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天师!!!(第2/3页)

这股力量更是沿着皮肉渗入骨膜、内脏,悄然抚平他体内的内伤。

如此神奇,也让瞎子心中再起涟漪。

不愧是传说中的真人……

“今日能得见真人,邵瞎子死也瞑目了!”他伸手抹了把嘴角鲜血,苦笑着垂下头:

“邵瞎子修为浅薄,竟然妄图测算真人的命数,真是……班门弄斧,让真人见笑了。”

“老先生的摸骨看相之法颇为有趣。”方正开口:

“不知从何得传?”

有趣?

自己仗之为生、引以为傲的手段,在对方口中竟然只是有趣,但瞎子却很难去反驳。

对方可是传说中的得道真人!

世之彭祖、吕仙!

当即拱手开口:

“小老儿这一脉传自汉时许负,因传承有缺,唯有盲目之人才能入门,因而传人寥寥。”

“到了我这一辈,更是仅小老儿一人!”

方正了然。

相术也是术法的一种,需要有天赋的人才能修行,而世间有天赋之人何其少,更何况还是瞎子。

至于许负……

此人是古时最为出名的女相师,为刘邦开创大汉立下过汗马功劳,论及相术能排进古今前三。

在相术上的成就甚至比袁天罡、李淳风这等名声极响之辈还要高。

“许祖之师乃黄石公。”

瞎子继续道:

“据传,黄石公得仙人梦中传法,得兵书三卷、相术一门,分别传于名将张良和许祖。”

“梦中传法?”

方正眉头皱起。

又是梦中传法!

如果说一个、两个如此的话,还可以说是巧合,假借仙人之说罢了,但个个如此就不是巧合能说的通了。

而且,

他遇到的都是有真本事的人。

无一例外。

其传承来历,都是梦中传法。

“道长。”

小红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这孩子怎么办?”

她当然没有上报治安署,毕竟她身上连手机都没有。

而眼前的一幕幕,似乎也超过了她的理解范畴,或许……那老瞎子是有真本事的人。

“真人。”

邵瞎子身体一颤,随即表情放松:

“若是这孩子能跟随真人,是他的缘法。”

要知道。

莫说他口中的许祖,就算是许祖的师傅黄石公,传闻中的鬼谷子,也远不及面前这人。

真人!

若非亲手触碰,卜算掌纹,他都不敢相信世间竟真的有这等存在?

方正轻轻摇头:

“我不喜身边有人跟着。”

想了想,他屈指朝着男孩眉心一点,渡入一丝法力,男孩两眼一翻,直接晕倒在地。

“我以法力锁住他的眼窍,七年后会自行解开,想来七年时间他已经修成老先生所传相术了。”

“多谢真人!”

邵瞎子闻言大喜,再次跪地叩首:

“这孩子能得您施法,保全双目,是他的福气。”

“术法难求,他能拜老先生为师,是常人求都求不来的事。”方正看向一脸愤愤的小红:

“而且这孩子确实命有一劫,若是你把他带走,怕是难逃一死,带走他相当于害他。”

“走吧!”

他的那缕法力,不止暂时封住了小男孩的眼窍让他几年内看不见东西,还能滋养肉身。

待到七年之后法力消散,小男孩即能恢复视力,还能得到一个远超常人的健壮身体。

更能得传邵瞎子的相术。

可谓一举多得!

“……”小红抿嘴,迟疑了一下方缓缓点头。

“姑娘。”

见两人欲要离开,邵瞎子急忙起身,道:

“姑娘面相贵不可言,得真人之助当能鱼跃龙门、凤飞九天,不过此等面相往往伴随血雨腥风。”

“还望珍重!”

这话显然是看在方正的面子上才说的。

血雨腥风?

小红挑眉,随即看了眼昏倒在地的小男孩:

“瞎子,好好照顾他,我以后会经常过来看看的,若是发现你虐待儿童,有你好受的。”

说着,比划了一下自己的拳头。

……

……

……

“董姑娘。”

方正接通电话,音带无奈:

“最后一次,不要再打来电话了。”

“你说的事我已经知道,郑家如果想让我看病可以来找我,我会在青州待上一段时间。”

他并不经常拿手机,大多数时候都是放在储物袋里,唯有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翻一翻。

最近两个月,董琳一日三个电话,从未有过中断,每次拿出手机都能看到她的未接电话。

事也简单。

郑家的女儿得了病,想请方正诊治。

此事崔老也发了短信提过,方正也已应下,只不过没有兴趣去京城、海州,让对方来青州找他。

“真是抱歉。”

董琳音带歉意,低声道:

“道长,您要在青州待几天?”

“短则三五天,长则一个礼拜。”方正叹道:

“足够了吧?”

“这……”董琳迟疑了一下,方道:

“郑家带着女儿去了国外一处研究机构,想借助那里最新的研究成果治病,暂时不再国内。”

“您能不能在青州多待几天?”

“人各有命,不可强求。”方正摇头:

“挂了!”

说着不等对方开口,直接挂断电话,顺便把电话拉黑,摇了摇头才把手机收了起来。

“和尚!”

包惠僧的身影出现在前方,遥遥招手:

“人找到了!”

“哦!”

方正挑眉,迈步行去。

这里是青州州立大学,也是夏国古文研究最为出名的一所大学,里面有着诸多这方面的专家学者。

陈立夫,

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他的研究较为偏门,极少为人所知。

“方道长!”

“陈教授。”

两人握手,相互介绍。

“方道长。”

陈立夫有着标准的文人长相,气质儒雅,半旧的西装依旧十分整洁,灰白相间的长发经过细心整理。

整个人干干净净,就连眼神都透着股年轻人才有的清澈。

他好奇问道:

“你想了解鬼文?”

“鬼文?”方正眼神微动。

“呵……”陈立夫见状轻笑,解释道:

“道长说的文字在目前的考古界还没有统一的称谓,毕竟存世的太少,我把它称之为鬼文。”

“为什么?”包惠僧也在场,闻言好奇问道:

“这名字起的瘆人。”

“因为鬼文多出现于墓穴、坟茔。”陈立夫轻捋胡须,道:

“而且多与鬼神有关。”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