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终于主治级用药水平了(第2/3页)

送走了这位女患者,李敬生处理另一位患者。

这位患者的年龄偏大,63岁,咳嗽剧烈。

有了上次接诊过一位肺结核患者的经历,李敬生现在对这种剧烈咳嗽的患者特别警惕。

呼吸道有多种传染病。

必须做好防护。

以后等他的小诊所发展好了,甚至可以考虑做一些更好的措施,尽力保障其他患者不被交叉感染。

经过量体温、血压、心率,听诊心肺音等检查手段,李敬生再结合患者自述的症状、病史,利用精通级的呼内诊断进行初步诊断。

出于多重考量,他建议患者在小诊所做个X线胸片。

查看一下肺部的情况。

有机会使用这台‘老爷爷’机,李敬生往往都会尽量使用。

早点赚回本钱才能换新的高清晰度设备。

别说是小诊所,就连大医院也同样需要想方设法‘回本’。

不必要的检查,那是过度检查。

正常检查可以为诊断提供依据,避免误诊、漏诊,这非常有必要。

稍大一点的医院,呼内科基本都会有支气管镜,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李敬生以前在大医院上班时,这些设备都是科室的‘财产’。

关键时刻就能拿来救患者的命。

如果他的小诊所赚了钱,有了稳定的患者群体,也可以慢慢添置这些设备。

到那时候,小诊所就会初成气象,直接把其它诊所甩在身后。甚至能够与城南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始叫板。

别看城南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是个站,其实它的规模早就达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一量级。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迟迟没能升级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对这条街上的三家诊所而言,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官方医疗机构越弱,私人诊所发展机会才更大。

李敬生对这名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后,经过诊断,确认没有发生肺炎,很可能因为长期吸烟加上受寒,诱发了支气管炎。

用患者自己的话说,这是个老毛病了。

诊断出来了病烟,接下来就是开方治疗了。

考虑到患者年龄偏大,用药时,李敬生显得特别谨慎。

想要达到好的疗效,肯定需要对症使用止咳、化痰、平喘、抗感染等多种药物。

熟练级的药效,多少显得有点不够用。

能开方,但是很勉强。

考虑到患者还有高血压疾病史,虽说现在的血压基本平稳,但是用药时必须把这一重因素考虑进去。

他开始抓头发。

医生有时候给病人用药,比做数学应用题难多了。

因为必须考虑方方面面的用药安全与效果。

“药效和药代早该升一级了,索性这次败家挥霍一把。”

李敬生的目光不经意的扫过那名尚坐在休息区等待的大叔。

此人穷困潦倒,昨天下午劝他去大医院治疗,现在又来了,只有一种结果,大叔很可能嫌大医院太贵,放弃了。

至于又跑李敬生的诊所来了,肯定还是想要活下去。

李敬生昨天给他检查那么久,没收费,患者可不傻,心目中自然有个比较。

没去药房或其它诊所,专程跑这里等着李敬生回来,多半想要给他开点药拿回家吃着。

别说是短肠综合征的用药,就连眼前这个支气管炎的用药都费劲。

普通支气管炎患者,李敬生基本上手到擒来。

像这种年龄大,又有多年吸烟史,同时还有着高血压病,用药的考量,血药浓度以及药物的暴露、代谢时间,用药后会对身体带来哪些影响,都值得考量。

这种具有相当风险的临床用药,高年级住院医师水平真心有点不够看。

起码要低年资主治级别才能堪此重任。

李敬生查看生命值,余额346。

这还是因为赵老板前两天在他这里又‘倒’了一次,让他额外挣到了50点生命值。

成功诊断出拾荒老人的破伤风病,并且出资送老人送医院治疗,那里赚了100点生命值。

不然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

别看他天天给患者看病,在第二医院给患者摸骨、正骨也能赚到一些,但是常规操作获得的生命值并不多。就像打工一样,每个月的月薪就那么多。

不可能一下暴涨十倍二十倍。

想要赚‘大额生命值’还得来点‘刺激’的事情。

比如抢救患者,有人给他送锦旗等等。

他还发现一个问题,在第二医院帮忙正骨,患者的好评给不到他个人,而是整个正骨门诊室,偶尔会给到徐医师。

这让他多少有点小郁闷。

一个好评就能获得10生命值,哪怕每天只收获三四个好评,也能有三四十点额外的生命值进账了。

他也总结过,在第二医院的时候为什么患者的好评给不到他个人头上?

患者的好评给整个门诊室的医护,这能理解。

毕竟给患者治好骨伤,也不是李敬生一个人的功劳。

至于明明是李敬生给患者正骨复位,把患者的骨伤治好了,患者却把好评给了徐医师,这个就是领导与小弟的区别了。

就好比某某手术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超高难度的外科手术。

最高荣誉获得者,必定是主刀医生。

至于手术护士、医助、麻醉医生,尽管他们也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但是都被主刀的光芒掩盖了。

哪怕主刀只完成了手术十分之一的部分,也就是难度最高的关键部分。

最高荣誉仍然属于主刀。

医院宣传时,也会这样写,某某主任医师带领手术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超高难度的某某手术。

李敬生给患者正骨时,首先,患者是奔着徐医师的名头去的。

其次,他正骨时,徐医师全程指导。

患者治好后,道谢对象肯定是徐医师。至于李敬生,患者会这样想:妈的,被这个新手医生拿来当小白鼠练手了,幸亏徐医师在旁边把关,没出啥大问题,刚才正骨时可吓死我了。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时间。

等到李敬生把正骨手法学会,能够独挡一面时,他就不再是‘学生’,而是手法复位门诊室的新名医。

这一天的到来应该不会太久。

……

李敬生查看方药下面的两门医术。

药效熟练42.5/100,药代熟练39/100。

这两门医术使用频率贼高,可惜它们的熟练度提升速度却有些差强人意。

其实所有医术的熟练度提升都很艰难。

看看那些专家的年纪就明白了。

为什么年轻医生很少有人能够成为医学专家?就是因为经验的积累,医术的熟练度提升是个极其缓慢的过程。