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

“司马叔父走了?”

司马光走后不久,许芷倩便入得屋内来。

张斐点点头:“关于法律援助的事,已经有了眉目,司马大学士让我们先派人去司录司驻扎,到时会先由诉讼人申请,然后再司录司指派。”

许芷倩不禁面色一喜,她没有想都会这么快,朝廷的办事效率什么时候提高了,但旋即又低声道:“不过店里的珥笔对这事好像并不是很满意,私下多有抱怨。”

“这在我的预计之中。”

张斐微微耸肩,笑道:“谁都想轻松拿钱,我也想。但我可不是那个冤大头,若他们因工作受伤,我可以补偿给他们,不让他们吃亏。但是想要从我手里拿到更多的钱,还得用能力说话。到时我还会弄一块木板,挂在墙上,用来记录他们的成绩。”

许芷倩抿唇一笑:“你这一招可真是够损的。”

张斐呵呵笑道:“等到他们赚到钱,就不会这么想了,这一点就不用去迁就他们,凡事还得按照规矩来。”

许芷倩点点头,又问道:“关于佃农的事?”

张斐摇摇头道:“我暂时还未想到什么办法,但是这期间吕校勘也没有再来找我,估计他们是另有打算,这本也是政治方面的问题,我们所能做的不多啊。”

说到这里,他又看向许芷倩:“你就不要过多去想这事,先做好咱们分内的事。”

关于小报一事,他不打算告知许芷倩,不是不信任许芷倩,而是这事是有风险的,这不知者无罪吗。

所以他也不会告诉许遵。

都是他自己私下操作。

目前他还在等消息,那边赵顼得安排人、地点,等一切安排好,他再提供技术和想法。

为了掩人耳目,张斐决定亲自来筹备法律援助一事,如此一来,到时大家即便怀疑他,他也是有理由可以为自己开脱的,这就是不在场的证据。

当然,法律援助对于他们珥笔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能够起到正面的效果,是能够为珥笔争取到合法的争讼地位,壮大的珥笔的队伍,让争讼变得规范化。

他们才有更多用武之地。

在当日下午,张斐又召开会议,完全无视珥笔们那幽怨的眼神,让他们自己根据自己所擅长的,来决定诉讼什么类型的案子。

珥笔内部也要专业化,他们选定自己擅长的诉讼后,就专门负责打这一类官司。

为求公平,类型的不同,加分的分数也是不同的。

其中,契约纠纷,这个最常见的,但是也加分最多的。

至于邻里纠纷,这个也比较常见,但加分就比较少,因为面对这种官司,官府大多数也是要求劝和为主。

……

三司。

“沈兄,那王介甫好像没有上当。”

杜休有些郁闷地向沈怀孝道。

沈怀孝眉头一皱:“什么意思?”

杜休点点头道:“虽然官家已经下旨,向那些补交契税的田地征收夏税,但是王介甫并没有立刻命人去催缴税收,而是派出制置二府条例司的相度利害官,配合开封府,对佃农的情况进行普查。”

沈怀孝沉吟少许,道:“你的意思是,王介甫打算退缩?”

杜休摇摇头:“这不好说!毕竟官家都已经下旨,证明王介甫决心要征收这夏税,他进行普查,极有可能是在谋划什么。兴许他是要劝说那些佃农主动交税,或者劝说那些地主主动交税,这都是有可能的。”

沈怀孝听得就呵呵笑了起来:“收税一事,你我心里都清楚,天下就没有人想交税的,必须得做恶人,才能够将税钱给收上来,光凭几句好话,就想让百姓交税,真是异想天开,更别说那些地主了。

这一次他王介甫是输定了,他若往后退,就肯定收不上税来,若是强征,那他所做之事,与王鸿又有什么区别?

到时我们就可以上奏,请求朝廷,还王鸿一个清白。”

杜休点点头:“沈兄言之有理,如今王介甫确实是进退维谷,不如这样,我们先在朝中制造言论,王鸿虽有不当之处,但他也是为国家财政着想,一个珥笔又怎知道收税的困难。”

沈怀孝稍稍点头,突然道:“说到这珥笔张三,咱们不能让他置身事外。”

杜休心里咯噔一下,“沈兄有何想法?”

沈怀孝道:“张三不是喜欢为穷人出头么,咱们找几个佃农去请张三帮忙,让他跟王安石去自相残杀。”

杜休想了想,道:“此计倒也不是不行,但这么做,又得闹到公堂上去,咱们……!”

“免了!还是免了!”

沈怀孝连连摆手:“你也权当我没有说过,这回咱们是坚决不上公堂,前面那几回,若不上公堂,岂会输得那么难看,平时大家争上几句,就是输了,也不打紧,可若在公堂上输了,就得负法律责任。”

越说他越是心有余悸,又问道:“最近张三有什么动静?”

杜休道:“听说是在安排法律援助一事。”

沈怀孝点点头:“此事我也听说了,是司马相公提议的,好像司马相公与张三的关系也不错。”

杜休道:“这我就不大清楚了,不过我估计应该是那许仲途从中牵线搭桥。”

沈怀孝哼道:“要真说起来,他张三也是靠女人,若非攀上了许家,他哪有今日。”

杜休呵呵道:“他命好,咱们能有什么办法。”

“命好!”沈怀孝冷笑道:“他总有倒霉的时候。”

……

审刑院。

“听闻王安石正在派人调查佃农的情况。”

文彦博向司马光说道。

司马光瞧了眼文彦博,“文公怎么看?”

文彦博捋了捋长须,“我以为王介甫应该清醒了过来,不管他怎么做,这税赋始终会加到佃农头上,只不过他之前言之凿凿,一时找不到台阶下,要不咱们帮帮他,其实这事你我也都清楚,肯定是有人在后面推动,倒也不怪王介甫。”

司马光呵呵笑道:“文公与王介甫接触甚少,不了解此人,此人虽非莽夫,但性子可是执拗的很,他决定的事,是很难改变的。这夏税他一定会收上来的。”

文彦博皱眉道:“那他就是中了对方的计啊!”

“他不会在乎这些的。”

司马光摇摇头。

……

这回王安石没有冲动,要求先进行调查,看看那些佃农是否真的有困难。

这赢得吕公著高度赞赏,身为王安石的好友,吕公著太清楚王安石的脾性,就怕他冲动。

他真是全力配合,能动员的人,都给动员上了。

经过连续几日高强度的抽查和寻访,但得知的结果,是令人沮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