆站出来说句什么,三皇子小声说了一句:“那公主长得天姿国色、异域风情,与赤王可谓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若联姻能成,两国邦交,从此了去战事,可谓是大乾与父皇的天大喜事呀!”

礼部尚书一个哆嗦,迈出的脚步又缩了回去,低头不言。

不知是谁开了一个头,百官高呼:“天佑大乾!恭喜圣上,恭喜赤王!”

“天佑大乾!恭喜圣上,恭喜赤王!”

“天佑大乾!恭喜圣上,恭喜赤王!”

郑修这一坐就坐到了退朝。

文武百官有序退出大殿。郑修匆匆走出,走下阶梯,远远看见江高义,郑修脸一黑,几步踏出,强壮的臂膀勾住江高义的脖子,直接来一招强人锁男,将江高义拖到皇宫角落里。

在旁人看来,这可是令无数人艳羡万分的交情。可江高义却从赤王脸上看见了“杀气”二字,哭丧着脸:“王爷莫要误会啊!”

“说!是哪个王八羔子提议让我去当驸马的?”

江高义支支吾吾地将这一个月早朝上议论的政事道出。

这一个月的早朝,几乎都围绕“北蛮”一事。

北蛮主动示好,朝中分成了三派:鹰派、鸽派、躺平派。

鹰派主张:北蛮示好,定有蹊跷,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鸽派主张:北蛮示好,定当推波助澜,签订协议,借着联姻,两国交好,互不侵犯,能保大乾数十年平安。

躺平派就很简单了,不表态不拒绝,不用摊上大事。

江高义显然就是躺平那一派,这显然和郑修的态度有几分关系。郑修从来不关心此事,江高义没有站队,选择躺平,于是这一个月竟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主张与北蛮谈和一派,其中也分了几个派系;”江高义压低声音道:“其中,竟以三皇子的呼声最高,有不少大臣谏言,说三皇子性子活泼随和,与那北蛮公主合得来,理应当这和亲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