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真伪

一番密谈后,姜星火从侧门亲自送走了身着便装的解缙,然后返回了自己的房间。

就在他打算跟卓敬商量商量反击的具体细节的时候,却忽然有中官前来传永乐帝的口谕。

姜星火却是一怔,不知道永乐帝这时候找他何事。

“陛下可说了是什么事?”

穿着青色贴里的传旨中官苦笑道:“国师大人,奴婢也委实不知。”

看他的打扮,大约是品级不高的宦官,应该就是传个口信,什么都不知道倒也正常。

姜星火心中暗自思忖:“莫不是朱棣有所动摇?可这似乎不太可能,朱棣怎么会是被三言两语所离间的人呢?”

怀揣着重重心事,姜星火随着中官返回了皇宫。

一路上他都在思索永乐帝找自己所为何事,难不成真的出什么大事了?

眼下时局微妙,想到这里,姜星火更加小心起来。

“国师请稍候,奴婢这就去回禀陛下。”

中官将姜星火带至奉天殿外,躬身行礼道。

“多谢。”姜星火拱手还礼,静待着那位中官进去回禀。

不多时,奉天殿的另一位内侍走了出来,这位内侍能在朱棣身边伺候,自然是有品级的,只见其身着葵花胸背团领衫,腰间系着犀角带朝着姜星火恭敬道:“国师大人,陛下有请!”

这是从四品的少监,唤名张宝儿,却是平素跟郑和亲近,以前都是燕王府的武装宦官,靖难上过战场的。

两人一边走,张宝儿一边用极低的声音说道:“国师,是安南的事,陛下说非您不可。”

姜星火闻言心头却是落下了一块大石头,他刚抬起袖子,却被张宝儿压住,只见其人笑道:“二皇子殿下早给过了,便是要我等在这种时候给您行个方便的。”

听此言,姜星火眉宇舒展,脸上露出一抹笑容,他轻轻拍了拍张宝儿的手臂,算是表示感激。

朱高煦靖难征战四年,转战万里,光是战利品都不知道捞了多少,更何况文官还有所顾虑,但武官勋贵之间攀比财产、田宅可是成风的,所以朱高煦一点都不介意别人知道他很有钱,也不介意大撒币……至于他到底有多少钱,那可能他自己都不清楚。

事实上,因为出手大方且得朱棣欢心的缘故,朱高煦在宫里的人缘,比朱高炽要好得多,连带着爱屋及乌,姜星火这个师父也受了些照顾。

这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孝敬吧。

“有劳公公了。”殿内,姜星火再次颔首示意,然后迈步走进了里面。

刚一踏足,便闻到一股浓郁香味扑鼻而来,只见偌大的奉天殿金碧辉煌,重新装饰后极其奢华,香味正是从木材里传出来的,也不知道用的是什么木材。

大殿最上方宝座上端坐着一名头戴冕冠,身穿龙袍的威严男子,正是朱棣。

“参见陛下。”姜星火象征性地说道。

“国师不必多礼,坐吧。”

永乐帝挥手,让姜星火坐下,然后便没有其他动作。

等待间,两名宫女端着茶点走进了奉天殿,她们放好东西,又恭敬退了出去。

姜星火坐在锦墩上不禁疑惑起来,这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不是说安南的事情吗?怎么还请吃请喝了起来。

“国师尝尝这糕点。”

姜星火拈起一块糕点,跟市面上看起来的不同。

见朱棣自己也囫囵捡了一个嚼着,应该不像是有毒的样子。

“谢过陛下。”

姜星火小心翼翼咬了一口,糕点入嘴即化,带着一丝淡淡的甜腻,然后便是甘凉,吃完倒是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是用哪种食材做的?以前在南京似乎没见过。”

姜星火忍住想要继续品尝的冲动,问道。

朱棣抹了抹大胡子上的糕点残渣,又捡了两个一口气塞下去,灌了口茶水,方才说道。

“这是占城使者进贡的秘制兜兰糕,这种花在两广也有,有润肺止咳的功效,但是却从未有人用来做糕点。”

“原来如此。”

姜星火点点头表示明白,但他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现在不是朝贡的日子,占城国为什么派使者过来进贡了?”

朱棣目露赞赏,笑着说道:“今日朕叫国师过来,就是为了这个事,缘由也简单。”

朱棣把一封奏疏扔给了姜星火,姜星火翻开大略看了一眼,自动过滤了前后没用的废话。

“……安南又以舟师侵入臣境,民受其害;近朝贡人回,所变赐物,皆被拘夺;又逼与臣冠服印章,使为臣属;且已占据臣沙离牙等处之地,今复攻劫已,臣恐不能自存,愿纳国土,请(大明)以吏治之。”

这里便是说,朱棣去年登基的时候,就已经派使者向朝鲜、安南、占城、暹罗、爪哇、琉球、苏门答腊等国派遣了使者,在永乐元年正月的时候,也基本都来朝贡了,凑了个“十国来朝”给朱棣长脸。

朱棣很高兴,所以给了不少赏赐,也允许他们进行朝贡贸易,这封奏疏里所提的“朝贡人员被拘捕,所赐物品被掠夺”的事情,指的就是这件事,大约发生在今年二月中旬左右(从南京走到安南),然后占城国知道了这件事,再核查并派使者告状,路上折腾,便到了如今的五月初。

而大明赐给占城的赏赐物品,在安南国内被劫掠走了,再联系到安南跟大明一贯不对付,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就是胡氏父子指使的。

显然,朱棣这种性格的皇帝,不会允许一个小国“噼啪”地打他的脸。

谁敢打他的脸,他就把谁的族谱消了,外国国王也不例外。

所以,朱棣很生气,再加上占城国态度很不错,上表请求贡献国土,让大明统治,又带了很多特产贡品,所以朱棣理所当然地在心里偏向了占城国。

“还望陛下明示。”

看完后,姜星火站起身递还了奏疏,询问朱棣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见姜星火点头,朱棣很满意地继续说道:“有一个名叫【裴伯耆】的安南故臣逃亡到了大明,目前住在占城国使团的旁边,而且其人点名要见国师你,所以需要国师顺路去看看……此外,自称安南王孙的【陈天平】也在那里,礼部的官员无法辨认其人身份真伪,如果国师也拿捏不准,我们上一拨派往安南的使者杨渤将在两日后返回,虽然他也不见得知道,但到时候可以跟他确认一下。”

杨渤等人是被派往安南,调查胡季犛篡夺安南陈氏王朝王位事件真相的,前阵子就平安返回广东了,广东的水师派快船走海路前来奏报了这一消息。

姜星火点了点头道:“与占城国使者和安南逃亡的故臣交涉了解安南情况,除此之外,陛下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